近日,走進東鄉區王橋鎮菱塘村,文化墻上張貼著十九大報告內容,環村水泥路寬闊平坦。在文化休閑廣場的亭子里,一群老人正坐在一起聊家常,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看見筆者前來,83歲的陳族仁老人笑呵呵地說:“我們這個村建得太好了,沒想到我這么大年紀還能趕上新時代,真是值了。”
菱塘,建村于1680年,因村口擁有“金扁擔”傳說的菱形池塘而得名,全村1300多人。菱塘村層戀聳翠,抱素懷樸,處處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該村曾是省級貧困村,于2016年退出貧困村行列,并被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村”稱號。近日,該村又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該村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制定了新農村建設規劃方案,新建了公共廁所3個,拆除了空心房和豬牛欄,硬化了入戶路,建設了衛生所和生活垃圾中轉站,安裝了路燈,修建了3座橋,并用砌石修整了3條水溝,對村里的池塘進行了清理,徹底改變了村莊臟亂差的面貌。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還建成了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廣播室,為村小學配備了一套多媒體設備和電子閱覽室,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自從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我們把學到的精神傳遞給村里的百姓,讓他們真正理解十九大報告內容。”據村黨支部書記陳貴元介紹,現在的菱塘村索要天價彩禮的行為已經消失,打架斗毆的也沒有了。
該村結合村莊地形和特點設計建造了村文化休閑廣場,建有休閑觀光臺、文化長廊等。“村里自從修建了文化休閑廣場,每天晚飯后許多村民都會不約而同來到廣場跳舞。”村民樂小娥喜滋滋地說,跳舞不僅豐富了農村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還對身體有益。
漫步菱塘村,隨處可見圖文并茂的文化墻。村邊的水塘、溝渠,鋪設了砌石,可以看到溪水流過的畫面,讓人心情放松,回歸自然。在外務工的陳欲美,看見家鄉的變化這么大,決定返鄉創業,投資15萬元在村里種植了大棚西瓜、大棚蔬菜20畝。
目前,該村借助“全國文明村鎮”授牌的東風,繼續加強中心村的建設力度,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據了解,菱塘村將在已形成的蓮藕、七彩山雞、光伏發電3個產業項目上再下工夫,不僅要讓村子靚起來,更要讓村民富起來,把菱塘村真正打造成有山有水又富民的秀美鄉村。
李輝明 樂歡 吳振文
40余名高校師生調研復興鎮喻家溝村
金亞科技涉嫌欺詐發行被移送公安機關
第七屆(2014—2017)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
關于公布《東莞市人民政府部門權責清單(2018年版)》等目錄清單的通知
睢縣:舉辦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8周年“巾幗向陽花”文藝演出比賽
這里盛開文明之花——“全國文明村鎮”東鄉區王橋鎮菱塘村走筆
九宮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真情幫扶獲貧困戶點贊
林州市健全創文創衛工作機制
我市舉辦現代農機裝備展覽會
延安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開展數字化管理新系統培訓持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我市集中供熱期將延長至3月20日0時
經開區積極開展“打傳”進社區宣傳活動
吉州法院全力破解執行難題
丁嘴中心幼兒園:教學促進步 研討共成長
市旅發委多措并舉打造泉城旅游服務品牌
集安市開展燃氣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廉江市:吳群忠:以產業發展助推精準扶貧
高顏值、加長版“復興號”即將亮相 中國高鐵“解鎖”更多技能
上林縣讓更多特產加入電商扶貧行列
牢記9點中考體育測試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