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村的“逆襲”始于農旅融合,更源于黨建引領。
這個小山村半山半圩,交通閉塞,發展一度“落伍”。在村民們期待中,村“兩委”班子積極謀劃,找準農村土地流轉這一突破口,從而盤活了土地資源,建起了一個個現代農業項目,果蔬產業初具雛形,鄉村旅游日漸紅火;村民不僅有了土地流轉的收入,同時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日子漸漸好起來,村民自導自演的文化活動不間斷上演,一度沉寂的梅山村從此也沸騰起來了。
梅山村的拔節成長是“黨建強、鄉村興”在含山縣的生動實踐。為此,該縣及時出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三年(2018-2020)行動計劃,目的就是要通過聚焦黨建強村、產業富村、人才興村、文明美村、改革活村的“五村聯創”,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引領力,筑牢基層黨建促發展。“含山將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探索創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含山縣委書記田昕說。
黨建+產業發展,農民富起來
49歲的馬金邊是土生土長的太湖人,一年之前,他和他的鄉鄰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家鄉有一天竟能迎來大批游客流連駐足。
太湖村背靠太湖山風景區,緊鄰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老鵝湯美食村、鹿苑等景點,距縣城亦有省道連通,卻是銅閘鎮唯一的貧困村。伴隨著脫貧攻堅戰役的打響,太湖村的環境資源成了最寶貴的資源。“村子主要依托周邊景區建設錯位互補發展特色鄉村旅游,計劃分兩期推進,逐步豐富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太湖村黨總支書記謝大勇介紹。為變“輸血”為“造血”,該村還成立了含山縣太楊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吸納全鎮394戶貧困戶“兩免”小額貸款1970萬元入股,流轉1200畝山崗地發展經果林,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我們太湖有這么好的資源,只要大家肯干,一定會越來越好!”村民湯宗好說。作為村里的老黨員,他在太湖發展鄉村旅游的起步期就從外地回鄉,辦起了全村第一家農家樂,還流轉了一批土地栽植果樹,在他看來,“太湖的大發展才剛開始”!
在含山縣,各級黨組織扎實推進產業富村工程,通過村黨組織領、縣直單位幫、黨建經費保等方式,不斷強化鄉村振興支撐。除太湖村之外,林頭鎮毛灘村、環峰鎮東山村、運漕鎮新港村、仙蹤鎮駱集村、清溪鎮白衣村、陶廠鎮司徒村等都謀劃或實施了一批產業項目。
黨建+美麗鄉村,家園美起來
如今“綠意濃濃、溪水潺潺”的青龍村,生態環境曾一度不盡如人意,道路坑洼、垃圾遍地、污水四溢?,F如今,房屋粉刷一新,環境整潔干凈,村中有流水,遠外是青山,風景美不勝收。
青龍村黨總支書記高學勇說,青龍村依山傍水,我們必須想辦法讓鄉村人居環境美起來,讓環境也成為一份珍貴的資源。為此,村黨總支謀劃引領,黨員帶頭開展“收綠、提綠、護綠、增綠”四綠行動,整治提升全域環境,推動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利用上級政策先后實施大彭等美麗鄉村建設。青龍村還以脫貧攻堅為契機,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進山地森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一個生態宜居的“綠美青龍”已初具形態。鄉親們都說,如今住在村里也不比城里差!
實現鄉村振興,要環境美,更要鄉風美。走進全國文明村陶廠鎮卜李村,一幅幅移風易俗、文明鄉風宣傳畫圖引人注目,隨著移風易俗的深入推進,村民們閑暇時的活動更加豐富文明,紅白喜事也越漸簡樸,大家都說這樣“省心也省力,挺好”!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含山縣村各級黨組織定期開展改陋習、樹新風活動,組織黨員大力宣傳文明新風,引導黨員群眾自覺抵制婚喪節慶活動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清溪鎮白馬村還將文化扶貧與移風易俗聯系起來,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村民轉變思想觀念。
黨建+基層治理,農村樂起來
在長崗村,提起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柴傳鎖,大家都十分信服。作為該村第五網格黨小組組長,他也是推進村民自治的重要實踐者之一。“在我們小組的說事點里,經常有群眾過來反映情況,因為家家戶戶的情況我們都十分清楚,所以處理起來知道從哪里下手、用哪種方式最合適。”柴傳鎖說。
雖是含山縣最大的行政村,長崗村已連續多年實現“矛盾不出村”。談及其中緣由,村黨總支書記金善會說,就是推進“三治合一”農村治理模式,及早介入、就地化解。除自治之外,長崗村還特別邀請鎮上的法律服務所擔任“法治顧問”,每月至少2次到村開展法治宣傳,村民可以就相關法律政策進行咨詢。同時由原村委會主任、“中國好人”王啟志擔任“德治顧問”,在網格黨小組活動室設立“道德講堂”,定期邀請各類好人到網格講課。
“基層活則全盤活,基層強則根基穩。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人,必須把農村黨支部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含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孫信濱說。今年,含山縣全面實施黨建強村工程,通過優化組織設置、規范組織活動、提升組織品質、強化組織引領,進一步增強鄉村振興力度。大力實施人才興村工程,選好村和社區帶頭人,選派267名熟悉農村工作、服務意識強的優秀黨員干部赴村工作,安排1311名鎮村干部到村和網格擔任黨建指導員(助理員),抽調2730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全縣貧困戶,對縣5245名在家有服務能力的農村黨員設崗定責任,建立鄉土人才信息庫,開展農村“雙新”人才培育工程,進一步集聚鄉村振興力量。與此同時,深入實施改革活村工程,全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多項改革中的領導、引導和帶動作用,著力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當前,含山縣還在實施“五村聯創”過程中,全面實施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131”工程,通過創建10個黨建示范村、30個網格黨小組示范點、100個黨員示范戶,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和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
記者 王燕 通訊員 陳坤
提高人大財經質量
少拜寺鎮:2019年新農合籌資成效顯著
青云譜區專項整治建筑余土拋撒亂倒
項目“全覆蓋” 服務“零距離”我市農家書屋“1+X”建設工程收獲豐
林州市召開脫貧攻堅第十二次推進會議
黨建強 鄉村興
學習型城市建設十件大事評選正式啟動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化“放管服”改革 讓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
中山市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第二十批入池企業名單公布
春節期間也能辦身份證 具體時間為初四初五上午
市農機安全監理所召開2018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開陽縣領導王峰、田江濤率隊開展節前食品安全大檢查
結對共建 關愛溫暖殘疾困難家庭
胡和平調研學校“創文”工作開展情況
2018年永??h青年歌手大賽開始報名
納溪區棉花坡鎮:為創文“小衛士”點贊
我市公路客運站汽車票實現在線免費改簽
蓬江區高標準建設創文示范點 創文成果“養眼”又“養心”
蘇州絲綢博物館喊你領養蠶寶寶
千元獎勵@你!“清廉寧波”公益廣告征集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