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打頭陣,威海優勢何在?如何用好國家、省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高含金量政策?根據《威海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總體方案》,各區市如何定位?
2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55項重點任務和116個重點項目將成為我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最大抓手。
發力七大產業集群 制定10個領域三年行動計劃
新舊動能轉換,產業是重點,主攻方向是以“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就是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促進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實現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
立足產業比較優勢、發展潛力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我市提出要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制造、碳纖維等復合材料、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時尚與休閑運動產品、康養旅游等七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向產業鏈高端邁進、向創新鏈高端轉型、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構建具有威海特色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據市藍區辦副主任于習文介紹,圍繞推動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我市將強化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要素鏈等五鏈統籌,充分發揮政府統籌規劃、政策支持、營造環境、優化服務的引導和保障作用,在全面落實已出臺各項扶持政策的同時,在成長培育、融資需求、土地保障等方面,持續加大對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支持力度。
“我們將聯合相關部門制定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特色細分行業、科技支持、精準招商等10個領域的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工作有力有序開展。”于習文說,此外,我市還將大力實施海洋經濟轉型突破工程,編制出臺我市海洋發展戰略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創建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加快打造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
設立市級專項資金 推進116個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
項目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
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自去年4月份啟動后,市發改委第一時間啟動項目庫的建立工作,對各區市、各部門提報的600多個項目進行反復研究論證,最終篩選出116個項目,建立了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庫,并對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項目總投資2289.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93.8億元。
市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張愈認為,入選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庫,均是有一定的含金量,或是具備自主知識產權或行業領先技術,能填補全市新興產業鏈條斷點和布局空白的項目,或是世界500強、央企、民營企業500強、細分行業領軍企業投資的項目,或是市場占有率高、經濟附加值高、預期稅收貢獻率高的項目。
站在新起點,入庫項目如何快速推進?張愈表示,除了逐個細化任務,定期調度推動,還對入庫項目優先推薦和爭取新舊動能轉換的各類資金、基金、政策性貸款,優先支持創建試點、示范及各類創新平臺、合作平臺。
我市將設立市級新舊動能轉換專項資金和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入庫項目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新經濟項目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此外,完善用地供給機制,在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前提下,對入庫項目用地、用海予以保障。
“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要求,我們還梳理了155項重點任務,與116個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成為下一步我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最大抓手。”張愈介紹。
抓住“政策紅利期” 全域一體聯動、突破發展
推動我市新舊動能轉換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上下聯動是前提和基礎。
目前,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總體方案已經印發實施,實施規劃已經拿出初稿,正在對照省規劃做進一步調整完善。
于習文介紹,總體方案在編制過程中客觀分析了威海的優勢和短板,充分對接了省新舊動能轉換總體方案、實施規劃,特別是抓住各區市優勢特點,規劃了“五區九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進一步明確了各區市發展重點和方向。比如,自主創新示范區以高區為核心,打造經濟轉型升級樣板區、創新創業生態示范區、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區。
產城融合示范區以經區為依托,以東部濱海新城為核心,加快推動產業園區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綜合型城市經濟轉型,探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發展模式。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以榮成為中心,在海洋經濟融合發展方面先行先試,打造海洋三次產業優勢互補、協同聯動、互促共榮的示范區……通過精準的政策安排,加快全市各區域一體聯動、突破發展,為我市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提供強力支撐。
記者還從發布會上獲悉,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文登區將重點圍繞交通路網、水電管網、市政設施等關鍵領域,推進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引導文登區融入中心城市生產生活和產業分工體系,實現與中心城區同城一體發展。乳山市重點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建成區域特色明顯的創新城市、健康城市、活力城市和人文城市。南海新區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各類規劃、重大事項要與主城區同步謀劃、同城布局,在新舊動能轉換、藍色經濟區建設等領域給予一些政策傾斜,打造國家戰略藍色經濟新區。
張愈表示,國家賦予綜試區一系列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政策,省里在編制實施規劃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在財稅、金融、土地等“三大政策”方面集中釋放了一批政策紅利。對于政策規定比較明確的,我市將不折不扣落到實處,最大限度提高政策普惠面。對于要先行先試的,就大膽探索,盡早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措施,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盡快取得成效。
開展雙聯工作提升履職實效
員工優質服務 客戶專程致謝
茂名可直達廣州(南站) 無需中途換乘
楊安鎮——鄉村人才公寓實現“拎包入住”
玉泉區紀委監察委召開“網微端刊”信息協調會
116個重點項目書寫“新答卷”
合川區雙鳳鎮:做好雨天安全巡查工作
渦陽縣雨雪送溫暖加大民生工程保障力度
N+N=提升力,平湖局強推農批市場規范化建設
周濤主持召開市委投資促進工作專題會議
熊煒在湘江湘陰段巡河
2017年度校級黨員領導干部專題民主生活會
市糧食局召開“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專題研討會
福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核發福州瀚宇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通知
春之韻
加強小區車輛微循環管理 提供最大限度出行便利
清鎮市時光實驗學校禁毒宣傳教育進景區
發貨幣、涉傳銷、談“鏈愛”:警惕“區塊鏈”成“區塊亂”
黃曉武督查抗雪防災工作慰問一線職工
重慶市以嚴密扎實的工作作風狠抓當前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