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要服用的藥物,到家門口的社區衛生院,一次可以配足三個月!對不少慢性病患者來說,12月起推行的基層醫療機構慢性病門診用藥管理新辦法,為他們帶來更多便利。
12月18日從市人社局了解到,為了方便慢性病患者配藥取藥,我市人社、衛計部門聯合發文,全市家庭醫生簽約基層醫療機構醫生根據治療需要,為簽約醫保參保人員配取現行基層153種慢性病門診用藥中的9大類97種常用藥品時,可將一次處方藥量由原來的1個月或2個月延長至3個月。
沒多久就要抽時間去醫院配藥,配個藥動輒半天,這樣的問題曾一度困擾不少慢性病患者。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市人力社保局從制度設計層面入手采取了多種辦法,引導和方便慢性病人員前往基層醫療機構就醫取藥。201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基層醫療機構慢性病門診用藥政策,將基層常用的133種慢性病用藥的處方用量延長至1個月,其中68種經簽約家庭醫生處方放寬到2個月,并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實行基層醫療機構和綜合性醫院的133種常見慢性病用藥品規一致、單獨考核、協同管理,讓慢性病人員在“家門口”就可以配到和大醫院里一樣的藥品。同時,我市還采取醫保單獨付費管理方式,鼓勵基層醫療機構配備和使用這些藥品。在就醫待遇方面,我市在醫保待遇設計上體現了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的政策導向,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取藥可以享受比大醫院更高的報銷比例。
鄞州區明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位全科醫生告知,隨著慢性病門診常用藥品范圍擴大、一次處方用藥量的增加,“會切切實實方便一些老病號配藥。”
據了解,我市對于慢性病門診用藥的多項舉措實施以來,市區基層醫療機構使用慢性病藥品人次增加了36%,藥費增加了62%。在基層醫療機構使用這些藥品的人次及涉及金額占到市區醫療機構總量的2/3。在這次調整后,慢性病和常見病配藥到基層,緩解大醫院就醫壓力,方便群眾就近就醫取藥的格局將進一步成型。
全國兩會聚焦.開封聲音:推動健康中國成為國家優先發展戰略
今年的梅雨有一點“非典型”
包鋼專利 申請量授權量 位居全區第一
今天局地有陣雨您出門恐怕還得帶上雨傘
市郵管局:南陽局多舉措推進實名收寄工作
家庭醫生配慢性病處方藥 藥量可增至3個月
鞍山不少學校叫停“校訊通”業務
宿豫區舉行鄉村美食大賽閉幕式
市北打造有溫度有厚度主城核心區
【天氣預報】本周湘西州多陰雨天氣 氣溫較低謹防感冒
蕪湖智能硬件產業蓬勃興起 6家單位入選省級示范名單
【香洲】醫療機構注銷公告
市編辦及時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
陳敏會見省廣業集團董事長余志良
東山縣積極推進“三抓三比、十項競賽”工作
開福區舉行“7.11世界人口日”主題活動
金牛志愿者來當“美容師”
臺州市人防辦召開主要領導交接會
用手機APP預約公交?阿爾法智能公交有望“隨需而至”
李樂成出席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