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覽中,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吳植華向同行介紹其作品《荷塘清韻》。
佛山新聞網訊 珠江時報記者陳顏梅攝影報道:即日起至10月28日,來自佛山本土51位國家級、省級陶藝大師和高校教授、華裔雕塑家等陶藝界名家的92件作品在柏林藝術館展出。昨日,“中國雕塑—石灣陶”佛山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陶藝名家精品大展開幕。
廣東陶瓷協會榮譽會長陳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館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長黎展華,佛山市文廣新局局長陳新文,禪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紅兵等出席開幕式。
老翁坐姿輕松,衣紋有如行云流水,順滑自然,白而分厚薄濃淡的釉色,仿佛身處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其開相閑逸、安寧,微微仰望,世事如白云蒼狗般變幻,不及如此偷得浮生半日閑來得實際……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潘柏林創作的《偷得浮生半日閑》,將老翁的愜意,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好生羨慕。
昨日,在柏林藝術館內,包括《偷得浮生半日閑》等在內,共92件風格各異的陶藝精品擺放在展示臺上,在柔和的燈光照射下,甚是驚艷。記者看到,展出作品既有人物題材,也有動物題材;既有富含畫意的器皿,也有貼近現代審美感的雕塑,琳瑯滿目、千姿百態,生動地展現出石灣陶塑技藝傳承有序、生機勃勃、百花齊放的興盛繁華景象。
據介紹,本次展覽是佛山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以及省級以上大師的首次大聚會、大展示,展示了佛山本土20位國家級陶藝大師、29位省陶瓷藝術大師和高校教授、華裔雕塑家等,共51位陶藝界名家,集中展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極具創新性的代表作品共92件。
此次展覽是2018佛山(禪城)陶藝·建陶設計周暨陶瓷藝術周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辦方表示,希望借助展覽與展示,讓外界更了解佛山石灣陶藝的價值,促進佛山本地陶藝家和個體作者的創作投入,同時高度整合佛山陶藝資源優勢,增進藝術品產業之間優勢互補,推動石灣陶藝創新。
陳新文表示,要繼承發揚石灣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點,靈活選用材料,運用藝術形式,講好佛山故事,讓全世界通過展覽,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并希望石灣陶借助中國雕塑和世界雕塑的大平臺,不斷兼收并蓄、跨界融合、與時俱進,各級政府要結合科技創新等手段,創新石灣陶展示形式,大力傳播石灣陶文化,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了解。
張紅兵表示,推動陶文化繁榮發展是禪城的使命與責任,通過大力宣傳,讓石灣陶成為佛山閃亮的城市名片,嶺南文化的重要印記;出臺扶持政策,鼓勵非遺傳承人在傳承基礎上不斷創新;推動陶藝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陶藝與產業跨界融合,提高陶文化表現力。希望陶藝家不斷精益求精,提高藝術水平,形成合力,進一步打響陶文化品牌,并不斷創新題材、表現形式等,讓石灣陶塑藝術繼續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順應時代審美意識的藝術瑰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佛山新聞網無關。其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網友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監利開展脫貧攻堅交叉大檢查
我市昨日集中開工一批重點項目
企業自行拆 高新區企業、農村拆違工作快速推進
《福布斯》發布2018中國上市公司最佳CEO榜單珠海兩公司總裁入選
巢湖法院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
匯聚名家精品展示石灣陶塑精髓
多措并舉整治“地條鋼”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促進產業大發展——灣里區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紀實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五城同創”給普寧市兩個魚肉菜市場帶來新氣象
吳百亨之子回憶父親教子方:你們要自力更生
脫貧致富打油詩接地氣
市供銷社全方位推進脫貧攻堅
徐水區召開瀑河水庫管理協調會
武漢確保年內建成21個軍運會場館項目
內蒙古自治區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開展
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打贏藍天保衛戰等事項
張兵出席麗水市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寄語全市殘疾人朋友——挺起“秀山麗水自圖強”精氣神
臨南鎮啟動“依法治理”宣傳月
蘇州市掛牌首個文化市場凈化工程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