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新聞網7月2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謝雨)船舶污染防治是湘江湘潭段水域環境治理的源頭工作之一。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地方海事局通過三招防治法,在各個環節的源頭之處下功夫,守護一江碧水。
在船舶污染的“基建”環節,對港口碼頭采取環保措施。首先,所有新建港口碼頭必須通過環評審查和驗收。交通部門牽頭編制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要求所有新建碼頭在開工前進行環評備案和批復,建成后組織環評“三同時”驗收,兩頭兩尾缺一不可。對于已經建成的十四總、十六總等散貨老碼頭,海事部門則將其去經營性,改公益性。例如,通過積極整合資源,湘潭市將十六總碼頭4個500噸泊位改造升級,建設成為集船舶污染防治、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應急救援救助多功能于一體的首個水上污染防治應急救援基地,一旦發現碼頭或船舶污染超標,24小時監控系統將發出報警并鎖定具體坐標,執法艇將第一時間開往現場。
在船舶污染的“生產”環節,對船舶污水排放予以嚴控。海事部門為49艘運輸船舶加裝了生活污水收集裝置。安裝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后,生活污水、廢水流經不同的污水柜,經濾芯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最后經消毒殺菌等多重處理,達到排放要求后再排出。
技術人員介紹,污水處理設備最高可處理4000總噸貨船排放的污水,目前湘潭噸位最高貨船在2000總噸左右,設備運行空間很大。
在船舶污染的“流轉”環節,對油類或有毒貨物加強防護。“一旦運輸有毒貨物或油類的貨船發生泄漏或亂排亂放,對湘潭段水域造成的污染后果將不堪設想。”市地方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從運輸環節斬斷污染源,今年,湘潭市已全面禁止生活污水排放達不到要求的內河運輸船舶以及單殼化學品船、600載重噸以上的單殼油船進入湘江湘潭段和長株潭庫區航行,嚴禁任何新建不達標船舶進入運輸市場。
邱縣警方打掉一電信詐騙團伙
南陽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全省第一
不動產權證書/登記證明作廢公告 2018年第13期
市規劃國土委龍華管理局組織召開龍華區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座談會
仙居法院: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
【守護好一江碧水】湘潭三招齊下,防治船舶污染
肅清文化市場嚴打“兒童邪典視頻”
移民村脫貧致富的“牽線人”
房地產廣告的牛皮是如何吹大的?
林偉光獲頒“全國公安一級英模”
海南恩施商會產業扶貧項目落戶建始
首屆董子杯全國書法大展獲獎作品選登
長沙高新區召開2018年第三次安委會例會
惠來縣堅持鐵腕整治 掃黑除惡取得初步戰果
七旬老人公交車上發病 司機乘客一起伸出援手
2018年1-2月各縣(市、區)投資項目個數
香港內地16校結“姊妹” 共推大灣區青少年創科教育
巨峰鎮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步伐
提升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管理水平
關愛自閉癥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