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上演民俗文化大戲 李視明攝
青島新聞網3月2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劉耀澤)今天上午,在即墨藍谷濱海公園表演區,一曲磅礴激昂的《龍騰鰲山灣》拉開了2018年“美麗即墨”民舞踩街活動的帷幕。赤金相間的舞龍隊伍仿佛從海上躍起,動作矯健,煞是威風,伴著習習海風,踩著歡快的鼓點,龍頭緩動,龍尾穿疏,一個“鯤鵬翻身”贏得了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本次活動共設青島藍谷濱海公園、經濟開發區、即墨古城、中紡服裝城四個表演區,每個表演區突出一個主題,分別是“活力即墨·激發發展動能”、“文化即墨·塑造城市靈魂”、“品質即墨·打造品質之城”、“誠信即墨·鑄牢金字招牌”。每個表演區各安排10-12支表演隊伍,采用隊伍定點表演、市民流動觀看的形式,共47支隊伍參與表演,舞龍、旱船、秧歌、戲曲等眾多極具民俗特色的節目,集中展現了即墨區豐碩的發展成果和群眾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即墨古城外的民俗表演 徐偉攝
“每到十五就盼著踩街,這下可好,舞臺搬到了家門口。”今年82歲的老人許兆英神采奕奕的告訴記者,她一年前住進了古城回遷房,和老鄰居們歡喜重聚,如今領著大外孫提前半個小時下樓等著看節目。
《新鰲山喜迎開門紅》、《秧歌舞蹈幸福年》等俏皮的秧歌扭起來,《錦繡龍泉》、《盛世龍騰》等廣場舞讓群眾過足癮,創新的民俗表演《俏花旦》魅力十足、《春天的芭蕾》的芭蕾群舞讓人眼前一亮……節目精彩紛呈,讓人目不暇接。盡管演出當天氣溫寒冷,但是現場依然人山人海,市民摩肩接踵,熱情高漲,把新春的喜慶推向高潮,讓市民在熱鬧氛圍中體驗了濃烈醇厚的傳統年味。
舞龍表演 田靖貽攝
“我們16個老朋友們一起用彩綢、紅燈編排了這個舞蹈,就是想把祝福送給偉大的祖國。”《正月十五鬧花燈》的表演者64歲的張君美說,她們過年前后一共花了20天進行反復精修,力求節目效果達到最好。
今年,民舞踩街活動在傳統民俗節目的基礎上,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即墨古城表演區,來自即墨實驗二小的十幾名小學生們為市民帶來《黨的恩情永不忘》舞蹈表演,專注的神情、精彩的造型贏得現場觀眾嘖嘖稱贊。
舞蹈《鴻運當頭》刁超男攝
在藍谷濱海公園表演區,7歲的小朋友宋一星正有板有眼的學著《鼓韻溫泉·旗開得勝》的武術動作。“宋一星的父親告訴記者,自濱海公園一期完工,向市民免費開放以來,全家有時間就來濱海公園散步,曲折延伸的海岸線,“海之珍”、“朋友”等海洋主題雕塑旁都有其全家的合照。
舞獅表演
據了解,青島藍谷濱海公園西鄰山大東路,東至鰲山灣,南至泰安街,北至沙灘一路,圍繞“中國青島藍谷,海洋科技新城”的發展定位,整合區域內優勢特色資源,挖掘海洋文化底蘊,形成休閑度假養生旅游和海洋科普文化旅游體系。目前一期項目已完工,并免費向市民開放。二期項目將以綠地空間為主,正在加緊施工。
“安醫疼痛江淮行”健康扶貧大型義診活動走進市七院
頭塘鎮:打造“五個過硬領導班子”推進“領導班子建設年活動”
定遠法官耐心普法教育 老賴履行賠償義務
我市四部門構建道交糾紛訴前調解一體化工作機制
臨泉縣供銷社榮獲“2017年度全省供銷系統綜合考核先進縣級供銷社”稱號
高清:正月十五鬧元宵 即墨區上演民俗文化大戲
五一小長假 鞍山游客量旅游收入雙增長
香噴噴、熱騰騰的“免費午餐”來啦!看看這所鄉村學校在哪里?
不折不扣落實好學習宣傳貫徹工作
未來幾天我市多處停水
臺江將出臺激勵措施鼓勵公辦園“傳幫帶”民辦園
江蘇工業,這樣念好“穩”“好”“新”三字經
這家企業得到創新基金扶持130萬 如今產品一年銷售8000萬
求職的高校畢業生注意:到艱苦地區基層崗位就業有補償
日照市首次舉辦物業職業技能競賽 二百余人參加
華安縣:確保巡視整改工作取得實效
東坡區黨務政務服務中心環境保護工作顯成效
喜訊:億元項目落戶陳岱--金秋時節再創豐收
市科學技術協會與常德市地方海事局聯合舉辦 “小小航海家”科普夏令營活動
荊州海事局二級預警應對端午小長假強降雨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