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龍玉然
1180畝山地和魚塘,1029畝淮山套種砂糖桔。2016年淮山產量700多萬斤,收益達2000多萬元;2019年砂糖桔將進入首個豐產季,預計產量600多萬斤,將達3000多萬元的收益。從2015年創辦以來,純收入達800多萬元。
3月28日,在我市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淮山種植基地——永豐縣恩江鎮石橋村新天地家庭農場,“主人”李冬衛辦公桌上的對講機不斷響起。
眼下正值淮山的采挖時節,記者看到,農場里李冬衛聘請的500余名村民,正分散在一望無際的紅壤小山坡上,除苗、破土,挖掘、裝筐……
小小的淮山給當地群眾帶來了“真金白銀”。
單說這片多年來利用率不高的山地,李冬衛以320元/畝的高價承租,就給村集體帶來30多萬元的年收入;在用工方面,也讓閑置勞動力有了用武之地,全年下來僅勞務支出就達200多萬元;而助力脫貧攻堅的作用也不容小覷,佐龍、恩江、七都等地38戶貧困戶全部成為基地的股東,另有24戶貧困戶單靠勞務工資便可實現年收入5萬余元,且年底還可享有一定的分紅。
今年40歲的李冬衛是七都鄉馬蹄洲人,由于家境貧窮,12歲便已輟學。步入社會之后,他一直在尋找屬于自己的“風口”。2006年,人在深圳的李冬衛開始涉足販運蔬菜。由于勤奮、厚道、誠信,他最后成為深圳、桂林等地有名的淮山收購商之一。
由于淮山市場潛力巨大,李冬衛萌生了種植淮山的念頭。他在廣西投資種植淮山300畝,但由于技術原因和遭遇極寒天氣,連續兩年近乎顆粒無收,多年來積蓄的“血汗錢”全都打了水漂。正在他一籌莫展之際,山東一家食品廠向他訂購600噸紫茄子,給他帶來了100多萬元的純利。李冬衛順勢而為,在桂林建立起淮山加工廠。2015年,李冬衛投資2300多萬元在永豐注冊成立了新天地家庭農場。
永豐歷來有種植淮山的傳統,但形不成規模。李冬衛的基地,標準化生產技術、滴灌噴灌設施、套種砂糖桔模式等,吸引了當地廣大淮山種植戶上門取經。佐龍鄉麻田村紅井岡淮山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毛志明,帶著社員到基地現場參觀學習不下5次,看到李冬衛的淮山產量那么高,毛志明怦然心動:“明年合作社也引進他的品種和技術試一下。”
麻田村是傳統的淮山種植專業村,全村有80多戶村民,家家戶戶種淮山。過去由于量少,效益不明顯,縣里把淮山列入重點扶持產業后,種植面積連年遞增,淮山真正成了村民致富的“金疙瘩”。“我每年種植淮山穩定在10畝左右,年收入超過10萬元。”有10多年淮山種植經驗,今年43歲的周秀念跟記者說。67歲的江申根告訴記者,他老伴在這里挖淮山,最多的一天達到3600余斤,可拿到700多元。
村民單是做臨工,每天也有70元錢,1年下來賺2萬多元沒有問題;而1個長期工,1年可賺7萬多元錢。石橋村貧困戶劉秀英因為吃得苦,每天挖淮山2100余斤,可拿約400元錢。她跟記者說:“現在有了這個農場,只要我們貧困戶肯出力,日子是不會過窮的!”而2019年砂糖橘將豐產掛果,要消化500人以上勞動力參與采摘。
“以前我走過一些彎路,現在不想讓別人重復這樣路。我可以依托商行、網店和加工廠等平臺,每年銷售3000畝以上淮山產量。真心希望家鄉的淮山種植規模早日做大,我也能更好地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李冬衛滿臉笑容地跟記者說。
蓄發28年長達2.3米!廣元這位大姐上街就是風景
鄒平縣:我縣召開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會
西南大學迎來112周歲生日 三天校園開放日迎接八方“游客”
大連理工大學獲全國大學生創業家成長計劃 “創業潛力獎”
五峰山長江大橋北錨碇錨固系統完成安裝
家庭農場闖出“新天地”———永豐李冬衛返鄉創業帶富一方百姓
端午小長假火車票從今日起正式開售
十一自駕游,中原銀行聯合鑫凱隆汽修為您保駕護航!
我市三區、縣(市)接受省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評估
繼續加大力度推進降成本優環境工作
曾晚生深入金富源堿業督查安全生產工作
高舉旗幟邁上山西新征程
我市30個創業項目獲扶持資金96萬元
孝感男子撿到銀行卡 租車來武漢盜取存款被捉
花果山國際越野挑戰賽將于十月開跑
本報記者訪問圣女、圣火護衛隊、火炬手代表
玉田縣委十二屆三次全會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篇
江北新區前三季度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 生產總值突破1100億元
和林縣紀委監委一行赴市紀委監委數據監察中心參觀學習
衡陽市上半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2.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