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氣溫30.2℃,濕度特別大
記者馮通報道 “夏至三庚數頭伏”,7月17日(庚子)正是2018年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也就意味著從昨日開始,我市正式進入了三伏天。市氣象臺觀測到,14日的暴雨過后,市區最高氣溫就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昨日市區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55分,也達到30.2℃,尤其連日來的高溫還夾雜著陣雨,空氣濕度也明顯升高,讓人悶熱難耐的“桑拿天”正式登場,市民應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熱死泥鰍”等諺語。昨日是今年三伏天的首日,不少市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熱,甚至走在街頭都要甩出二兩汗。12時許,記者在市區街頭采訪時發現,氣溫極高,走在外面,感覺人都要被烤化。于是,可以蹭免費空調的商場、超市人氣高了不少。“本來以為前幾天連著下幾場雨會涼快點,可沒想到只要雨水一停,氣溫就升高,而且濕氣很大,渾身黏黏的難受死了,簡直像是蒸桑拿。”市民周先生抱怨,恨不得一直待在空調房里,“這天氣,怎么也有個三十五六度吧?”
那么,這幾天的氣溫到底有多高?澤州公園氣象觀測站數據顯示,14日暴雨過后,市區氣溫就開始飆升。“13日當天最高溫還只有24.7℃,14日就升到29.9℃,15日也有29.8℃,16日就達到31.4℃。”觀測站工作人員介紹,雖然16日有降水出現,而且降水量不小,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僅沒能夠有效降低氣溫,反而增大了空氣相對濕度”。尤其受前期降水影響,最近幾天的市區相對濕度特別大,夜間都保持在80%-90%,白天也在50%以上。
感覺很熱,氣溫卻沒有想象中高?在6月份,我市曾出現高溫天氣,局部地區高溫甚至超過35℃。
對此,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解釋,之所以沒有覺得很熱,是因為當時的高溫只局限午后一會兒,早晚來講,天氣還是相對涼爽的。而現在,最高溫度雖然沒有那時高,但最低溫度上來了,高溫持續時間加長,自然熱感加重。另外,相對濕度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體感。
“進入三伏天以后,就是一年中最悶熱的一段時間。”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時,太陽的光照時間是最長的,地表吸收的熱量也是最多的。同時,我市處于副熱帶高壓的邊緣地區,多暖濕空氣,不僅為降雨提供水汽,也增大了地表相對濕度,散發的熱量隨之減少,這樣,在吸熱增多、散熱減少的情況下,地表熱量不斷累積,再加上極大的地表相對濕度,因此就會持續出現“桑拿”天氣。
服務企業發展:臨港不講空話不做虛功
陜西涇陽回應“走陵”組織搬運帝陵石刻:已報案
我市加強“兩非”協作推進區域聯防
2018年度海口市中小學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結果公示
[社會]浮梁縣公安破獲采伐重點保護植物案
入伏頭一天,市區很悶熱
遂寧市川劇團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
臨沂書圣文化節|"城"有詩書氣自華 群賢畢至品墨香
杭州實惠樓盤漸少 高價地即將開閘入市
[金堂縣]金堂縣國有企業改革正式拉開帷幕
城廂區督查“七五”普法工作
霞山區人武部黨委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20-29歲”是鎮江觀影“主力軍” 電影消費調查顯示:
春運首日:洛陽火車站秩序井然
龍川傳達貫徹市“兩會”精神
奮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國家公祭日 寶雞大學生自發舉行悼念活動
新余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廢酸回收再生改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第二次公示
省檢查組到綿竹檢查指導防汛減災工作
天臺縣打造全域大花園 建設美麗經濟帶
海南兩大學生手機被盜 轉走上萬元身份信息“被網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