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遍地,春暉萬里。2017年,麗水統戰工作碩果累累。過去一年,全市統戰工作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績效導向,努力提升辨識度和貢獻度,形成了大共識、大平臺、大發展、大穩定、大格局等五大工作局面。
政治引領形成了一個同心圓的“大共識”
有力地加強對各民主黨派的政治引導。開展“同軸共轉·聚力全域統籌綠色發展(建設大花園行動)”主題活動,引導民主黨派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調查研究、建言獻策。舉辦黨風廉政建設與法檢兩院情況通報會,并及時召開市黨代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決議》等征求意見會和會議情況通報會。民進、九三學社麗水市委會分別被民進中央、九三學社中央表彰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全國先進集體”。
不斷健全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機制。以系統化實現社團全覆蓋。市知聯圓滿完成換屆并召開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實現了縣級網聯會全覆蓋,并組建了全省首個高校網聯會“麗職院網聯會”。市縣均建立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以主題化擴大社團影響力。知聯會開展“獻禮十九大,呵護祖國未來花朵”關愛兒童青少年主題系列公益活動。網聯會開展“麗水山耕杯·家鄉的美食”主題系列活動。以融合化強化社團內動力。知聯會以打造“一縣一品”“一縣一業一課”為載體,深化同心知聯實踐服務基地建設。
不斷夯實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平臺。組織各民主黨派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項民主監督活動,組建由主委任團長的76人民主監督團,實行“10+8”模式(9個縣(市、區)、開發區實現全覆蓋,對市審管辦等8個部門進行重點監督)。開展各種形式民主監督35次,梳理反饋意見建議92條。不斷加強黨外干部隊伍的建設。強化從“快餐式”轉變為“功夫菜”理念,夯實了發現和儲備的工作基礎,建立了近500人的黨外干部基本情況資料庫,并著眼2021年換屆,建立47人主委副主委后備干部隊伍。2017年提任正處級黨外干部2名,副處級黨外干部8名,選派52名黨外干部參加交流掛職。
凝心聚“麗”搭建了一個擔當使命的“大平臺”
創建了一個世界麗水人聯絡聯誼和麗商僑商回歸的新平臺。首屆世界麗水人大會以“1+10”(1個主會場,9個縣(市、區)、開發區分會場)的市縣聯動機制舉辦,有3000多來自六大洲40個國家華僑代表,歐洲、亞洲、南美洲三大洲6個城市的友城代表參加。簽訂221個項目,總投資1358.7億元(其中:戰略合作協議6個,正式協議152個,投資額880.2億元;意向協議63個,投資額478.5億元),相當于2017年麗水投資額的1.61倍。世界麗水人微信公眾號粉絲數突破10萬人,麗水人的身份認同感、帶動企業家“朋友圈”榮歸麗水發展的使命感得到全面激發,麗水作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市,打開山門、走向世界的開放度得到了歷史性的推動和突破。
構筑了一個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練兵場”。抓思想政治引領,引領非公經濟界人士聽黨話、跟黨走。抓新生代企業家培養,創新開展了新生代企業家到政府部門掛職鍛煉工作,并積極探索“導師制”培養模式。重點開展了10期新生代企業家培訓班,參訓人數達510人次。抓服務中心大局,在全省首創開展全市外出創業人員和鄉賢情況摸底調查工作,建立了大數據庫,為黨委政府整合資源,開展精準招商提供決策參考。目前,全市共有外出人員59.23萬人,其中外出創業人員14.58萬人,鄉賢(副高、副處、碩士以上)4180人。
拓寬了一個海外統一戰線的“大舞臺”。創新并豐富港澳臺海外青年來麗交流的形式內容,圓滿開展“萬名香港青年浙江逐夢之旅”麗水站活動,激發了172名香港青年與內地骨肉相連的家國情懷。借助海峽衛視、央視4套,拍攝麗臺情緣、臺青創業、兩岸民宿交流等專題片,加大對臺宣傳報道力度。2017年央視4套《海峽兩岸》欄目共播出麗水市對臺交流專題片3次,這在麗水對臺工作歷史上尚屬首次。深化同心暖僑工程和新生代“培根”工程,在青田縣建立了全國首個海外司法聯絡平臺和“僑幫主”辦電平臺,舉辦系列華文教育夏令營,培訓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名港澳臺海外華僑新生代。
多措并舉推進了民族地區的“大發展”
多管齊下力促民族政策的落實。以承辦全省民族經濟工作培訓班暨現場會和全省民族鄉鎮麗水片區工作座談會為契機,推動民族經濟發展。以主辦浙江省第二期城市民族工作專題培訓班為契機,進一步探索城市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管理工作機制,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開展。用足用活中央、省、市三級2650萬元的少數民族發展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資金杠桿作用,撬動交通、農辦、水利等系統資金達2億多元用于民族鄉村發展。景寧縣環敕木山畬族特色村寨示范帶建設成功列入國家《“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
精準幫扶力促民族經濟的發展。全面實施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照年度目標任務,推進精準幫扶行動落細落實。突出精準幫扶,總結好第二輪“少數民族低收入群眾增收幫扶行動計劃”,謀劃好第三輪工作(省委統戰部精準幫扶麗水民族村28個,省民宗委幫扶15個)。發揮8個國家級、4個省級、10個市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示范引領作用,借助龍泉市竹垟畬族鄉作為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的功能,突出農旅融合和畬族風情亮點,深入推進全市57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助推民族經濟增長。
品牌引領促進民族文化產業化。成功舉辦中國畬鄉三月三暨浙江省第四屆畬族風情旅游文化節、“橋竹柳新”三月三歌會,吸引2萬多省外游客慕名參加,畬族文化品牌活動輻射力、影響力持續加大。景寧縣承辦義烏森博會、杭州農博會的“畬族風情館”,民族特色文化展品深受歡迎。遂昌縣大力傳承弘揚畬族織帶工藝,建立了畬族彩帶傳承教學基地,并通過策劃“畬族兒女獻禮十九大織條彩帶謝黨恩”活動,榮登中國日報海外版頭條,讓畬族織帶文化踏出國門、大放異彩。
積極引導保持了宗教領域的“大穩定”
迎難而上攻難點。以“一日一報”推進機制全力抓宗教活動場所視頻監控聯網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374處重點場所安裝聯網任務,順利實現了安裝率、聯網率“兩個100%”目標。在全市部署開展“除隱患、保平安、促轉型”治危拆違攻堅戰行動,全市宗教領域無新增違法建筑,未出現回潮現象,未發生標志物重新置頂情況,有力保障了“護航十九大”等重要節點和全年社會的和諧穩定。
完善機制探路徑。以遏制佛道教商業化為重點,在佛道教場所和民間信仰場所推行“三支清香”文明敬香活動,全市創建“文明敬香”示范場所129處。開展“2017-2018年民間民俗·麗水廟會”主題文化巡禮活動,全市16個民俗活動納入巡禮,吸引了20多萬游客觀禮,進一步弘揚了民間傳統文化,助推了鄉村經濟創新發展。
把握政策強引導。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對合法派工的權威性給予了有效維護。指導市佛協成功舉辦了“2017第二屆浙江(國際)華嚴文化節”,主動對接第三屆世界華嚴學大會,以更高的層次、更大的平臺、更深的程度挖掘華嚴文化的濟世情懷和現實價值。
協同合力構建了一個主體落實的“大格局”
初步形成“大統戰工作格局”的組織領導構架。市委“四個納入”“三個帶頭”落實到位。全市實現市縣兩級統戰部長進常委、市縣兩級“組統”聯席會議、鄉鎮統戰委員配置三個全覆蓋,市、縣、鄉三級聯動合力抓統戰的局面初步形成。
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民族、宗教、促進非公“兩個健康”發展、港澳、涉僑等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黨外代表人士培養選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統戰工作、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等聯席會議制度得到進一步健全。青田、景寧、松陽等縣實行“宣統”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進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研究、宣傳和教育。
今年,全市統戰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統戰部長、全省民族宗教會議和全市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市委“三個年”工作大局和省委統戰部“五心”主題,聚焦“爭先進位大趕超”部署和浙江(麗水)綠色發展綜合改革創新區創建,突出全域性、大統戰,著力提升“五個力”,全力推進全國民族自治縣現場會、全省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70項重點工作,為始終遵循“尤為如此”重要囑托、奮力加快高質量實現“兩大歷史使命”凝聚最廣泛最堅實的統戰力量。
雨湖網安開展網絡安全執法檢查
譚先振調研我市司法行政工作
三問中國經濟基本面:走勢如何看?底氣哪里來?前景怎么樣?
《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
關于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參軍入伍政策措施的通知
凝心聚"麗" 全力趕超畫好畫大新時代統一戰線同心圓
生育政策放開“大容量”車受歡迎
樂安街道召開重陽節老干部座談會
群山環繞的平順縣城
“追夢青春,我的這十年”青年創業分享對話在蘭州舉行
世界琥珀尋寶大賽在波蘭北部舉行
雁江首屆蜀人原鄉綠色水果采摘節開幕
市領導檢查指導防御第8號超強臺風工作
奮發青年人 筑夢新時代
讓農民專業合作社強起來
樂山市檔案局多舉措開展“城鄉黨建結對共建”行動
槎溪鎮召開村級“小微權力+互聯網+監督”培訓會議
廣州市金融局與騰訊公司簽署金融監管科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三大方向發力 促城鎮居民增收
臨沂供電公司:"安全提醒"護航電力設施可靠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