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昨天發布,其中提出研究建立空氣質量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研究建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及南水北調工程區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補上補償制度的缺項。
將實現重點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
《意見》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將實現空氣、森林、濕地、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生態保護紅線區、生態涵養區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跨地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取得突破。到2022年,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更加健全,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的生態保護補償始于2004年山區集體生態林補償,目前已初步建立以重要生態資源為保護對象、以專項財政投入為主要形式的補償體系。2017年,北京市投入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約116億元,其中國家投入3.69億元,市級投入83.79億元,區級投入28.36億元。
在此基礎上,《意見》提出,北京將繼續執行山區生態林、區域水環境等比較完善的補償政策;完善平原地區生態林、農業補貼等補償政策;研究制定目前缺項的補償政策,包括研究建立空氣、濕地、大中型水庫等補償機制。
健全京津冀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意見》提出,研究建立空氣質量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空氣質量排名、通報、約談、督察等工作制度,進一步壓實各區政府、各部門責任,有效調動相關主體積極性,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結合剛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意見》提出建立保護成效評估和考核制度、加大對紅線區、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轉移支付力度等。在現有生態保護補償轉移支付引導政策基礎上,健全生態涵養區綜合化補償政策機制。
在跨區域重點任務上,《意見》提出,健全京津冀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具體包括:配合國家相關部門開展潮白河等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補償工作,逐步完善生態保護補償長效機制;建立基于水量、水質目標要求的考核機制,率先開展密云水庫上游流域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補償試點。
■ 聚焦
相關難點仍需積極研究
據北京市相關部門人士介紹,空氣質量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建立存在諸多難點,目前正在研究過程中。
這位負責人列舉稱,大氣是流動的,目前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尚未清晰,導致補償依據無法明確。同時,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可能涉及津、冀等更大的區域,建立大氣污染補償機制,特別是橫向的補償,該補哪里,相關機理、理論等問題,仍需積極研究。
目前,北京市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找辦法研究解決,后續更多工作是放在治理上。
這位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在大氣污染方面投入資金非常多,不過主要是治理資金、改進資金,很難定義為補償資金。比如,煤改電、各類騰退工作,都是治理資金。
三明市著力抓好社區服刑人員毒品防治工作
臺風“安比” 直撲浙江沿海市氣象臺昨發布臺風消息
市環保局召開“深化正風肅紀 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工作動員會
奉家鎮部署節日景區安全生產及作風建設工作
市政務服務中心積極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活動
北京研究空氣質量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六神磊磊作客揚州講壇 三個大故事帶你“讀金庸”
為農村改革提供支持 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蓮池區全力打造高質量創新發展先行區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眾創空間建設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單擊此處添加標題
為了城市更靚麗——市環衛工作服務“一創兩建”綜述
洞口縣民兵走村入戶宣講十九大精神
全市統一戰線知識競賽總決賽舉行
樓市庫存規模跌回六年前
一批新規明天施行 個稅起征點每月5000元
武漢連發高溫橙色預警,建筑工地"高溫停工令"執行不一
仙游縣:推進爭創九鯉湖5A級景區10大項目
岳陽:建設美麗長江岸線
市城管局環衛處現場辦公整治環境衛生臟亂差曝光點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