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劉秋宜通訊員/清衛萱)1月3日,記者獲悉,清遠市政府印發《清遠市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醫聯體建設提出目標,到2020年,清遠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全市所有二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參與醫聯體,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清遠市醫改辦表示,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派出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主動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進修學習機會,在編制隸屬關系不變的前提下,探索推進人才縣管鎮用、鎮管村用,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爭取達到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的目標。
推進五種醫聯體建設
記者從清遠市醫改辦獲悉,清遠目前已有清遠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英德市人民醫院、連州市人民醫院等5間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建成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到2020年前,清遠要推進五種醫聯體建設。
組建以醫院托管為主的跨區域醫聯體。在已建立的對口支援關系基礎上,通過托管區域內縣級醫院等多種形式組建醫聯體,鼓勵三級公立醫院向縣級醫院派駐管理團隊和專家團隊,重點幫扶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組建城市醫療集團。探索建立由三級公立醫院或區域內二級公立醫院牽頭,聯合社區衛生服務醫療機構、康復醫院、護理院等,組建以人才共享、技術支持、檢查互認、處方流動、服務銜接等為紐帶進行合作的醫療集團(醫聯體),并鼓勵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加入該集團。
建設縣域醫療共同體。全市8個縣(市、區)重點探索實行以綜合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站(或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縣鎮村一體化管理模式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跨區域組建專科聯盟。探索縱向專科聯盟模式,以特色專科技術力量為支撐,推動市屬三級醫院與縣(市、區)級若干醫聯體建立合作關系。鼓勵三級醫療機構之間以特色專科為紐帶整合力量提升重大疾病診治能力,橫向盤活現有優質醫療資源。
在邊遠貧困地區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大力推進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鼓勵二級、三級醫療機構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培訓和手術示范、遠程教學等服務,逐步建立新型互聯網診療、教學、培訓一體的模式,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鼓勵市、縣醫聯體和醫共體牽頭建立遠程會診中心,逐步建立互聯網診療、教學、培訓一體化的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性和可及性。
鼓勵優秀醫療人才下沉到基層
《方案》指出,要進一步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三級醫療機構要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基層醫療衛生及專業康復、護理等機構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患者提供治療、康復、護理等服務。
“通過簽約服務,暢通醫聯體內部轉診機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為醫聯體內上轉的患者優先安排檢查檢驗、設立住院綠色通道等服務,基層醫療機構要重點暢通診斷明確、病情穩定患者和術后康復期患者的下轉通道。”清遠市醫改辦表示,目標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達到65%以上,居民兩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機構的比例達到70%以上,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扎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如何才能讓優秀醫療人才下沉到基層?對此,《方案》要求,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派出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主動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進修學習機會,在編制隸屬關系不變的前提下,探索推進人才縣管鎮用、鎮管村用,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
此外,還要完善與醫聯體相適應的績效工資政策和分配激勵機制。允許將收支結余的部分資金按規定用于獎勵性分配。將基層工作經歷作為醫聯體內醫務人員職稱職務晉升的條件之一。
《深圳改革創新叢書》《深圳學派建設叢書》第五輯在京發布
肇慶云浮梧州檢察機關簽署框架協議共同保護三地“母親河”
論文查重為何“困難重重”
首屆“張穆杯”青少年書畫現場大賽頒獎
我市教育系統2018年第一季度安全穩定工作會議召開
清遠推進醫聯體建設 爭取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
[農安縣]省市工信部門到農安縣檢查指導工作
上半年我市建筑產業逆勢增長
結對幫扶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就業脫貧
舉辦全區衛生應急技能競賽活動
長治市司法局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5年工作計劃
四川樂山馬邊山體垮方5萬立方米 暫無人員傷亡
2018年“北大、清華、人大·福建講壇”在榕舉行
龍潭區殘聯開展2018年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活動
梅耐雪調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
白云區:大數據+大平安 提升群眾安全感
繁華之上一線臨湖 萬達茂ONE20創新樣板讓蔡琴贊不絕口
宛城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多措并舉 做好高考服務保障工作
共青團邵陽市委集中培訓80名志愿者 助力第三屆邵商大會
大同市人民政府禁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