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制作過程中要注意衛生,打包發貨前要篩選掉品相不好的番薯條……”日前,在距離遂昌縣城50余公里的柘岱口鄉五星村,35戶村民派出代表,開起了圓桌會議,一同商議制作、售賣番薯條的村規民約。
為番薯立“村規”,這是五星村的創舉,也是嘗到甜頭的村民們,為“致富夢”自發設立的“產業標準”。在這個偏遠小山村,一根番薯條竟撬動了1100萬元大產值,種植戶人均增收達1.6萬余元,成了遠近聞名的番薯村。
60歲的袁江英制作番薯條已有10余年,但從未像現在這般忙得不可開交。“以前每年就做點自己吃,或送送親朋,根本沒想到番薯條能賣得這么火。”她告訴記者,現在有不少外地人都遠道而來上門求購,光靠年底這兩個多月制作番薯條,她和老伴就能增加4萬余元收入。
可就在幾年前,村里的番薯還是另外一番景象。“早幾年,由于村莊閉塞,交通不便,番薯條賣不出去,村民把大部分的新鮮番薯都拿來喂豬了。”柘岱口鄉黨委書記陳林軍說,近兩年,隨著電商的發展,當地村民便借助互聯網的春風,將大山中的土貨銷往大城市。從去年10月下旬到現在,趕街電商已為當地農戶售出番薯條5萬余公斤。
曾經的空心村,因為番薯又熱鬧了起來。五星村曾是典型的空心村,村里一半以上青壯年外出打工,留下的多為老弱婦孺。如今,發展迅速的“番薯經濟”吸引著年輕人陸續歸來。
周安民曾一直在溫州甌海做生意,幾個月前,嗅到商機的他回到老家,著手制作起了番薯條,擁有強大客戶群的他甚至將番薯條遠銷到了西班牙、意大利。
曾經的“豬飼料”,如今變身成為了打開鄉村振興大門的“金鑰匙”。看到了番薯條的廣闊前景,村里也開始主動謀劃,把番薯產業繼續做大做強。
村里通過制定“行規”不斷提升番薯條品質;通過引進廣東、海南等地的生薯,確保番薯條市場供應不斷檔;鄉里出臺“購置電加熱式烘干機補貼”實施指導意見,預算30萬元對農戶購置機器進行補貼,實現機械化生產;利用“產業協會+基地+低收入農戶”的“一站式服務”幫扶模式,打消種植戶的后顧之憂……五星村的番薯身價還在不斷上漲。
“番薯村”的成功,讓陳林軍成了百姓心中尊敬的“番薯書記”。2018年,陳林軍心中已經埋下了“三個一”的振興計劃——爭取一個國字號品牌、引進一家標準番薯加工廠、做強一批合作社,讓番薯產業吹響五星村鄉村振興的號角!
文化館送戲下鄉到峪山
桐城法院案件回訪助推廉潔司法
醫療器械銷售有門檻相關部門:已詳細答疑
“1+24”部門合力監管保安全
屯溪區:讓市民吃上放心食品
曾經喂豬的“飼料”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遂昌小山村番薯賣出千萬產值
金塘一小伙去診所拔火罐,臉腫得像包子
固鎮縣農機局積極組織參與“測一測,2018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知多少”在線學習及答題活動
仙居供電局常態化帶電作業保障居民正常用電
市水務局:省考核檢查組充分肯定陽江市2017年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
食藥監聯合教育部門在校園舉辦食品安全知識大講堂直播
2016年執業藥師、經濟師、二級建造師補審的證書、2018年8月份計算機證書領證通知
詔安建設:補短板惠民生 修復水利設施
滁州市2017年國有建設用地(工業)出讓成交結果公告40號
九原區天賦農貿市場榮獲“文明誠信市場”稱號
峨眉交易分中心第三批公務用車拍賣圓滿結束
90后小伙辭去高薪工作改行擦玻璃 訂單不斷
延長休漁期:漁民收入穩 市民得實惠
關于核定酒泉—湖南、寧東—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電價格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
長沙電網啟動“6·30攻堅”計劃 今夏供電能力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