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南龍鄉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是“南貢茶”的發源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富硒土地資源、水利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為充分自然資源優勢,引導全鄉農業科學健康發展,南龍鄉用足用活“六個抓”,著力在“茶、蔬、果”上做文章,持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一是抓管理,重責任。成立以黨政一把手任雙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各村支書、主任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規劃、組織、協調、安排、檢查、督促有關工作落實。與各村和鄉內各茶葉企業簽訂了產業發展工作目標任務責任書。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門聯動、村級負責、企業抱團、資源整合、農民入股、效益共享的產業發展運行機制。
二是抓宣傳,轉觀念。通過召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推進會,對全鄉干部職工及村支兩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各包組干部及村工作人員深入村組召開培訓會、現場會、群眾會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大力宣傳產業發展、退糧進經的重大意義和有關政策,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截止目前,召開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推進會8次,各組群眾會全部召開完畢,群眾對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表示支持。
三是抓特色,建基地。南龍鄉圍繞茶旅一體化發展特色農業的思路,依托優越的氣候條件和產業基礎,以“茶、蔬、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攻方向,在南新公路、南江大壩旅游公路、開南路、南瓜路兩側大力發展茶葉種植,在個別不適宜茶葉生長的地段選擇種植精品水果,推進現有茶園連片種植,打造公路沿線景觀產業帶。
四是抓三變,促整合。深入貫徹落實“三變”改革政策,按照“三變”改革的構思,引導村集體、農民采用“三變”模式推進結構調整,扭轉過去的土地流轉模式。成立鄉、村平臺公司,讓農民的土地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大大激發和調動了農民參與產業調整的積極性、主動性,整合農村、農民資源要素,促進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程。目前,各村已提交了成立村集體股份合作社相關資料,形成村社合一,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全村農戶分紅增收。各村與四川省簡陽市玉和苗木專業合作社10000畝農業產業機構調整經果林發展項目。
五是抓產業,促發展。堅持以茶產業為主導,按照宜茶則茶、宜果則果,宜蔬則蔬的原則,統籌推進茶葉、精品水果、大棚蔬菜和水產養殖等高附加值產業向前發展。以省級高效富硒茶產業核心區連片建設打造和先鋒營至白沙坡山脈兩側茶園建設為重點,創建茶園建設示范亮點。以南新公路、南江大壩旅游公路、開南路、南瓜路沿線的綠化打造為重點,加大力度發展茶葉建設。目前,南龍鄉佘家營村主扎核心茶產業園區已完成200畝土地入股鄉平臺公司種植茶葉,鄉平臺公司與縣茶投公司簽訂佘家營1500畝茶園共建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全鄉退耕還林工作已完成1800畝李子樹種植,涉及土香村、中橋村、東官村。
六是抓體系,創品牌。為擴大優勢,提高南龍鄉茶產業的影響和知名度,形成南龍貢茶獨有的特色品牌效應,健全搭載茶產業體系。整合現有茶葉企業和其他企業資源,相互抱團,形成資源互補,發揮更大的發展空間。做好各茶葉企業區域之間的茶園建設鏈接,融合發展品種多樣的精品水果、創意農業、休閑體驗農業建設“硒鄉茶谷”。充分發揮富硒資源優勢,向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開發邁進,更進一步發展基地規模,更精一層促進產品加工,實現產品多元化,形成互通互補和更大的規模、經濟優勢。
暴風雪中的“120”
順昌縣城建監察大隊與雙溪街道再次聯手吹響小區整治沖鋒號
我市成功查處一起個人擅自從事營業性演出活動案件
[太康]愛心人士售酒捐錢做公益
包河區舉行“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月”活動
開陽縣南龍鄉“六個抓”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市國土資源局年度綜合管理目標考核排全區第一位
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在西安召開
東城公安分局圓滿完成溫塘三月初一(北帝誕)游會文化節安保
渝北區部署2018整治違法建筑工作 真抓實效扮靚城市促發展
夏收季節到來,溫馨提醒: 收割機駕駛員應注意安全
圍繞中心工作 積極獻計出力
區領導會見黑河嫩江縣委書記楊劍波
市發展改革委結合就業試點縣工作支持“接您回家”活動
黃山城投集團第一黨支部召開組織生活會
南寧開展鄉村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專項督查
賀安杰來婁調研:以理論大學習促進政協工作大提升
灌南:我縣召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暨“263”專項行動推進會
海客談丨開放機關停車場打開的不僅僅是“一扇門”
“尋景巴渝”助脫貧 重慶計劃年底初步摸清全市旅游地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