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露露
2016年里約奧運會期間中,大冶姑娘劉蕙暇摘得里約奧運會女雙十米臺決賽金牌。《今日大冶》迅速跟進,向大眾傳播這一喜訊。《大冶首個奧運冠軍誕生!大冶姑娘劉蕙瑕摘得里約奧運跳水金牌!》一經推出立刻刷爆黃石、大冶市民朋友圈。2016年8月10日上午推送的文章,到當天中午,閱讀量便突破10萬+,這一熱度持續數天之久,閱讀量呈幾何倍增,獲贊量更是逾三萬之多。除此之外,在《大冶發布》中一系列由《今日大冶》新媒體中心的編輯主創的報道,如《大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功啦?。?!》《2017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2017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總決賽》《大冶榮獲“湖北省質量強省示范市”稱號》等在湖北政務信息均榜上有名。
創刊8年的《今日大冶》何以受眾黏性日增,活力迸射?《今日大冶》報社新媒體推送的內容何以被省媒體頻頻轉發?3年多來,《今日大冶》報社在融合發展中不斷進步為此寫下了生動注腳。
新思維
突破傳統束縛
在日常管理中,《今日大冶》報社社長盧圣虎不斷向社員們傳送這一理念: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媒體融合時代已經到來。每個采編人員都不該成為媒體融合的局外人,都要在媒體融合進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所作為。
在《今日大冶》報社,每位社領導和采編人員的名片上都印有今日大冶官方微信公眾號,供人掃描關注。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今日大冶》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宗旨,逐步完成了由傳統媒體向立體媒體的華麗轉身,并順利創建“兩微一報”的嶄新格局。
2014年10月,《今日大冶》微博、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這意味著《今日大冶》報社在媒體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由報紙、網站、期刊、微博、微信等組成的全媒體立體傳播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除了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大冶》新媒體中心還運營有市委宣傳部的微信公眾號“大冶發布”、市科協微信公眾號“大冶市科協技術協會”、市委文明辦微信公眾號“文明大冶”、市委組織部微信公眾號“大冶黨建”以及“文明大冶”等微信公眾號。
8年來,《今日大冶》牢記黨報的責任與使命,緊緊圍繞大冶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精會神辦好報紙,為大冶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新技術
實現高效傳播
“技術是融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傳統媒體最大的短板。”對此,《今日大冶》新媒體中心時刻銘記、高度重視,多次派新媒體人員外出學習,重視產品改進和新媒體平臺內容建設,努力構建自己的技術平臺和內容支撐,并由此倒逼內容升級,增加專欄,豐富平臺建設,讓采編人員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需求,以實現觀念轉型。
圖片、音視頻、h5、動圖,這些人們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被《今日大冶》新媒體矩陣廣為采用,從選題、標題制作、版式設計等方面對新聞內容進行包裝,大大改善了受眾的閱讀體驗,增強了傳播效果。
2017年9月22日,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二階段第4賽段比賽在我市舉行。本賽段全長115.3公里,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支車隊近兩百名職業車手參與角逐。“環中國”的到來撼動了整個大冶城區。《今日大冶》以新媒體播報形式在“兩微一報”中對比賽進行全方位、多視角的宣傳報道,并開創本地新媒體軟件視頻直播。當天就有近2萬網民通過移動直播實時觀看比賽,并且積極互動留言;11月,2017年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在我市龍鳳山莊如約舉行。《今日大冶》新媒體記者創新性地利用視頻直播、新媒體圖文結合的方式及時將這場享譽全國的國家一類釣魚賽事帶入市民眼前。還有金華山莊養生養老文化旅游文化節、漢龍汽車首輛整車下線并量產等系列重要報道……
報紙記者和新媒體記者一同采訪,相互溝通,新媒體記者及時進行視頻軟件直播,讓市民通過手機便可了解事件最新進展,第二天的報紙則立體、深入地進行全面報道。這些在采編實踐中的媒體融合的嘗試,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推進了新聞報道的改革創新。
新渠道
推動融合轉型
新技術為新聞報道的廣度插上雙翼,善于在不同平臺借力成為推動媒體融合的關鍵。對此,《今日大冶》微信公眾號特地建了15個微信粉絲群,涵蓋與民生切實相關的醫療、養老、衣食住行等諸多問題,邀請了相關專家和熱心市民群策群力。此舉實際上搭建了一個平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聞的交互性和實用性。
近期,《今日大冶》新媒體中心在微信后臺粉絲的熱烈期盼下,開始用微信公眾號圖文視頻的方式,開通了“周末美食”欄目。記者通過深入到街區巷道,探店采訪,拍攝實景實物,傾聽老板的本土介紹,記錄顧客的相關評價,再經過后期文案的撰寫、修改和定稿,最后通過網絡技術生成圖文并茂、吸引眼球的頁面,及時為大眾網友推送大冶特色美食。運用微信等新媒體,既展示了我市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同時極力宣傳了我市本土特色美食,讓美食欄目成為一個契機,讓更多的人認識大冶、了解大冶、愛上大冶。
一直以來,《今日大冶》以引導新生活為出發點,展現“實力大冶、美麗大冶、幸福大冶”的新圖景,奏響我市的新生活樂章;以媒體融合發展為抓手,推動報業在業態重構、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從而更好地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
活動回顧
線上活動全民參與熱度高
◆大冶新八景評選
2015年年底,“大冶新八景”評選活動正式開啟。在近一年時間里,《今日大冶》新媒體平臺對景點推薦、篩選、探尋、投票等環節進行了全方位報道,得到了大冶各部門和廣大網友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其中,市民投票環節總票數高達405566票,頁面瀏覽量突破150萬次,成為大冶地區轟動2016年全年的評選活動。
◆文明社區文明路段
2017年8月《大冶發布》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推出的“文明社區、文明路段”評選受到全市廣泛關注,短短幾周霸屏大冶市民朋友圈,投票頁面被擠爆,多次癱瘓,頁面瀏覽量200萬次,微信粉絲突破了100000。
◆最美旅游景區最具特色農家樂
2017年“尋找大冶最美旅游景區、最具特色農家樂”評選活動11月22日在“大冶發布”上線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各大景區、農家樂踴躍報名,投票期間,網絡投票頁面和微信投票頁面點擊量累計超過百萬次,在最具特色農家樂評選中,不少農家樂脫穎而出。
線下活動深入鄉鎮影響力大
◆中億美吉特大冶草根達人大賽
2013年至今,《今日大冶》成功舉辦了大冶首屆民間才藝大賽、第二屆民間才藝大賽和中億美吉特大冶草根達人大賽暨大冶第三屆民間才藝大賽,在大冶城鄉掀起了一股才藝熱潮,擁有各種才藝絕活的大冶市民積極參與其中,成為大冶地區品牌活動。
◆青年聯誼
2017年12月9日《今日大冶》在銅綠山古礦遺址成功舉辦了“政法系統、金融系統青年聯誼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當天130余名單身男女參加,為我市單身男女牽線搭橋。
全市政府法制工作會議召開
“網絡安全宣傳周”來了!一起守護網絡安全
網傳國家5A級景區直排污水 官方:情況屬實
【觀影】春節有眼福大堆好節目
九江市五醫院順利接受三甲醫院評審現場評價
融合中求轉型創新中謀發展
繳7200元“旅游費”卻不能成行 62歲葉阿姨討要退款一直未果
奉新縣“多舉措”推進工業園區經濟平穩發展
廣州社保全面推行權益單無紙化自助查詢
長安區在王莽區域敬老院舉行文藝匯演歡度九九重陽節
四企業將召回28萬多只問題紙杯
市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繼續支持“再芬黃梅”品牌建設
池州長江公路大橋雄姿初現
我市舉辦“慶國慶、創示范”禁毒宣傳活動
雅長鄉:黨建領航致富路 產業聯興促脫貧
云城區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召開 收到提案建議62件,立案50件
沈陽森林動物園為大熊貓浦浦發“更正”
冰柜“流淚”舉證難工商調解來維權
南區召開治理違法建設“藍箭”專項行動工作會議
望牛墩:望牛墩鎮扎實推進“智網工程”建設 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