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讀博該不該生娃”話題上熱搜
網友反對“放水”和“歧視”
“天哪!這不就是我目前的人生困境!竟然上了熱搜……”9月17日,網友“我不能再叫這個名字了”在《女性讀博+生娃兩全or窘途》報道下留言。
近日,該文章在本報刊發,引起社會對女博士生育問題的廣泛關注。“讀博士期間該不該生娃”話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數千名網友留言評論。
記者翻閱評論發現,網友分析該問題的角度以及觀點十分多樣,其中反對學術放水和反對性別歧視的聲音比較多。
從學術質量角度來談,網友“cl明珠”的評論被點贊1.2萬多次,她認為無論男女,畢業都應嚴格把關。她說:“課業不過關就不給畢業,懷孕生孩子可以延期畢業,拿不出真水平,寫不出論文研究,憑什么給你畢業,這和男女生不生孩子一點關系都沒有。”
這條評論下收到300多條回復。一位網友說:“博士不應該降低標準,搞不出研究就延畢,如果生孩子就降低標準,那要學術做什么?”
而另一位網友在大體贊同這一觀點的前提下又提出擔憂,他表示現實生活中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拿自己懷孕來博取導師同情,面對一個軟磨硬泡的孕婦,導師普遍都會心軟。當然,如果這個女生本身很講原則、自覺性很高、有能力,我覺得本科懷孕都沒毛病”。
而從女性生育問題角度出發,有網友則認為探討“該不該”的問題本身就帶有對女性的“歧視”,“什么時候生是我的權利”,其他人不應干涉。
不少人都表示理解女性平衡學業和生育問題的難處。比如網友“嘀哩嘀哩歷_jlk”評論說:“讀書不讓生,工作也不讓生,在家帶娃又說不獨立太懶,人口少了又怪女人不生……”
“阿三的慢生活”則認為女博士只是被生育問題困擾的女性群體之一,她看到的是,不只是女博士面臨這樣的困境,生孩子和畢業,生孩子和職位晉升,只要是女性都面臨這樣的困境,讀研究生和進入職場工作的女性同樣如此。
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報道全文的微博閱讀量超過133萬次。除了表達觀點以外,也有不少網友試圖獻計獻策,促進問題解決。
目前比較多的建議是將生子和讀書分開考量,分別守好學術標準和道德底線,既不應因懷孕身份而給學業放水或要求放水,也不應因學制期內懷孕而產生歧視。
也有網友認為應該對女性讀博期間的生育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制定相應的保障和考核措施。不過對此有人反駁說:“國情很復雜,容易一管就死。”
甚至有一部分網友腦洞大開,鑒于“生育問題越來越成為女性的累贅”,便寄希望于科技發展,“希望科學家盡早研制生育工具”“體外培育小寶寶”。
本報北京9月18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張茜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09月19日04版
西湖區開展登革熱疫情應急處置模擬演練
原物流委職能劃入市商務局
黃梅創新培訓模式提升黨務干部能力
天大研究成果填補基因組結構變異的技術空白
湖濱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
女性讀博生不生娃被熱議 網友反對學術放水性別歧視
貴陽一男子這樣開車結果駕照15分1200元沒了
今天起,掃碼支付限額了!500元夠用嗎?
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強調牢記使命任務 堅持守正創新 推動全省宣傳思想工作強起來 王國生出席會議并講話
穿著單衣 雪地里一蹲三個多小時 他們用堅持讓“英雄”回歸銀幕
泰山道教文化館接受文物捐贈
湛江日報報道《湛江開創膜法制糖全國先河》引起廣泛關注 20多家媒體云集湛江聚焦膜法制糖
好消息!廣深港高鐵有望9月通車!東莞人去香港更方便
我市召開辦理中央第六巡視組移交信訪事項推進工作會
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50強 臺州名列31
祁縣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關愛與心理輔導培訓正式開講
守護平安 鄉村有群治安聯防員
渡頭塘鎮鎮村干部到新化考察學習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戰略工作
女子昏迷其家屬太緊張無法開車 交警幫忙送醫
高新區:基層黨(工)委多舉措落實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