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今年主題為“檔案見證改革開放”。其實,在泰安東岳大街上,有一家城建檔案館,這里有著12萬卷城建檔案,用文字、圖紙等記錄著泰安的樓宇、道路、地下管網、市政基礎設施等的發展變遷。
6月9日,市城建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在東岳大街開展檔案宣傳活動,向市民科普城建檔案記錄城市建設歷史、展現城市發展文脈的作用。
“城建檔案對于很多市民來說可能比較陌生,舉個例子,建一棟樓一般會產生兩個產品,一個是市民可以看見的建筑實物,另一個是大量的檔案資料。”市城建檔案館業務指導科科長王樹凜一邊說著一邊拿出清華苑小區的地下管網圖紙介紹到,清華苑小區建成后需要向城建檔案館移交合格的工程檔案,以地下管網檔案為例,若干年以后,假如小區污水管道堵塞,而又不知道排水管網的具體走向,這時候城建檔案館內存的地下管線檔案便發揮作用了。“城建檔案館便是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城建檔案的專業檔案館。”王樹凜介紹。
一個城市的城建檔案就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和縮影。1985年,市外貿局在東岳大街“西段”建設了外貿中心大樓,建筑面積11200平方米。“當時20層的外貿中心大樓可以算是泰安第一高樓了。”王樹凜指著在外貿中心大樓拆除后原址上新建起的弗爾曼酒店,如今19層的樓高在泰安已經屬于最常見的小高層,而當時的東岳大街“西段”也已經成為了城市中心。現在,兩個年代的建筑檔案都已經收入到城建檔案館永久保存。
1990年建館的泰安市城建檔案館目前擁有12萬卷城建檔案。“過去,社會各界對城建資料存檔意識弱,檔案收集工作開展困難,整個上世紀90年代進館量不足1萬卷,而現在,每年進館量在兩三萬卷,包括各種工業與民用建筑檔案、市政基礎設施建筑檔案等18大類。”王樹凜介紹,為了更好地記錄城市發展、服務城市建設,城建檔案館堅持依法治檔,加大檔案收集催繳力度,并逐步推進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如今已經有超過3.5萬卷、150萬頁城建檔案進行了數字化掃描,方便市民和單位查閱利用。“看城建檔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說,1996年、1997年接收了大量的拆遷檔案,因為那時是泰城拆老城、建新城比較集中的階段。”王樹凜說。
“除了收集檔案,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待前來查閱城建檔案的市民、單位等。”王樹凜介紹,城建檔案館向社會提供免費檔案查閱服務。“一些市民在裝修前可以查一下這棟樓的結構,遇到產權糾紛需要查一下建筑的歷史沿革,道路維修時有關部門會查一些道路管網信息,還有法院處理一些工程糾紛案件時需要查閱檔案等。”王樹凜說,城建檔案館不僅免費對社會開放查閱功能,為了更好的服務群眾,百元以內的檔案復印也是免費的。
衡水市檢察院刑執部門開展節前監管場所安全檢查
項城農民『三夏』大忙享清閑
清華大學師生到訪上虞青
漣源“六個一” 精心籌劃萬名村干“基層組織力”專題培訓班
周鴻會見四川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李旭鋒
城建檔案見證泰安城市發展
正誼服務區打造新型智能服務區 18家品牌入駐
市安監局:我市化工(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培訓班在海州區舉行
中共樺川縣委17屆34次常委(擴大)會議召開
我縣召開2018年村級光伏扶貧項目建設調度推進會
一位扶貧干部的來信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第十二黨支部開展黨員主題活動
中國—東盟學前教育發展對話動商教育分論壇舉行
為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14120名高層次人才進場洽談 有企業推出百萬年薪“搶人”
督辦科技創新重點提案
七旬阿婆不慎丟失手提包 海口34路公交司機拾金不昧獲贊
鄂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獲省信用辦致函感謝
我國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人數比大熊貓還少,每年不到10人
舉辦助力“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義務宣傳文藝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