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記者劉艷)《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出爐,公布全國城市排名前150位,廈門綜合排名從2016年的第16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13位,提升了三名。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與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開發行。該指標運用龐大的數據指標演繹世界格局的變化和城市發展的機理,促進城市智力水平提升。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覆蓋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所有城市,評價方法沿用2016版三重底線思維,延續“3×3×3”結構,從環境、社會、經濟三個維度立體地評價和分析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指標以簡潔明快的結構,對復雜的城市狀況進行全方位的定量化和可視化分析。排名公布從2016版的前20位,增加到前150位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該指標數據更進一步強化了衛星遙感數據和互聯網大數據的利用,最終采用175項指標數據。各大項采用的指標數據分別為環境大項56項、社會大項55項、經濟大項64項。
除綜合排名外,《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還公布了環境排名、社會排名和經濟排名,廈門分別位列第6位、第17位和第21位。
“從2017年廈門整體情況來看,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廈門市發展研究中心戰略室主任林汝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了解到,2017年,我市著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面進步,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環境方面,按下生態文明建設的“快進鍵”,生活垃圾分類全面推行,做法和經驗成為全國范例,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排名第4,繪出一幅綠水青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秀美畫卷;社會方面,著力破解教育、醫療、居住、就業、養老等領域的難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鼓浪嶼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成效帶動了競爭力的整體提升;經濟方面,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平板顯示、旅游會展、航運物流、金融服務、軟件信息等5條產業鏈產值或營收超千億元。
分宜縣積極推進企業清潔生產
接種疫苗后能獻血嗎?
貴州丹寨上演民族服飾秀
我市召開全市軍隊離退休干部迎“八一”座談會
【民生溝通】抱養的小孩如何辦理入戶手續?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出爐 廈門居全國第13位
考生和家長看過來!武漢今年53個高考考點全在這里了
心血被盜 欲求公道
全市“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活動部署會召開
租購并舉、保障兜底 打造“住出幸福感”新住房體系
巴中市地稅局實現一季度稅收“開門紅”
杜集區段園鎮“三個圍繞”做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
界首大講堂舉辦“創建園林城市 打造宜居界首”高端講座
聊城:東昌府區今年將啟動28條道路的征遷建設任務
市屬公園11家公園開展活動 邀市民溫重陽習俗
你好,2018!
筑巢引鳳42天12家科技型企業入駐產業園
株洲環保系統政府會計制度培訓圓滿結束
太原五部門聯合發文不得拒絕購房人使用公積金貸款
回收酒店西鳳六年包裝盒及酒瓶 兩人民房內灌裝低端酒再出售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