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eqgiq"></nav>
<pre id="eqgiq"><noscript id="eqgiq"></noscript></pre>
<abbr id="eqgiq"><noscript id="eqgiq"></noscript></abbr>
  • 汶川地震10年 川港同心重建新生活


    編者按:
    近日,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刊發專欄報道,聚焦汶川特大地震10年來川港同心重建新生活的故事。
    正如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日前在香港《紫荊》雜志上發表的署名文章《大災更顯同胞大愛 紫荊盛開巴蜀大地》中所說,“通過無私的援助和支持,香港不僅為四川建起了一個個高質量的項目工程,也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理念和管理機制,象征兄弟親情的紫荊花在巴蜀大地美麗盛開。香港同胞的傾力援助和無疆大愛,四川人民永遠感恩、永遠銘記。”
    震后10年 190項援建見證川港同心
    自汶川地震發生后,香港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廣施援手,第一時間協助災區重建。這10年間,川港兩地合力完成了151個香港特區政府牽頭項目、32個特區非政府機構申請項目及7個香港賽馬會項目共190個援建項目,這些援建項目包括教育、醫療、社會福利、交通、文體等各方面,大大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梢哉f,川港兩地合力為災區重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港骨科醫生:幫傷者站起來,陪他們走下去
    羅尚尉醫生 (全媒體記者孫青川攝)
    “當時得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又是下午2時半左右,想到一定會有很多正在上課的中小學生受影響。我的領域是骨科???,就想幫幫他們。”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醫生、“站起來”計劃成員羅尚尉說。
    “站起來”計劃由華裔骨科學會前會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榮休教授陳啟明于2008年5月26日發起,成員包括香港骨科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等醫務人員。10年來,羅尚尉和“站起來”計劃的成員們往返川港近300次,為近400名“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傷者進行近3萬次會診,提供骨科手術、物理治療、假肢矯形等康復服務,幫助他們站起來,陪他們走下去。
    除了為傷者提供康復治療外,“站起來”獲特區政府轄下的信托基金撥款資助,設立了“川港康復培訓及發展中心”。直至2016年項目完成,已為四川省培訓逾2000名專業、不同層次的康復醫療人員。
    羅尚尉為傷者復診 (受訪者供圖)
    每位傷員對假肢的功能需求不同,“站起來”堅持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假肢,費用由4萬至20萬港元不等。在有心人的捐贈和特區政府資金支持下,“站起來”對傷者始終分文不收。
    “我們不認為這是‘奢侈’,”羅尚尉說,“受傷的很多是小朋友,安慰他們的時候會哄騙說‘沒關系的,手腳還會長出來!’,而他們未來成長生活需要高質量假肢的支持,我們一定要盡力幫助他們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康復科技經過多年發展,傷者現在可以用到高質量假肢,再配合康復鍛煉,能做到與普通人沒分別。傷員們如今均已經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投入工作與學習,一些傷員更成為舉重、網球等項目的殘疾人運動員。
    不只是醫患,我們相伴10年的好朋友
    “站起來”計劃成員們平時會通過一個141人的微信群組,與傷者們保持聯絡。“他們非常信任我們,當年的小朋友現在面臨升學、就業,都會跟我們分享,”羅尚尉說,“我覺得早就不只是醫患關系,我們是朋友,相伴10年的好朋友。”
    羅尚尉記得所有傷者的名字和第一次見到他們時所在的醫院。他說,自己被傷員們面對人生突發巨大挫折表現出的堅強而感染。
    在地震中失去左上臂和雙腿,承受頭部及脊髓損傷的黃莉,當時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遇到了“站起來”團隊,因為傷口受損嚴重,她曾到香港接受手術。如今,黃莉在都江堰創辦了社會組織“心啟程”,為殘障人士提供就業幫助、心理輔導等服務。
    2008年還在上小學的康若琦,在地震中失去了左小腿,右小腿也因為長期受壓而肌肉壞死。羅尚尉回憶說,當時的康若琦很彷徨,一時間接受不了自己身邊的小伙伴們離世,自己變成了殘疾人,甚至一度抗拒康復治療。在“站起來”成員的悉心照料下,康若琦接受手術,安裝假肢,身體恢復得很好。
    “康若琦今年高考,她告訴我要投考醫學科。另一位左膝上、右膝下截肢的傷者龔桂林,通過治療現在行動自如,在成都市城北醫院做作業治療師。”羅尚尉說,“見到他們由需要幫助的人,變成服務社會的人,我們真的幫到了這些孩子們,很安慰、開心。”
    談起未來,羅尚尉擔心或因為資金減少,無法繼續為傷者提供假肢及康復服務。“有傷者問我‘站起來’會不會結束,很不舍。我希望他們能繼續堅持自強的精神,不止過去的10年,未來10年、20年等等,都穩穩地走下去,”羅尚尉說。 
     
    大手牽小手 港生義工:我們不挖掘創傷
    “我們這次去(四川),不是要把他們的傷痛挖出來,然后再撫平。”今年三月,香港明德學院輔導主任何君樂作為領隊,帶著12名明德學院學生前往四川汶川八一小學、水磨中學參加了為期一周的義教活動,出發前,他這樣告訴自己的學生。
    汶川地震十年后組織香港同學到四川參加義教,何君樂坦言,想要說服學生們參加這次義教活動并不容易。義教團成員蔡愷瑤表示,起初聽說這次幫助的對象都是十二三歲的小朋友,心里有疑慮:“十年前的汶川地震怎么可能對他們有影響呢?”。
    明德學院義教團成員給孩子們上課(受訪者供圖)
    不過,義教活動開始后,蔡愷瑤很快改變了看法。蔡愷瑤表示,“我們看了很多影像和報道,自認為對汶川地震很了解,但真正到了那里,才發現地震的影響比想象中更震撼。”他告訴記者,一名水磨中學初二學生因為弟弟在十年前的地震中喪生,說長大后想當醫生,這樣可以救更多的人。
    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義教團成員陳樵暉,他回憶,有小朋友寫下的夢想是“賺大錢”,下面加了一行小字“希望給生病的媽媽治病”。“他們的想法要比同齡的孩子成熟,許下的愿望大多不是為了自己”,陳樵暉認為,這是地震帶給孩子們最大的改變。
    外面的世界
    明德學院的義教團中,還包括三位來自迪拜和巴基斯坦的外國同學,雖然語言不通,他們卻在孩子們中擁有超高人氣。“你從哪兒來?” “你的家鄉什么樣?”……孩子們對“外國友人”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好奇。
    來自迪拜的義教團成員與孩子們做游戲(受訪者供圖)
    “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了解還有限,會認為所有的外國人都是美國人”,蔡愷瑤說,在上課過程中,他們綜合學生們的中文名發音和性格為他們取了英文名。這個名字,也許就是為他們打開外面世界的鑰匙。
    “他們都很‘潮’”
    短短一周的義教活動中,除了上課,和小朋友們玩游戲也是這些香港大哥哥、大姐姐的重要工作內容。按照孩子們的年齡,義教們提議玩老鷹捉小雞,“切——不要”,蔡愷瑤現在還能繪聲繪色地模仿出孩子們拒絕提議時的表情,“我們要玩撕名牌”。領隊何君樂表示,起初聽到這個提議,義教團的成員們都有些驚訝,不過這也意味著,汶川的孩子們和同齡人并沒有區別,都很“潮”。
    到了義教活動結束時,孩子們紛紛要了香港義教團成員們的qq號碼。采訪中,陳樵暉展示了他最近的qq聊天記錄,“最前面的幾個都是這次認識的小朋友,還有他們建的群”。臨近期末,陳樵暉常常忙到凌晨,不過他還是時不時在群里提醒和自己一樣面臨期末考試的孩子們好好復習。而孩子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你什么時候再來呀?”
    大手拉小手 川港情不斷
    明德學院的同學們與汶川八一小學的小朋友們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
    明德學院學生此次參加的義教活動由香港四川之友協會主辦,過去幾年中,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嶺南大學等多所香港高校的公益團前往四川支教。今年七月,還將有四川阿壩師范學院的同學帶著接受過幫扶的小朋友來香港開展“大手牽小手”活動,孩子們將再見幫助過自己的香港大哥哥、大姐姐。
    香港四川之友協會主席韓瑾表示,希望這種川港之間的公益活動能夠是互動的、持久的,“四川不僅僅是被幫助的對象”。
    采訪結束時,香港四川之友協會的工作人員把“大手牽小手”的活動安排告訴了義教同學們。“真的嗎?我回去就問問跟我聊qq的孩子們來不來!”蔡愷瑤聽到這個消息時顯得格外興奮。 
     
    扎根十年 開花結果——港理大師生的援川路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大地震,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和城市廢墟,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地震10年,港人對汶川的關懷與幫助從未間斷。香港理工大學在當地推展跨專業項目,幫助進行災后重建工作。10年來,港理大在四川開展了超過70個教育、培訓、社區服務及研究項目,受惠人數超3萬。
    “社工站”在映秀小學長久扎根
    映秀小學是汶川大地震中傷亡嚴重的學校之一。映秀小學校長董雪峰說,地震對師生的身心傷害是不可估量的。地震過后的一段時間里,關心、關愛映秀小學的社會各界團體非常多,但大多都時間短暫,成效甚微,唯有港理大負責的“映秀小學社工站”項目在映秀小學長久扎根,開花結果。
    董雪峰說,港理大負責的“映秀小學社工站”項目扎根長久,存在了8年(全媒體記者許蕎攝)
    在災后重建的日子里,港理大團隊始終陪伴在映秀小學左右,與映秀小學師生共同經歷了板房復學、異地過渡和新校回遷三個階段。震后一段時期,學校師生情緒低落,社工站的社工們積極想辦法,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開展心理撫慰工作。鍋莊舞比賽、教師技能培訓、死海拓展訓練……港理大團隊完成了映秀小學“想做而無法抽身去做”的事情,幫助學校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除了服務映秀小學,社工站還深入當地社區和村落,為老百姓送去關愛和服務。“他們美麗可親的笑臉,孜孜不倦的身影,都深深鐫刻在我們的記憶里。”董雪峰說,“我們會永遠銘記和感恩。”
    映秀小學的校長和老師齊唱《映秀花開了》,向伸出過援手的香港各界表達感恩之情(全媒體記者許蕎攝)
    在港理大團隊的幫助下,現在的映秀小學新校舍重建得十分寬敞漂亮,學生人數也從剛復課時的100余人增加到300多人。“我們的操場也很大,學生活動區域很寬。”董雪峰談起校園時,語氣里是抑制不住的欣慰和自豪,“雖然社工站的項目現在結束了,但我們和港理大其他方面的合作還在繼續。”負責社工站項目的沈文偉博士成為了映秀小學名譽校長,并每年繼續提供教師培訓,幫助映秀小學培養更好的師資力量。
    逾800理大生到四川服務學習
    除了“映秀小學社工站”項目,港理大還在四川開展了眾多社區服務及研究項目,受惠人數超過3萬。過去五年,超過800名來自理大不同學系的學生,前往四川參與各式服務學習項目。除了親身考察、了解受地震影響社區的居民生活,他們亦策劃和參與了不同的體驗式學習與服務。
    港理大教授li si jian分享援川之旅,團隊深入當地醫院及社區提供醫療援助(全媒體記者許蕎攝)
    其中,一班師生親赴四川,協助農民以新科技培植木耳;亦有學生團隊計劃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建筑材料,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進行造價低廉且高效安全的施工和生產,適用于減災和災后重建。目前,該項目已經確定在四川省雅安市進行建設。
    對于一個經歷了重大災難的地區來說,恢復與重建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使地震已經過去10年,港理大師生的援助熱情依然不減。川港攜手走過的這10年,難忘而精彩;雙方建立的情感,亦無法言表。“過去十年,我們在當地推展關愛、建設能力。”港理大校長唐偉章教授說,“我深信,大家的努力不懈,必能令關愛與能力在當地茁壯成長,結出希望、健康與快樂的成果。”
    原標題:汶川地震10年 川港同心重建新生活

    我市13個項目納入閩東北、閩西南經濟協作區重大項目臺帳
    川內多地受浮塵天氣影響 PM10濃度躥高
    湖南南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召開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會
    中國南平“武夷品牌”建設發布會舉行
    市國土資源局開展健步走、進共建社區主題黨日活動
    汶川地震10年 川港同心重建新生活
    海關總署全面取消通關單
    楊郊鄉舉辦洪災轉移群眾應急演練
    赴英留學生張達回家鄉武強縣扎根創業
    含山縣環峰鎮五抓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張家界市電商團來桑參觀調研電子商務服務站
    白云湖街:以四大產業拉動經濟發展
    生態鄉鎮(街道)、村建設成效顯著
    這些戶政便民新舉措惠及每一個信州人
    陳平主持召開重點工作調度會
    西安市周至縣環境保護局關于2018年3月23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的公示
    武寧縣醫保局四大舉措打造優質服務窗口
    漳平推進景觀項目建設
    我市免費發放“便民寶”服務終端
    羅湖舉辦人民調解宣傳月活動 現場表彰人民調解員
    91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一级特黄a大片免费,噜噜影院在线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nav id="eqgiq"></nav>
    <pre id="eqgiq"><noscript id="eqgiq"></noscript></pre>
    <abbr id="eqgiq"><noscript id="eqgiq"></noscript></abbr>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bban女同系列022在线观看|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欧美人七十二式性视频教程一|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美女羞羞免费视频网站|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爱情岛永久入口网址首页|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啊灬老师灬老师灬别停灬用力| 樱桃黄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内精品免费麻豆网站91麻豆|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亚洲影视自拍揄拍愉拍| 久久精品国产屋| 国产精品jizzjizz| 手机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片|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黑人巨大两根69gv| shkd-443夫の目の前で犯|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老司机午夜免费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免费观看一级欧美在线视频| 天堂资源在线www中文|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