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為企業“拿”下31項國家專利
張達和科研組的同事研究衛具新產品。 劉金英 攝
兩年前,留學英國的武強縣農家弟子張達,聽從內心召喚,毅然回到家鄉,扎根在一家本土民營企業,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為家鄉發展貢獻著力量。僅一年多的時間,就為企業“拿”下31 項國家專利。他說:“是家鄉的熱土,給了我施展才華的舞臺……”
留學期間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
畢業后毅然回國“安家”本土企業
今年27歲的張達,出生在武強縣武強鎮南牌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家鄉讀完小學、中學后,順利考入大學。大學畢業后,經過自己的努力,又如愿考上了英國拉夫堡大學碩士研究生,出國深造,攻讀國際金融專業。在欣賞異國風情的同時,他進一步領略到了知識、智慧在社會發展中的奧妙。尤其令他難忘的是,2015年10月21日,他作為中國留學生代表,得到了當時正在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切接見,并和主席幸福握手,聆聽了習主席對中國留學生的諄諄教誨……每當想起這段美好經歷,張達心里便充滿了報效祖國的激情。
2016年12月,張達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當時,幾個要好的同學約他留在國外一起打拼,但他回想起與習主席的那次見面,主席的諄諄教誨猶在耳邊,他似乎又聽到了偉大祖國的召喚。中華赤子,何必要把美麗的青春年華奉獻給異國他鄉呢?年輕的他毅然決定回國,把知識和智慧貢獻給祖國和家鄉。
回國后,到大城市安身置業的機遇紛至沓來,多家大型知名企業向他伸出了熱情的手,其中北京一家大集團公司給出的待遇尤其優厚……但他思來想去,發現最讓自己牽腸掛肚的竟是家鄉。家鄉更需要人才,更需要知識,尤其是祖父張潤生創辦的河北潤旺達潔具有限公司,從1982年成立到現在30多年的時間里,一路披荊斬棘,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但近幾年發展的腳步慢了,急需高新技術人才,轉型升級……幾經考慮后,張達以年輕人特有的果斷和勇敢,懷著服務農村和建設家鄉的壯志豪情,毅然回到了家鄉。
2017年3月10日,河北潤旺達潔具制造有限公司欣喜地迎來了一名躊躇滿志的“ 海歸”——張達回到家鄉第一天,就到這家本土企業報了到,之后,他天天騎著自行車去上班。雖然工作和生活條件不比大城市和大企業,但他依然感受到了回到“家鄉”創業的溫暖,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
婉拒各種特殊照顧
致力科技創新促企業升級
“一粒種子,只有融入肥沃的土壤,才能扎根、發芽、成長……”張達以這樣的理念,走進河北潤旺達潔具有限公司。“我是來干事兒的,不是來享受的。”他以這樣的信念,婉拒了企業“引進人才”的特殊待遇和家庭親情的特殊照顧,不要單獨的辦公室,也不要額外的工作條件,而是主動請纓,到有18名職工的綜合辦公室工作。照他的話說,就是為了能夠多接觸一線,多了解企業發展的實際,盡快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補企業發展的“短板”,用自己的創新理念破除企業發展的“瓶頸”。
經過認真的摸底調查,他發現,企業許多產品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急需“更新換代”,而高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對企業來說還是個空白。于是,他主動參與產品的改進和研發。2017年3月,他代表公司去迪拜參加國際實驗室展覽會,看到同行業某公司因仿冒國外某知名企業的商標和產品直接被“請”出展館,這對他觸動很大。他意識到,唯有科技創新、品牌升級才能使企業重生,并屹立于世界之林。回國后,他立即召集企業科研人員座談,把在國外的所見所想講給大家聽,認真講解了國外實驗室水龍頭產品的性能和科技含量,并與大家交流意見和建議。經過集思廣益,大家一致認為:公司產品雖然在環保、節能、耐用等方面有自己的優勢,但與國際市場接軌仍然有細節方面的差距,即在工藝上缺少“人性化”設計。張達總結說,產品決不能滿足于“傻實在”,而是要更具人體工學設計美,即更親和、更精美、更適用、更安全……
在達成共識后,張達立即行動,重新考察了市場,把科技創新放在了第一位,著力提升原有產品的工藝和性能。他大膽借鑒國外的經驗,根市場需求,同科研組的同志一起,對過去的傳統產品進行了一次次的完善、改進、提升,實驗室水龍頭、萬向抽氣罩、滴水架、緊急沖淋洗眼器、列車專用水嘴等五個系列的產品,由過去的民用型提升到科研、石化、制藥、醫療、教育等多行業多領域的精密型。產品與時俱進,直進了企業的“轉型升級”,也為企業后續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積極改善營銷手段接軌國際
產品喜獲多項國家專利和國際“通行證”
作為民營企業,營銷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河北潤旺達潔具有限公司以往的營銷渠道主要是展銷會、訂貨會,或由業務員天南海北地跑客戶……張達來到公司后,主動負責起江蘇、云南、甘肅、寧夏、貴州等5個省區的產品營銷和管理,同時,以熟知國際營銷手段和熟悉外語等學業優勢,順利幫助公司理順了網絡、電商經銷渠道,并積聚起公司骨干力量重點開發大客戶,特別在有重點客戶的國內城市以及韓國、泰國、德國、阿聯酋、尼日利亞等國家分別設立了貿易點或代理商。營銷手段的改善,使企業效益得到了明顯提高。
春華秋實。在張達的直接參與下,一年多的時間里,河北潤旺達潔具有限公司在產品研發上有了新突破,先后獲得了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3項國家專利。2017年11月,河北潤旺達潔具有限公司被省工信廳評為“a”級新型安全節水裝置技術研發中心,今年又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而且實驗室水龍頭系列和氣體考克系列通過歐盟ce、北美csa和瑞士sgs認證,并通過中國節水認證。萬向抽氣罩系列通過歐盟ce和sgs認證。緊急沖淋洗眼器系列通過歐盟ce認證和美國ansiz358.1-2014標準檢測,被評選為全國勞保行業推薦品牌。全系列產品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而且實驗室水龍頭、緊急沖淋洗眼器等尖端產品走進了清華、北大以及山東齊魯石化等實驗室……產品越來多地走向高端市場,走向海外市場……這里面,包含著張達的國際視野和以知識對企業發展的助力,也彰顯出了一個新時代年輕知識分子扎根基層所體現的價值。
入選省“雙百雙千”科技創新英才
多方“汲取營養”為家鄉發展作貢獻
“張達來公司后穩扎穩打,不怕吃苦,勇于創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了知識分子的智慧和作用。民營企業,太需要這樣的人才了!”河北潤旺達潔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博旺如是說。
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張達不慕國外和大城市的生活,毅然回國回家鄉發展,在基層民營企業,以自己實實在在的努力,為企業開辟出一條發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創新、發展、優質、共贏”的發展新格局,他也贏得了業界一致認可。他卻說:“是家鄉的熱土給了我施展才華的舞臺。也只有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內心才感到踏實,才會有展翅高飛的空間。我要在實際工作中繼續磨練,做一個大寫的人,更好地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為祖國和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何讓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中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是如今張達和企業領導一直在思考的“課題”。為此,他更加積極地探索,在認真總結、分析公司發展經驗和差距的同時,致力研究國外的先進經驗,并努力將其為己所用,使其發揮更高的效能。為進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他還先后參加了上海同濟大學的“實驗室高級論壇”、廣州的“實驗室技術建造交流論壇”、杭州的“第十五屆勞保行業企業家論壇”等高級論壇,從中汲取營養,吸取經驗,從而進一步堅定了科技創新的發展理念,更好地為公司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今年4月,張達被省科技廳命名為河北省科技英才“雙百雙千”工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英才。張達深受鼓舞,決心以此為新起點,扎根家鄉,在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進程中,奮發有為,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劉金英
中國南平“武夷品牌”建設發布會舉行
市國土資源局開展健步走、進共建社區主題黨日活動
汶川地震10年 川港同心重建新生活
海關總署全面取消通關單
楊郊鄉舉辦洪災轉移群眾應急演練
赴英留學生張達回家鄉武強縣扎根創業
含山縣環峰鎮五抓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走路能“畫”心 曬照認養樹 福州生態公園徒步大會亮點多
松江區司法局車墩司法所黨支部開展法律公益服務活動
漢源縣公安交警 貼心為民 救助摔傷老人
這些戶政便民新舉措惠及每一個信州人
陳平主持召開重點工作調度會
西安市周至縣環境保護局關于2018年3月23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的公示
武寧縣醫保局四大舉措打造優質服務窗口
漳平推進景觀項目建設
我市免費發放“便民寶”服務終端
羅湖舉辦人民調解宣傳月活動 現場表彰人民調解員
龍子湖區開展“世界家庭醫生日”宣傳活動
端午小長假公路客運發送旅客近20萬人次
脫硫除塵助力藍天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