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有句俗語:大錯不犯,小錯百三,夠得上批評,夠不上坐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有些人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這種人用黨紀國法的條款奈何不了他。為給這一類人套上“緊箍咒”,最近姜堰區紀委、監委首創運用“第一種形態”記分管理暫行辦法,被上級紀委、監委專刊推介。
今年初,姜堰區委召開全區機關作風建設大會,會上,區委書記、區長李文飆要求從創新機制入手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的教育,要破“舊”立“新”、破“懶”立“勤”,倒逼干部不能不為、不得不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在這一背景下,姜堰區審計局和姜堰區紀委第二派駐紀檢監察組出臺了實踐運用“第一種形態”記分管理暫行辦法。“第一種形態”處理方式共有五項:提醒談話、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書面檢查、內部通報批評、誡勉談話。該局將這五種處理方式具體量化,一旦發現工作人員犯了小錯,視情節記分,并由單位分管領導和紀檢委員出面給予相應處理。“第一種形態”記分管理暫行辦法記分最高分值為12分,記分大于等于2小于4給予提醒談話;記分大于等于4小于6,給予批評教育;記分大于等于6小于8,責令書面檢查;記分大于等于8小于12,給予局內通報批評;記分大于等于12,給予誡勉談話。辦法明確規定“分隨人走、分值累計、分滯科室、封頂清零、次年清零”的原則。
“我們出臺這樣一種記分辦法并不是要跟哪一個人過不去,完全是從愛護每個同志的角度出發抓早抓小,一遇到小問題、小毛病就讓他們紅臉出汗。”姜堰區紀委第二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黃曉軍說。
姜堰某單位的干部,自恃資格老、功勞大,如今快到退居二線的年齡,開始不拘小節,隔三岔五曠工,如果按照公務員法,連續曠工15天就要被開除。這位干部被記2分受到提醒談話。事后,這位干部表示,記分管理讓他及時警醒,不僅挽救了他還挽救了他的家庭。
目前,姜堰區教育局、科技局、體育局等部門正組織人員就運用“第一種形態”記分管理暫行辦法到該區審計局學習取經。
姜堰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文來說,除了出臺實踐運用“第一種形態”記分管理暫行辦法,他們還將對全區機關所有工作人員建立人手一冊的廉政檔案。
恩施州政協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做改革發展穩定的支持者建設者
霞浦:綜合整治東沖半島“兩違” 現象
全國商事制度改革重點任務第三調研組深入新城區工商分局調研
懷化市啟動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陳放帶隊到三臺縣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
管治機關人員“小錯不斷”
春來同心島 和美故事多
惡意欠薪 無視法規 公司負責人被刑拘
異地就醫備案手續進一步簡化
楊學鵬出席2018年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計劃發布會
十年迎巨變 巴蜀氣象新——回望“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發展振興
自動化高手來常過招 打響機器人冰壺大戰
分宜縣積極推進企業清潔生產
接種疫苗后能獻血嗎?
貴州丹寨上演民族服飾秀
我市召開全市軍隊離退休干部迎“八一”座談會
【民生溝通】抱養的小孩如何辦理入戶手續?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出爐 廈門居全國第13位
考生和家長看過來!武漢今年53個高考考點全在這里了
心血被盜 欲求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