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但“民告官”案件中,與行政機關普遍委托律師訴訟相比,普通市民處于相對弱勢的一方。讓老百姓在刑事、民事訴訟中獲得法律援助,不僅是司法便民利民的需要,更是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需要。今年2月1日,《南通市行政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試行)》(簡稱《規定》)正式實施,進一步擴大行政訴訟案件法律援助覆蓋面。《規定》實施半年多以來,70件行政訴訟案件獲得法律援助。
創新增設條件,擴大法援范圍
南通市是全省乃至全國最早實施行政訴訟的試點地區之一,早在1987年即開啟行政訴訟征程,1989年作為全省兩家實施行政訴訟法的試點地區之一,開辟全國縣處級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先河。2013年,南通中院成為全省首家開展行政案件集中管轄工作的試點法院。多年實踐發現,行政訴訟案件中律師的參與程度并不高,普通市民因不熟悉行政訴訟相關規定欠缺訴訟能力,不僅影響訴訟秩序的正常進行,也難以實現裁判的定紛止爭效果。開展行政訴訟法律援助成為突破行政訴訟糾紛瓶頸的有效途徑。
但按《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能夠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僅有請求國家賠償、請求給與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請求發放撫恤金及救濟金的,申請人受到較為嚴格的經濟條件限制。為突破援助瓶頸,《規定》明確“因經濟困難或者訴訟實施能力較差,且訴訟請求具有一定事實和法律依據的,可以按照《實施辦法》的規定向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創新將“訴訟能力較弱”作為法律援助的條件,擴大了行政訴訟法律援助范圍。
法援律師介入,審理質效齊升
法律援助律師的介入,明顯提高了案件的審理效率和質量,加強了裁判文書的接受程度。《規定》實施半年多以來,全市法院共發送88份《建議給與法律援助函》,實際達成行政訴訟法律援助案件70件,其中一審49件,二審21件 ,判決被告敗訴3件,撤訴2件。
因不受案由和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持有人民法院出具的《建議給與法律援助函》即可申請法律援助,援助的行政案件范圍明顯擴大。統計發現,行政訴訟法律援助案件幾乎涵蓋了主要類型的行政訴訟。根據《規定》要求,法律援助中心應在接到申請起的3個工作日內作出法律援助決定,法律援助律師應在3個工作日內辦理委托手續。為了讓當事人申請法援更為便捷,南通中院、市法援中心進一步加強工作銜接,實現當事人只跑一趟,當日即可對接法律援助。
補齊訴訟短板,原告負擔減輕
政府為“民告官”買單,體現了政府對公民依法維權的重視、支持和尊重,傳遞的是政府追求公平法治的真摯情懷。
“沒有裘律師的幫助,我可能到現在也沒能理清頭緒。”在羌某訴崇川公安分局行政處罰一案中,羌某曾準備了一份十幾頁的訴狀,行政處罰與經濟糾紛的法律關系模糊、混亂。濠陽律師事務所的援助律師裘輝在庭審中引導羌某將爭議焦點集中在行政處罰定性是否準確,量罰是否適當,傳喚程序是否合法等事實和法律問題上。
在律師幫助下,多數法律援助案件補齊了原告行政法律知識欠缺、訴訟能力弱的短板。一方面,在減輕原告訴訟負擔的同時,幫助其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維護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法援律師站在專業角度,在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方面指出行政行為的錯誤和不足,客觀上對監督行政機關公正執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也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法官重陽節前夕回訪贍養案老人)
記者 袁曉婕? 通訊員 吳彩麗 顧建兵
G20場館舉辦的這場中國(杭州)國際汽車博覽會 憑啥能吸引眾多市民紛紛向往
威海市領導來榮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保定建行涿州華陽路支行簽約590萬“E托保”業務
東郡社區用涂畫打造“創意社區”
全市黨外人士參政議政工作座談會召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半年時間,政府出資幫百姓打了70場行政訴訟官司——江蘇南通讓當事人感受法律援助的“溫度”
市領導察看重點項目節后復工情況
義縣開展城市環境集中整治專項行動
永安街:舊時因魚市而名
第二屆星菏匯·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
“城市雙修”行動:西江沿岸煙囪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這次共210名!日照再曝光一批酒駕人員名單!
李江率住云南省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到我市考察 劉慕仁粟增林陪同
民間投資活力近3年來獲得進一步激發 全省開工竣工PPP項目68個
安鄉縣健康漁業養殖示范縣順利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驗收
建平縣富山新市鎮加速推進項目建設
兩湖一庫管理局參加水務管理局新聞信息員培訓工作
十堰工業新區服務中心門口路段今日起禁止停車
市旅游協會暨行業分會第三屆換屆大會召開
荊州召開全市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