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訊(長江日報記者毛茵)87歲的陳爺爺昨晚照常用熱水泡腳,這種養生習慣已堅持了幾年。不料,雙腳受熱后,皮膚搔癢加重,陳爺爺撓啊撓,腿上的“蚯蚓”突然咧開嘴吐血。家人用創口貼也止不住血,趕緊將陳爺爺送往醫院。
原來,在長江客輪上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又當老師的陳爺爺,常年站立,已患有嚴重的下肢靜脈曲張。盡管血管鼓起但原來不疼不癢,陳爺爺并不在意。醫生告訴他需要盡早做微創手術。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血管外科金畢教授說,下肢靜脈曲張在我國人群發病率已達到將近10%。特別好發于那些從事長期站立工作的人群,譬如廚師、理發師、教師、外科醫師、超市收銀員、酒店的迎賓員以及那些重體力勞動者。還有妊娠的婦女也易患此病。由于早期癥狀較輕,很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得了下肢靜脈曲張,從而延誤治療時機。
“我的靜脈曲張已經很多年了,也不痛不癢的,一定要手術嗎?”許多患者曾問他。金畢教授說,從“不痛不癢”到“后悔莫及”,往往只一步之遙。
其實,下肢靜脈曲張早期除了腿上像蚯蚓一樣突出,一般沒有癥狀。但是隨著病情的進展,其危害漸漸顯現。由于下肢靜脈出現反流,血液堆積在一起,靜脈就會毫無控制地越來越變粗和變長,于是就在皮下迂曲成“蚯蚓樣”的靜脈團塊,就像陳爺爺一樣。患者常呈現晨輕晚重的患肢水腫,患肢沉重感漸重,出現瘙癢性皮炎,靜脈血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有隨時脫落造成肺栓塞的危險。如果患了下肢靜脈曲張有相當長的時間,不及時治療導致皮膚潰瘍,給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一旦不小心,就很容易導致曲張靜脈的破裂從而引起大出血。
金教授解釋,由于出血時往往不伴疼痛等其他癥狀,病人常常沒有察覺,如果發生在夜間睡覺時,將會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他曾經碰到一位老人,因為是在農村獨自居住,家里沒人照顧,因為下肢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最后死在家里。
金畢教授提示,由于下肢靜脈曲張不處理會發生這么多的并發癥,所以靜脈曲張一旦明確診斷,并判斷有可能繼續發展,就可以考慮早期手術了。
傾聽企業所思所想 共謀實體經濟發展
良渚人玩了5000年的潮牌 周日來了解一下
廣州超八成養老院實現“醫養結合”
掛車跑丟輪胎 司機渾然不知
環濠河景觀加速“美麗升級” 崇海大廈、如家賓館外立面改造出新,將于10月中下旬完工
87歲爺爺用熱水泡腳 腿上曲張靜脈突然破裂出血不止
各地加強宗教場所消防安全工作
綿陽舉辦中國醫師節演講比賽,聽這些醫生講述他們的故事
張藝謀:科技時代最重要的是人的創造力
全國南湖紅船模型公開賽8月在禾舉行
鍛造身殘志堅好精神 寶興縣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手工藝編織培訓班正式開班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多措并舉整治濕面生產小作坊
川藏鐵路中間段有望明年確定線路走向 時速200公里
【暖新聞·江西2018】老人十七年義務為居民理發
以文明提升助推“兩新”于洪發展
譙城區專題培訓精準扶貧村級檔案規范化管理工作
退伍軍人向母校捐贈2萬元
朝陽率先提出“街鄉吹哨 部門報到”七步工作法
固體廢棄物管理中心開展“迎新年”活動
宿州市公管局啟用全市統一的工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