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時30分訊(記者林楠)日前,重慶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提出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確保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獨立公正開展工作,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為什么要制定該《方案》
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的需要。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是關于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決策部署,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二是為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的需要。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是提高環境管理水平、切實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支撐,是保障生態環境安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三是解決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問題的現實需要。當前,地方仍有不當干預環境監測行為的動機,相關部門環境監測數據不一致現象依然存在,排污單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時有發生,環境監測機構服務水平良莠不齊,需要進一步深化環境監測改革,解決主客觀原因導致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問題,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如何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落實“四方責任”。即落實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落實環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的法律責任;落實排污單位自行監測主體責任;落實運維單位的履約質量責任。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規范“兩種行為”。即規范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嚴格控制環境監測數據產生的程序和效力。
建立“五項制度”。即制定防范和懲治領導干部干預環境監測活動的實施細則,健全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立部門聯合監管和檢查通報機制,統一監測標準規范和信息發布制度,完善社會監督舉報制度,形成不想作假、不能作假、不敢作假的制度體系。
突出“兩個抓手”。即綜合防范和嚴格懲治。一是綜合防范,包括公開約談政府負責人、實行干預留痕和記錄、強化部門聯合監管檢查和加強社會監督等;二是嚴格懲治,包括嚴肅政府部門責任追究,嚴格監測機構、排污單位和運維機構的行政處罰、刑事處罰,并將違法企業、機構和個人信息納入全市社會誠信信息共享平臺等。
提高“兩項能力”。即提高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和管理能力、環境監測高新技術應用和科研能力。
泉州市扎實做好熱帶低壓各項防御工作 共轉移危險區域人員2246人
市住建局召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暨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推進會
別讓游樂成驚魂
市政府辦專題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新昌縣以“標準化+”引領各行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解讀:到2020年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
村里刮起“閱讀風”,購書補貼達80%
專業律師為南岸社區居民解惑 促進培養“家和文化”
我市對迎接督察工作再動員再部署
2018湖北高速春節出行指南:可避開10大易堵路段
樂平財政局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債務風險
救死扶傷豈能湊合
規范運作推動PPP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
分享“雙創”理念與經驗 研究服務發展新模式
雨水逐漸撤退,雙休日十堰天氣轉好
悉心呵護15年癱瘓的妻站了起來
臨川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兩死一傷
寬甸縣舉辦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活動
毛莊鎮對黨員進行走訪慰問
武安鎮征遷土地丈量工作緊鑼密鼓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