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聞網西林9月4日訊(通訊員??何國艷)西林縣貧困人口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屬全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今年以來,西林縣充分利用廣泛民族統一戰線的特點和優勢,調動和引導統戰資源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偉大建設工程當中,經過一系列的實踐,使統戰工作成為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的堅實力量。
夯實統戰工作基礎,聯動互助精準扶貧。采取“市級統籌、縣級主導”的形式,建立政企座談會機制,通過組織召開非公經濟工作暨非公經濟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進行點對點現場問題交流和解答,搭建黨委、政府與企業、商會近距離溝通協商的制度化平臺,切實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心,提高企業參與社會扶貧的認識。按照“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原則,統籌掛點聯系村幫扶計劃,充分發揮后盾作用,全力支持本單位下派干部的工作,幫助掛點聯系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廣泛凝聚扶貧攻堅同心思想,以“授漁”為本,將“智力扶貧”落到實處。
發揮工商聯聚力平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近年來,西林縣聯合羅湖區建立對口幫扶協作關系,在羅湖區委、區人民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加快全縣脫貧奔康的步伐。引入龍頭加工企業,開發優質農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收益比例。西林、羅湖兩地根據各自產銷優勢,通過電商扶貧、冷鏈配送、設立直銷網點等方式,實現產銷對接,推動西林農產品進入深圳市場。建立和完善羅湖、西林十校結對幫扶機制,積極開展師資培訓、學術研討和教育合作。引進駐醫療隊、派出醫技人員及重點科室聯合共建,不斷提升西林縣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與工作水平。完善羅湖西林勞務協作對接機制,充分利用“羅百就業幫扶”微信公眾號和遠程招聘系統,促進勞務輸出,變零散務工為組團式輸出,逐步形成西林縣建筑務工品牌。
開展“千企扶千村”工作,推進貧困村產業發展。采取“企業+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與農戶簽訂合同,提供種子、種苗、肥料等生產資料和統防統治等生產物資和生產技術,公司和農戶進行分成,形成緊密型原料生產基地,以大帶小,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共同發展。開展“就業幫村”,讓非公企業把有限的就業崗位優先留給本地貧困村群眾。目前,西林縣西蒙農業有限公司、匯浤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九龍山茶業有限公司等非公有制企業累計為當地提供近5000個工作崗位,其中當地農民工超4000人以上。強化“技術扶村”,組織非公有制企業和商(協)會與貧困村結對幫扶,采取專業技術員實地授課、大型種植戶現身說法等方式,開展定期或不定的農業科技知識培訓,提高貧困村民的綜合素質。通過“濟困助村”,聯合縣政協、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倡導非公有制企業和商(協)會從自身的實際出發,積極參與賑災、扶貧、敬老、助學、扶弱等活動。
利用電商優勢,拓寬農特產品營銷渠道促農增收。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發展戰略,結合區、市、縣“黨旗領航·電商扶貧”工作部署,把發展電子商務工作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工作狠抓落實。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土地+農民”方式實施規模化種養,鼓勵農民通過依法流轉土地經營權、入股分紅等方式參與項目開發,有效實現了企業、貧困戶、勞務者三方共贏。采取“互聯網+”模式,提高和優化供給能力,拓展銷售渠道,把沙糖桔、茶葉、麻鴨、姜晶、土蜂蜜、土雞蛋、中藥材等眾多農特產品轉化成電商產品上線銷售。創新電商多渠道發展,引進深圳點眾籌網等企業與各類種養殖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如,西林縣電商企業收購貧困戶小米、蜂蜜等農特產品,制作扶貧愛心大禮包約1000份,由深圳各企業等愛心人士采購,為100多戶貧困戶提高收入每戶300元以上。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
《紅海行動》口碑好票房逆襲,林超賢張譯大年初七來莞站臺
2017年第四季度“江城好人”發布
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大型環保公益活動舉行
10年來募集善款近百萬元 今晚“最美粢飯哥”再上央視
西林發揮統一戰線優勢 凝心聚力助推脫貧攻堅戰
船政學堂的創新教育體制經世致用
陜西對外傳播實踐基地 在省政府揭牌
平安過節安全常識
防范非法集資
陜西退休人員養老金每人至少漲48元 涉及這些人
男子偽裝環衛工盜電動車電瓶,撥開攝像頭結果監控正好拍下他
國家衛生鄉鎮創建 我市再添八鎮街上報省愛衛辦
興平在全市村級衛生室實現“分色”管理
臺州隊有序推進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調查
一切為了項目——吉安高新區加強作風建設小記
紹興是一座理想的創業城市
中國食文化研究會調味品專委會在新沂成立
長春92歲老人長期臥床 民警上門采集人像為其補辦身份證
未來三天河東多陣性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