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前,人民公園內公廁啟用了自動取紙機,這種通過伸手感應自動取紙或按動綠色按鈕自動取紙的全智能設備,既便捷又杜絕了可能出現的浪費,提高了資源供給效率。在成都,通過微信關注成都人社局公眾號,綁定身份證號后就能準確、清晰、快捷地查詢到個人社保繳納信息、醫保消費記錄。原本繁瑣的查詢,如今只需要一鍵綁定……成都積極探索推進城市治理智能化,在上月末于深圳舉辦的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發布《中國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評估報告》,成都與深圳、杭州、廣州等10座城市榮獲2018中國城市治理智慧化綜合獎。那么,獲獎的背后,成都憑借的是什么?
此次評估歷經了5個月,評估對象包括全國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總數為294個,評估指標體系包含智能感知、智慧管理、共享服務、網絡協同、多元參與5個一級指標,以及13個二級指標和22項評估要點。依據數據包括申請公開、文獻調查、電話調查、數據工具抓取等。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指出,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理念,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方法。隨著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為加快城市治理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歷史性機遇。
專家認為,智慧城市建設就是要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念,在城市功能定位、人口、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就業崗位等方面的要素供給上,按照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土地跟著人口和產業走的思路,做好結構性平衡。成都通過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在未來城市發展過程中做好多方面結構性平衡,為實現城市發展目標,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基礎。
在新一輪修編后的《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中,成都提出著眼城市發展能級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實施差異化區域發展戰略,與國家戰略、城市目標、資源稟賦、環境條件、人口布局、產業形態相適應,構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5大功能區,為功能品質優化、城市能級提升提供空間載體,用好市域資源稟賦和生態本底,體現公園城市特點,優化空間結構,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推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智慧生活深入成都人日常
a
政務服務
市網絡理政平臺每天受理量上萬條
“我們小區有人遛狗的時候沒拴繩子,把娃娃嚇著了!”成都一小區8月中旬發生小孩被狗咬傷事件后,涌向成都市網絡理政平臺的類似投訴有25件,相似投訴達117件。針對違規養犬、涉犬糾紛增加等現象,成都8月中旬在全市范圍啟動為期3個月的犬只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據成都市大數據和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網絡理政平臺每天的受理量都達上萬條,已成為成都市民反映訴求、相關部門受理訴求的重要平臺。今年1-8月,市網絡理政平臺訪問量為209.9萬余人次,受理群眾來電來信達199.8萬件。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市網絡理政平臺每月都要進行大數據分析,包括來電量、訴求走勢分布以及群眾訴求的解決率、滿意度等。“通過分析,我們發現今年1-8月,市民反映的訴求類型主要集中在城鄉建設、勞動和社會保障、商貿旅游、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方面。”
成都晚報記者了解到,市網絡理政平臺對于當月群眾來電的難點、熱點以及引起或將要引起輿情的事件,會在每月的分析報告里加以體現。“報告每月都會報市政府研究,成為城市管理與治理的重要參考。”
b
智慧生活
刷臉購物5秒鐘即可完成結算
2013年,成都獲批智慧城市試點。2017年,成都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全市的千兆網絡,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個千兆省會城市,提前3年完成“寬帶中國”2020年戰略目標。當前,成都已建成全域覆蓋、全球領先的新一代物聯網(nb-iot),與千兆光纖寬帶網、4g移動通信網絡一起,形成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綠色的智能化信息網絡,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從“泛在寬帶”到“萬物互聯”。去年12月,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在成都高新區開通了省內首個5g試點基站。
今年5月,一款名叫“天府市民云”的應用程序開放公測。包括水電氣繳費、醫院掛號等10大類、56組共計110項服務,只需通過這款應用程序即可實現。天府市民云提供“一站服務”,通過一個入口為市民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服務、政務服務、商業服務和社區服務,并率先將交通、教育、民生、文體、健康、生活、就業、工商、環境、法律等重大城市民生訴求首批納入平臺服務。僅需一次實名認證就可訪問所有平臺服務。從“僅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智慧政務服務顛覆了傳統生活觀念。
在享受智慧醫療方面,成都擁有的使用微信醫保卡交易市民數排在新一線城市第一位,僅次于深圳居全國第二。近年來,成都智慧醫療進程不斷加快,如今在成都,不少醫院微信服務號就能掛號,診療、住院、繳費等功能也在逐步開通。在生活消費領域,超市、面包店,越來越多的商店加入到“刷臉”購物行列當中。進店時使用手機掃碼綁定手機號后,通過“刷臉”即可完成商品結算,耗時5秒-45秒。
c
智慧交通
智能化公交站牌可充電可連wi-fi
智能化公交站牌顛覆著傳統通勤出行的認知,一座智能化公交站牌不僅集合了與乘坐公交有關的信息,同時還能提供免費wi-fi、為手機充電。
天府通卡被視作乘坐公交的必備工具。繼今年5月4日實現公交掃碼乘車試運行后,截至6月底,天府通公司已基本完成成都地鐵移動支付體系搭建、全線網所有閘機及相關軟件運行環境改造,在地鐵環境全面實現二維碼掃碼支付及nfc手機支付功能,標志著成都地鐵即將進入“碼”上乘車、智慧出行的新時代。
機動車保有量達476萬輛,總量居全國第二的成都,如何打造交通出行智能化“綠波帶”?市公安局交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通過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優化信號燈配時算法模型,制定交通信號燈智能聯網聯控方案。目前,成都已完成130個智慧信號燈路口改造、173個信號機聯網控制,試點路口交通延誤下降11.2%。此前成都交通信號燈配時方案最多分早高峰、晚高峰等5個時段,智慧信號燈上崗后,配時方案更加細化,全天可分成早晚高峰、平峰、早晚次高峰、次平峰、夜間等11個時段。節假日、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不同方案。通過優化路口信號配時,大幅提升路口通行能力。
成都晚報記者 黃尚斐 李晨 章玲 攝影 王歡
原標題:建設智慧城市 成都憑借什么?
平房區委理論中心組召開2018年第一次集體學習會
辛莊花卉“開得艷”
無為縣洪巷鎮讓危房戶住上安居房
“郯廬斷裂帶防災減災院士工作站”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
柯橋治水:滿意度中見成效
建設智慧城市 成都憑借什么?
莆田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公告(第三號)
鄱陽,夢圓在即
——寫在九景衢鐵路即將正式運營之時
前甸鎮關嶺村修砌關嶺河河道消除安全隱患
老城區8條道路集中維修,大家關心什么時候能修好
鮮花綻放春滿荷城
鳳凰城小區昨發生火災出事的房屋是間群租房
解放派出所救助一名受傷人員
省第七督導組對我市突出環境問題責任追究情況進行督導
大昌集團建成四家紅旗4S店
聊城元宵節出游交通提示
鞏成到盂縣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調研
無錫市氣象臺2018年1月10日11時發布的午間天氣預報
宿州市“新時代講習所”標識評選結果公示
煙臺召開學前教育工作會議 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