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園。資料圖片
四月,綠意盎然的南北山,碧水東流的湟水河,湛藍透徹的藍天白云,絢麗綻放的各色鮮花、植綠護綠的人文生態……如椽之筆盡情描繪出綠色西寧、人文西寧的自然生態底蘊。
在這綠色生態底蘊的背后,是西寧人打造夯實綠色樣板城市的努力,是綠色產業、治理能力、“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綠色人文六大建設行動的成效,更是幸福西寧的強大底蘊。
“生態似水、發展如舟”。近年來,西寧市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力展開了“打造綠色樣板城市”的生動實踐。
僅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敢為人先的西寧人是如何打造出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呢?
綠色產業鑄就西寧驕傲
蟲草菌粉是什么?這個人工培育的產品營養價值可以完全替代野生冬蟲夏草,現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進行規模化生產的三家企業年產量達300噸。牦牛產品只有牛肉干和酸奶?牦牛皮制成的牦犀膠,牦牛骨中提取出小分子蛋白肽,牦牛內臟則被提供給有相應需求的藏藥企業,牦牛產品在生物園區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西寧的制造業很落后嗎?生物園區引進在電梯行業首個進入工業4.0時代的升華電梯,以引領本土制造業向自動化生產升級改造。
此外,生物園區加快推進綠色循環發展,并進一步拓展綠色空間布局,于2018年2月上榜國家第二批“綠色園區”名單。
生物園區雖然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但卻代表著西寧市在綠色樣板城市創建中的顯著成效。西寧市全力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基地、光伏制造中心等,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和低碳工業園試點,嚴格產業項目環境準入和污染排放管控,形成了循環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體系。同時,打好“生態牌”,念好“草木經”,積極發展特色資源精深加工產業、生物醫藥、工業旅游等特色產業,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
如今,西寧經濟增速連續幾年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6.2%,經濟總量已占據全省的半壁江山。
有效治理展現西寧實力
4月11日,位于西寧市城東區的第六污水處理廠建設工地一派繁忙。占地近7公頃的項目用地上,12座建筑(構)主體已經完成,2號ao池正在施工建設中。
站在建筑工地的最高點,你會發現這里與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有所不同。生物除臭間及分變配電室、預處理間和曝氣沉砂池三棟分體建筑在這里合為一體,以達到土地的集約化利用;土建到哪里設備安裝跟到哪里,以節省施工空間;獨有的深度處理車間更是格外顯眼。
這是一個設計規模10萬噸、出水水質為一級a標準的大型污水處理廠,是西寧市的重點項目之一,計劃于7月30日進入調試階段。
第六污水處理廠的建成投運對改善湟水河流域水生態環境將起到積極作用。西寧市長張曉容來此調研時這樣評述道。
而像該廠這樣展現西寧市生態治理能力的項目已經遍地開花。不僅苦水溝景觀治理、香水園遺址恢復重建等工程進展順利,海綿城市建設開工試點已達130項,建成地下綜合管廊26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9.5平方米,而且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成功申報了“2017年度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并啟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4%。
控制污染、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綠色發展的治本之策,西寧市將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與文明城市創建、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起來,把綠色治理的根基越扎越深的同時,也彰顯了西寧綠色發展的實力。
鳥瞰西寧市第四污水處理廠。資料圖片
生態改善再現大美西寧風采
行走在湟水河畔,西寧市民切身感受到西寧的生態變化。河岸邊綠樹成蔭,廣場、涼亭、廁所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專用自行車道則彰顯著西寧生態改善時的人文關懷,而這一切都倒映在滔滔碧水之上。
2016年啟動的西寧市湟水河城區段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通過河道疏浚,重建蓄水建筑物、泄洪排沙箱涵等措施,形成了30萬平方米14級連續梯形面,建成綠化景觀1.8萬平方米、綠道2.8公里,構建了綠脈聯動大走廊。
而湟水河的改變只是西寧市生態改善的一個縮影。實施開展“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行動的,為西寧帶來的是“顏值”的提升、風采的再現。現在的西寧,508.7公頃的湟水國家濕地公園初步形成,西堡鎮等5個美麗城鎮建設項目抓緊推進,西堡生態森林公園、西寧園博園、環城國家生態公園(試點)建設啟動,全市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5%,森林覆蓋率達33%,“一芯二屏三廊道”城市生態屏障格局穩步構建。
西寧市淘汰黃標車4300輛,“煤改氣”191.5蒸噸,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81.1%,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排名位居西北省會城市中“雙第一”。同時,從中心城區開始逐步對湟水河流域(西寧段)進行全面治理,8個國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國控出境小峽口斷面消除劣五類,達到ⅴ類水質標準,成功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王曉指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是西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全面推進“四個轉變”、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題眼”。而西寧市在這一“題眼”解答中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綠色人文成就西寧底蘊
“ ……看好這美的水/守好這青的山/別讓山變禿/別讓水枯干……”4月10日晚,月光下的西寧市體育館響了悠揚的歌聲,而體育館內的1000平方米的沉浸式舞臺空間、600平方米的升降舞臺上,現代化高科技全息投影技術營造出亦真亦幻的青藏高原風光,舞蹈演員則身著民族服飾牽著牦牛走在溪水旁,用舞蹈演繹著青藏高原的特有風情。
這里正在進行的是將在14日首演的大型原創舞蹈詩《綠水青山·幸福西寧》的排練工作。這部西寧市立足“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的目標,傾力打造的首部以生態環保為主題、以音畫舞蹈形式呈現的舞臺藝術作品,也是西寧市培育深厚綠色發展人文沃土的又一實踐。
大型秦腔民族現代戲《尕布龍》在全省掀起學習尕布龍精神熱潮后,更是于今年4月赴省外演出并獲得廣泛贊譽。現在的西寧市,有23支“尕布龍綠色志愿服務隊”、15家“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融媒體行采訪調研基地”、16所“綠色學校,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會址也永久落戶西寧。在良好的綠色人文氛圍下,西寧市的綠色發展之路走地逾加穩健可持續。
全力打造“綠色樣板城市”的西寧,山美水美人更美,幸福西寧的多彩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青海日報)
省發展改革委來清遠開展廣東區域協調發展實地調研
韓國青少年參觀金九避難處
十三屆市委第三輪巡察公告
我市開展“美麗鷹潭·和諧城鄉”清潔文明家園創建活動
共建共管為流動黨員建好“家”
【推進“四個轉變” 實施“五四戰略”】大手筆描繪綠色西寧生態畫卷
霞浦聯社:金融科技助力刷臉取款
青島將迎開學季 溫馨校車2100輛大鼻子開學前集中體檢
新時代喬遷不忘大花盆奇石頭
女子被撞受傷 民警熱心相助 孝順小伙替母送錦旗登門答謝
西藏措美學習考察團來淮
城子河“女童保護”小屋啟動
市司法局 優質高效服務建設法治茂名
市價格認證中心“崗位大練兵活動結出豐碩成果
我省征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立項建議
刮痧護士伸援手搶回一命引熱議:刮痧真有這么神奇嗎
城市商業綜合體成市民新寵
海口瓊山區召開海口市創建全國禁毒示范城市瓊山區工作周例會
岳陽縣吹響城市建設和園區建設號角
國慶我在崗丨漣源扶貧隊員在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