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新聞網消息(吳通華 劉夢鈴)日前,在壽寧縣芹洋鄉溪源移民新村,一片片“鋅橙”林里,果農們除草施肥修剪枝葉,忙得不亦樂乎,揮汗如雨卻喜上眉梢,栽有“搖錢樹”,能結“金果果”。十多年來,溪源村在村黨支部書記吳秀強的帶領下,建設美麗新村,發展“鋅橙”產業,不僅村莊變美了,群眾也富了。
破除迷信 搬進花園新村
溪源新村背靠青山,鳥語花香,碧水環繞,設施齊全,形成了舊村打造農耕文化、新村打造“別墅花園”的移民樣板村。十幾年前的溪源村村民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住上這樣好的新房子,因為當時他們認為新村這塊地“沒風水”,堅決反對搬遷。可是省屬重點工程牛頭山水電站建設項目動工在即,溪源舊村屬于淹沒區,這可急壞了溪源村兩委班子。吳秀強二話不說,第一個帶頭遷入新村,村兩委班子也陸續著手搬遷,接著溪源村黨員戶響應號召,他們現身說法破除迷信,拉橫幅喊喇叭宣傳政策,走街串巷一家一戶動員群眾搬遷,歷時四年完成53戶整村搬遷。
從零開始建個新農村,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吳秀強不斷探索,加強村兩委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和領導能力提升,帶領溪源村通過發展光伏發電、出租集體土地、投資茶廠等方式,從一個立地條件差、基礎底子薄、貧困程度深的“空殼村”一躍成為村財收入有望突破10萬元的示范村。
發展產業 打造“鋅橙”品牌
溪源新村依“山”傍“林”,生態環境優美,怎樣能讓移民戶“搬得進”“能致富”“和諧處”?吳秀強牽頭引進了美國“紐荷爾”臍橙品種,成功種植1000畝,平均每畝單產1500公斤、產值6000元,每年為種植戶帶來600多萬元收入,溪源村成為首屈一指的“鋅橙”品牌村。
產業扶貧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制勝法寶,吳秀強還通過“支部+產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立了“鋅橙”示范園,引導村民走“富鋅、有機、生態、精品”路子,成立鋅源臍橙專業合作社、旗山湖淡水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游得歡農民專業合作社,涵蓋農、林、漁等多個產業,并動員30多戶農戶入股合作社。2017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021元,建檔立卡貧困戶12戶46人全部脫貧。
改善環境 提升幸福指數
整潔寬敞的省道環抱溪源新村,兩排嶄新的太陽能路燈整齊排列,一座座“花園別墅”錯落有致……在村莊環境整治過程中,吳秀強充分發揮全體黨員干部、村民代表、保潔員、護林員等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引導群眾自覺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雜物,拆除私搭亂建。同時,村兩委干部包片,黨員、村民代表包戶,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將“村莊環境整治造福于民”的理念傳播到每家每戶。
為實現“繪制一幅民生愿景圖,編織一張民生服務網,設置一條民情流水線”的“三個一”工作目標,吳秀強帶領村兩委班子適應城鄉發展形勢,新建別墅小屋、整修民宿舊屋、鋪設管網管道、改造舊房立面、修復硬化村道,還新建了1個1000平方米的農民休閑公園。在農業發展生產方面,吳秀強多方爭取資金,建設8條農業生產道路、6條臺階式便道,推進了溪源村鄉村旅游觀光和農業產業園升級。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調研組在我市調研時強調努力實現水源區保護發展雙贏
從今天起,桐鄉人請對交通違法行為說不!
市區主要景點迎客24.4萬人次 游客點贊“3號文件”
陳派經典《百花亭》再續新篇,《霓裳長歌》月底亮相
都說游泳對脊椎好 到底該用哪種姿勢
帶領庫區移民走上“幸福路”
傾聽改革創新發展強音 譜寫合作共贏嶄新篇章我市考察團赴深圳進行考察對接馮韶慧胡曉軍王金忠出席相關活動
永興縣國資局參加全市國有資產報告工作培訓會
伴隨武漢成長了半個多世紀的鋼鐵廠,里面究竟長啥樣?
麻章國稅局率先推廣微信辦稅業務 創新服務更便民
筑牢安全防線 打造平安校園
劉強主持召開瀘州市政府八屆第25次常務會議
央企收入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張廣寧到石牯塘鎮調研錦潭小鎮建設情況(四則)
天氣轉暖我市蔬菜價格下降
市科技局開展“餐飲油煙”為主題的路長巡察整治活動
大數據“殺熟”:上網享便利 消費防算計
深圳等廣東五城先行探索共有產權住房,城市“夾心層”將受益
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出通知要求 全市立即展開“保溫暖送溫暖”行動
“出彩長安周末秀”優秀節目展演走進平謙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