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山下的本山茶園基地
按照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精神,雨城區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市的戰略目標,著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今年以來,雨城區立足區位優勢,在穩定糧油生產的前提下,圍繞茶葉、獼猴桃、優質畜禽等特色優勢產業,牢牢抓住綠色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契機,大力發展良種茶園,建設優質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集中打造龍門山脈優質獼猴桃產業帶和孔坪金船山獼猴桃產業示范帶,著力推進保障性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努力實現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突出打造以合江鎮為核心的“青衣江流域早茶區”,以上里鎮、中里鎮、碧峰峽鎮為核心的“綠色生態出口茶區”,以嚴橋鎮、晏場鎮為核心的“南部高山有機茶區”三大茶葉產區。目前,全區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初步形成了以中里鎮為核心的“龍門山脈萬畝優質獼猴桃產業示范園區”和以孔坪鄉為核心的“金船山獼猴桃產業示范帶”。
同時,雨城區還全面推進禁養區關閉拆除工作,完成了224家養殖場(大戶)圈舍實物測量核實。雨城區預計投入505萬元,于今年10月前完成關閉拆除工作。抓好周公河珍稀魚類省級保護區工作,在嚴橋鎮、晏場鎮、孔坪鄉、望魚鄉建設4個管理站,開展保護區巡護。計劃投入資金205萬元,實施周公河珍稀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在線監控管理系統項目,在青衣江主河道和周公河保護區望魚鄉、嚴橋鎮部分河段安裝21個熱成像在線監控設備,及時掌握河道基本情況和查處違法行為。加強漁政執法力度,上半年立案調查電魚案件1起,1人移送公安機關,批評教育350余人。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投入資金9.9萬元,購買45臺移動式秸稈粉碎機,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上半年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上半年,農藥施用量98.5噸,同比減少2%,繼續保持農藥施用量“負增長”;化肥使用量為2050噸(折純量),同比減少4噸,實現化肥施用量“負增長”。
雨城區以“3+n”生態特色產業經濟走廊及精品環線建設為紐帶,積極推動一三產業深度融合。利用農業公園、水利風景、森林等資源,充分融入觀景、采摘、垂釣、休閑、騎行、露營等鄉村旅游元素,建成以茶葉產業為主題的“水景家園”、以藍莓草莓種植采摘為主題的“幸福余家”、以獼猴桃產業為主題的“東風新村”、以桂花等苗木栽種為主題的“天香小區”等精品旅游村寨以及以溫泉養生為主題的溫泉小鎮孔坪鄉、以休閑養生為主題的康養小鎮上里鎮、以避暑養生為主題的森林小鎮碧峰峽鎮,實現“大農業”與“大旅游”的有機結合,實現“農業孤島”向“農旅綜合體”的快速轉變。今年底,全區將鞏固提升14個茶葉觀光園,新建3-5個茶葉觀光園;新發展農家樂、茶家樂5-10個、民宿5-10家;完善鄉村超市、休閑設施等旅游功能建設,帶動茶區鄉村旅游發展。
雨城區還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戰略,在全市茶產業框架下,共同打造“蒙頂山茶”區域公用品牌,重點突出“雅安藏茶”區域公用品牌的宣傳推廣,挖掘品牌歷史、品牌文化、品牌內涵,同時探索品牌外延和品牌創新,2017年在中國藏茶村掛牌成立了四川省藏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國藏茶文化研究中心,在海外建立了“中國藏茶文化中心”。2018年“雅安藏茶”區域公用品牌估價18.45億元。“雅安藏茶”、“雨城獼猴桃”成功進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截至目前,雨城區茶園面積達30萬畝,其中綠色原料標準化示范基地18.7萬畝,全區建成茶葉、獼猴桃產業為主的農業公園10個。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8.4萬畝,其中在北郊、多營、草壩等8個鄉鎮32個村劃定8000畝中心城區常年蔬菜生產基地,保障市場供給。雨城區茶葉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數已達80個,數量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雅安藏茶”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雨城獼猴桃”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目前正在積極申報“雨城藏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葉小麗 雅安日報/雅安新聞網記者 周代慶
中山市2017年第四次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結果公示
泰和:上門服務,開展離退休人員2018年社保年審工作
耀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關于紹興市水利局2018年度市級初級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項目的公開招標公告
晉安城管集中銷毀一批占道經營用具
九江市召開非法碼頭整治工作推進會
雨城區: 堅持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農業
利川市柏楊壩鎮木井村代表赴團堡“取經”產業扶貧
同江市召開2018年“千米萬園”電商扶貧推進會議
漳州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題學習《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
注意啦!10月起公積金可直接沖抵房貸
雨花臺區創優工作的各項任務完成情況良好
我市糧食工作獲省政府辦公廳通報表彰
現場督辦應急防范數字城管“四輪”驅動排除雨患
寒門學子劉雪潔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2018年徐州(北京)產業合作發展懇談會綜述
射洪縣經開區積極謀劃2018-2020年建設項目
墊江縣鶴游鎮硬化公路為業主發展解難助力
沅陵鄉鎮多措并舉筑牢“安全網”
固安多措并舉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我市啟動食品安全逢“十”專項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