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題:從上市公司半年報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動向
新華社記者 劉慧
截至8月31日,除st長生外的3555家公司半年報披露,交出上半年“成績單”。總體看,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20.81萬億元,實現凈利潤約2萬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均在10%以上。這份“成績單”折射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向。
公司經營質量持續向好,實體企業業績增速遠高于金融行業。數據顯示,滬市實體行業企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1萬億元,同比增加13%,實現凈利潤約0.6萬億元,同比增長25%;金融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4萬億元,同比增長7%,實現凈利潤約0.9萬億元,同比增長7%。實體行業對滬市公司整體凈利潤貢獻占比也有所提高,達到41%,較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
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石油、鋼鐵等傳統中上游行業業績增速居前,運行規范、技術先進的上市公司競爭優勢凸顯。上半年,滬市石油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加13%,實現凈利潤696億元,同比增加75%。鋼鐵實現營業收入4265億元,同比增加15%,實現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加134%。
一批先進制造、創新科技、新興服務和消費企業經營業績也快速增長。從上交所上半年數據看,專用設備制造業實現凈利潤95億元,同比增加5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凈利潤100億元,同比增加2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現凈利潤83億元,同比增加36%。同時,深市957家戰略新興產業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23.32%和20.77%,展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研發力度持續加大。深交所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1219.06億元,同比增長17.92%;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27%,較上年同期增加0.12個百分點。中興通訊、比亞迪、京東方a等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分別達50.61億元、37.19億元和36.45億元。
必須看到的是,在多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下,一些上市公司生產經營遇到一定困難。數據顯示,滬市上半年共有149家公司虧損,占比與去年持平,其中多數經營凈現金流為負,經營質量有待改進。
業界認為,虧損公司在上市公司整體規模中比例較低,但其經營情況也反映了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如產業升級困難、技術創新不足、環保約束成本增加等。總體上看,需要繼續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導向,扶優限劣,支持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加快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積極引入優質資產,努力改善經營。
中山市工商局舉行“智慧聯動”監管平臺建設研討會
違規發放津補貼日趨隱蔽:有單位發放中元節補貼
冰戰開幕 獻禮國慶
石灘鎮校園響起鎮歌
樸槿惠3000名鐵粉舉行示威游行 吁無罪釋放樸槿惠
從上市公司半年報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動向
市人社局走訪慰問第一書記派駐村困難戶
男子殺魚劃傷指甲 不料右手差點廢了
7月11日23時至12日6時人民中路沿線兩廂地區將停水
7個數字經濟項目落戶濱海新城 總投資約160億元
寶安開展公益活動 "狗醫生"為自閉癥患兒提供診療
誰在讓共享單車“很受傷”?
唐河縣召開夏季火災防控工作暨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動員部署會
孝豐:農民講習所成基層宣傳“擴音器”
閩首座模塊化機械橋上崗 將在汛期搶險中發揮特長
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22次主任會議
滿12歲即可申請旅客會員
【微視頻】我愛你中國|足不出戶賞祖國秀美夜色
關于對安徽阜陽恒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廠區規劃方案的公示
翡翠路沿線部分區域將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