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推進會召開。
市工商局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在長春”創建活動。 (本版圖片由市工商局提供)
對標高位、主動作為、改革創新、埋頭苦干,在市場監管體制改革過渡時期,我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始終保持隊伍不散、思想不亂、工作不斷,今年年初以來,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局各項工作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更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聚焦營商環境改善,大力優化提升軟環境,擴大商事制度改革效應,扎實助力推進“誠信長春”建設,適時推出一些標志性改革舉措,促進市場主體持續活躍發展。上半年,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73.6萬戶,同比增長15.1%,為促進長春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積極服務項目建設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實體經濟是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基礎,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上半年,市工商局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當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開啟新時代長春創業創新便利之門。認真履行準入職能,開拓創新,服務大局,圍繞服務市場主體和重大項目建設開展的一系列改革,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支持服務86戶重大項目建設。其中,7月初,幫助享譽全球的瑞典宜家家居集團解決自然人搶注企業名稱問題,使企業順利落戶,受到轄區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開設“綠色通道”,在審批效率上做“加法”,在審批環節、辦理時限上做“減法”,啟動容缺受理操作規程,僅用一天,幫助長春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只跑一次就拿到營業執照,為企業提供了最大便利的工商服務。
——企業準入改革縱深推進?!白C照分離”改革在長春新區先行先試,現已辦理“證照分離”改革事項1097項,并逐步在更大范圍復制推廣,分類推進改革試點,著力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
——實現工商業務專網與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綜合改革平臺互聯互通。此項舉措,進一步提高了工商登記服務效率。
——全面推進工商登記事項只跑一次。梳理工商辦事清單207項,重新修訂工商審批事項易錯清單,推行窗口容缺受理服務,極大提高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目前,市場主體注冊登記當日辦結率已超過90%。
——聯合稅務部門開展企業簡易注銷工作,實現企業一次申請、信息三方共享,指導3091戶企業順利退出市場。
——堅持問題導向,全面啟用身份證識別系統,有效解決冒用身份信息騙取登記問題。
市場主體是創造就業、創造財富的源泉,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細胞和微觀基礎。著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才能贏得發展先機。
“過去,跨國公司更關注的是基礎設施這些硬環境,關注優惠政策這些超國民待遇,現在更重視市場規則、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貿易措施這些軟環境?!蔽沂幸患彝馍掏顿Y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考慮投資建廠的一個重要因素?!遍L春三友智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孫志剛說。
今年4月,我市作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地區”之一,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給企業帶來了無限的信賴和信心,這種無形的效應,將會滲透到經濟的每一個細胞,形成推動城市發展的強勁動力。
盤活商標資源
助企創新發展
當前,知識產權創造創新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國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
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的品牌意識、知識產權意識會越來越強,打造特有的商標品牌、強化專利支撐,將成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產業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提高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這對市場監管提出新的任務和要求?!笔泄ど叹重撠熑吮硎荆衲昴瓿跻詠恚摼謬@激勵創新,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力度,助推長春經濟發展質量變革。
近年來,我市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取得巨大進步,目前,全市商標有效注冊總量達64830件,“這是我市未來盤活商標資源的巨大空間!”市工商局負責人說,讓“知本”變“資本”,關鍵是要引導企業克服對商標重認證、輕應用的觀念,強化知識產權運用,更大限度實現知識產權價值,推動企業創新發展,進而帶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此,該局把實施商標品牌戰略作為助力長春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鼓勵發明、鼓勵創新。積極服務一汽集團商標品牌建設,主動深入企業指導商標注冊及使用,并派專人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商標局幫助企業辦理商標注冊相關事宜。
在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提高審查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商標知識產權的保護上來。針對侵權仿冒、惡意搶注等突出問題,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查處制假源頭、重復侵權、惡意侵權等侵權違法行為。
上半年,市工商局與長春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合作,在商標質押融資過程引入擔保機構,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以商標權作質押在銀行“不能貸”“貸得少”“貸得難”“貸得慢”的融資壓力,提升市場主體商標資本運作能力。這項業務的受益企業——長春迪莉婭食品有限公司就利用“迪莉婭”等三件注冊商標成功質押融資500萬元?!吧虡速|押業務既拓寬了我們的融資渠道,更激發了企業持續創新經營、創造更大品牌價值的動力?!钡侠驄I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商標國際注冊,是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時對自主品牌保護的重要手段,是預防商標海外搶注的最基本環節。為提升我市自主品牌海外布局能力,推動區域知名商標品牌國際化,上半年,市工商局利用長春商標品牌培訓推廣平臺舉辦商標國際注冊培訓班。我市企業首次在家門口享受到國家級專家的商標國際注冊指導和業務培訓,企業自身節省了商標國際注冊相關代理費數千元。吉林省向宇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已在3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培訓及時解決了企業在商標國際注冊方面的難題。”公司負責人說。
上半年,市工商局還建設了長春市商標展覽館,旨在進一步推進商標品牌戰略實施、提升全民商標意識、提高我市商標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宣傳普及商標相關法律法規,展示商標培育及保護成果和知名商標品牌及地理標志,使該館成為推介長春商標發展及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成果的窗口。
用“放心消費”
回應百姓期望
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變革步伐的加快,消費經濟進入繁榮發展和快速變革時期,新的消費趨勢、新的消費領域、新的消費模式不斷涌現。這既是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亮點,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福音,也對消費維權提出新挑戰。從國際經驗看,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形成良好的消費環境,是許多市場經濟國家市場監管的重要方向和最終目的。
經濟新常態下,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對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基于此,我市于去年7月在朝陽、南關兩個商貿服務業發展較好的城區開展放心消費創建試點工作,并于去年底全面啟動了“放心消費在長春”創建工作,全力營造“貨真價實、質量安全、服務優質、糾紛快處”的放心消費環境。
半年多來,市委、市政府堅持高位統籌,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通力協作,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并取得初步成效:消費維權投訴辦結率、反饋率、滿意率均明顯提升,全市消費環境呈現出消費維權制度進一步完善、消費領域監管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消費維權體系進一步健全的特點,“政府主導、工商牽頭、部門聯動、企業自治、社會監督、消費者參與”的放心消費創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市工商局牢固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當好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者,加大消費維權力度,更好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回應百姓期望和社會關切。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為目標,完善消費投訴處理機制:
全市186戶大中型商超落實首問負責、賠償先付“兩項制度”,36戶大中型商企實行線下“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
實行消費投訴辦理滿意度回訪,上半年3.6萬件咨詢投訴全部按時辦結,電話隨機回訪比例56%,消費投訴處理滿意度同比上升20%。
落實約談通報和不滿意倒查機制,市工商局每月對各分局和68個工商所消費投訴辦結率、反饋率、滿意率進行排名,對排名靠后的分局局長進行約談提醒。各分局還對排名在后的工商所進行倒查問責。對基層維權服務站進行全面核查,對標牌缺失、電話無法接通、負責人變更等問題進行全面整改通報。
發揮訴調對接和“訴轉案”機制作用,建立消費糾紛多元調解機制,上半年辦理“訴轉案”案件7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84.7萬元。
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抽檢商品8類154個批次,合格率同比提升8.7%,不合格商品全部依法查處并公示。
啟動消費投訴公示試點工作,公示146家經營主體的258件消費投訴信息,倒逼經營者主動自覺提高商品和服務質量。
通過消費投訴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消費領域突出問題,上半年立案查處消費侵權案件141件,開展行政指導118次。依法解決消費領域難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預付式消費欺詐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清查重點行業經營主體兩千余戶,處理相關投訴89件。
針對家居裝修行業投訴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層層篩選出32份最具代表性的裝修格式合同,牽頭成立全市合同格式條款評審委員會并進行兩次評審,及時向社會公布評審結果。組織骨干家裝企業帶頭使用家裝合同示范文本。
暢通消費者訴求渠道,通過創建“長春12315”手機投訴平臺,提高維權工作效率。目前,全市消費維權服務站已發展到537個,有效拓展了消費維權網絡覆蓋。
充分發揮消協組織在維權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對消費領域熱點行業、公共服務業進行滿意度指數調查,開展消費比較實驗,組織消費教育活動161場次。
人人都是消費者,廣大人民群眾對消費品質、消費服務的更好要求,對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更好期望,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體現。市工商局著力強化消費維權,消費者滿意度不斷提高。圍繞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大消費維權工作力度,不斷改善消費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完善事中事后監管
助推“誠信長春”建設
今年年初以來,市工商局繼續堅持“放管結合”,不斷完善事中事后監管,牽頭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向跨部門聯合抽查推進,啟動失信聯合懲戒平臺建設,加大信用監管力度,激活市場主體誠信“細胞”。旨在讓守信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成為每一個法人和自然人的行為自覺,營造更加誠實守信、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讓企業和全社會真正以守信為榮、以失信為恥。
上半年,由市工商局研發的長春市失信聯合懲戒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我市構建信用監管體系跨出關鍵一步。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建委、市安監局、市食藥監局、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公室是聯合懲戒平臺試點單位,部門間信息推送軟件已在這些單位先行先試。聯合懲戒平臺整合了試點單位的數據,實現市場主體“失信”數據互聯互通,真正發揮“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懲戒作用。上半年,依法將1191戶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移出2047戶。截至目前,已累計清理吊銷“僵尸”企業13357戶。
擬制定《關于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支持服務“四新經濟”發展 促進“數字長春”的實施意見》,通過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創新監管制度,實行建設審慎性執法,構建風險管控體系等4個方面10項具體措施,積極營造有利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準入環境、市場環境、公平競爭環境和法治環境。
積極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方法,認真履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牽頭職能,起草全市跨部門聯合抽查實施意見,有效推進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組織7部門開展大型商超跨部門聯合抽查,檢查發現的16類41項問題全部依法處理并公示。目前,全市各縣(市)區、開發區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已全面展開。初步實現“一次抽查、全面體檢、綜合會診、精準施策”的信用監管工作目標。
經濟活躍,投資創業需求旺盛,社會對開辦企業便利化要求更高。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提高競爭力!我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堅決打贏加強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這場硬仗。努力營造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高效便捷的服務環境、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助力打造良好經濟生態,為長春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舊碼頭變身濱河公園
韶關日報社開展“無償獻血 傳遞溫暖”活動
嘉華大橋變形檢測 9日凌晨要全封閉注意改道
鎮街城市治理公眾聯絡議事平臺培訓會舉行
萊城區人民醫院開展人文關懷 打響“室溫保衛戰”
求實奮進 全力營造合法高效營商環境【工商局】深化改革創新激發市場活力
市統計局扎實開展“作風建設年”書記講黨課和知識測試活動 全面實現五大工作目標
中南路社區|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圖)
甘霖在宜調研時強調
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
川南臨港片區和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簽署合作協議
雅安市2018年度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表
市照明管理處組織參觀“隱蔽戰線.國家安全教育展”
張成中會見國內外客商
成都有潛力成為全球投資標桿城市
省委組織部來肥鄉區調研扶貧脫貧“三日一網”活動開展情況
爆料追訪:給交警點贊!同德路路口已裝上臨時信號燈
“名家訪撫州”文學筆會拉開序幕傅云參加部分活動
遺失手機調取錄像 民警協調物歸原主
社區居民自制月餅慶中秋
遷安市國稅局打造指尖上的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