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政協昆明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履職的第一年,在中共昆明市委的領導下,市政協立足昆明的發展實際,廣泛團結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任務,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
一年來,市政協組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議和主席會議5次,開展重點調研視察20項、專項監督7項、專題協商30項、界別協商14項,形成上報重要履職成果60余份,獲得上級批示近40件,推動了相關政策出臺或問題解決。
回眸過去的一年,市政協提出的一件件提案、形成的一份份建議、開展的一次次視察、進行的一項項調研,見證著市政協工作留下的堅實足跡,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充滿成效的履職閱卷。
圍繞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匯智聚力
一年來,市政協緊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匯智聚力。
編制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綱要,是市委、市政府和全體市民關注的焦點,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此,市政協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組織委員和專家重點對《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實施綱要》中的“歷史文化名城”部分協商論證,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可操作的意見建議,綱要制定部門全部予以了采納,為編制高品質的實施綱要提供了智力支持。
2017年政協全會期間,就加快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舉行了大會發言,會上,《搶抓通用航空發展機遇,把航空產業培育成昆明經濟發展新引擎》等5份意見建議,市委主要領導現場作出批示,交有關部門研究辦理。對全會期間形成的《市政協委員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商意見建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目督部門將意見建議分解為7個方面45項任務,交由10位市級領導牽頭、45個部門具體辦理。
為經濟轉型獻策助力
一年來,市政協準確把握全市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和制約瓶頸,強化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調查研究。聚焦產業結構調整和重點產業培育,圍繞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重點產業項目投資、農村電商組織體系建設、涉僑涉臺涉外機構促進產業投資情況等開展調研視察或監督協商。
隨著滬昆、云桂高鐵的開通,為昆明南寧貴陽“三地同城”發展提供了實現條件,市政協瞄準“高鐵時代”帶來的發展機遇,攜手南寧和貴陽政協,以借力高鐵優勢共建區域旅游圈為題,去年11月,在昆明成功舉辦了“三市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三市政協主席、副市長關于做好旅游文章、協同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建議,得到了黨委、政府的肯定。
市政協對昆明旅游市場整治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提出的完善協同監管職能、強化規劃引領、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等意見建議,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要求相關職能部門閱鑒采納。
人才是發展的關鍵。一年來,市政協著眼創新驅動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就昆明創新創業推進情況、創業孵化平臺建設、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等內容履職建言。在視察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過程中,提出了探索新型人才服務運行模式等6個方面的14條對策建議,市政府分管領導要求相關部門研究采納。
聚焦民生改善做實事
民生,是市政協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年來,市政協圍繞民生進行履職,為改善民生獻計出力。
脫貧攻堅,是市政協2017年的工作重點。東川區阿旺鎮,是市政協的扶貧掛鉤聯系點,一年來,市政協牽頭做好65個市級單位掛鉤東川區8個鄉鎮(街道)78個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協調投入資金2.07億元,完成“七個一批”項目115個,幫扶貧困戶10287戶。同時,聯動北京市朝陽區政協整合多家單位企業資源,對東川區開展產業、醫療、教育、規劃制定等深度幫扶,協調資金2000萬元用于貧困村易地搬遷項目建設。此外,牽頭組織祿勸縣、石林縣赴北京服裝學院對接民族刺繡產業幫扶合作,在服裝學院專家到昆明培訓班授課、昆明少數民族婦女赴京免費參訓等方面開展了實質性合作,助力脫貧攻堅。市政協還對全市脫貧攻堅推進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提出7個方面的對策建議,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相關部門閱研借鑒。
去年11月,市政府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快不動產產權登記工作化解歷史問題的通知》,要求優化不動產登記辦理流程,壓縮辦理時限。這個規定的出臺和市政協的一份提案緊密相關。2017年市政協全會上,九三學社昆明市委提出《關于規范昆明市房屋產權登記秩序的建議》,建議優化不動產登記辦理流程,壓縮辦理時限。這個提案被市政協確定為重點提案,提案辦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各種登記類型的辦理時限均不同程度進行了壓縮,妥善解決了不動產登記辦理速度和效率跟不上人民群眾需求的問題。
同時,圍繞加強社會保障工作、第三方參與化解矛盾糾紛機制、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等展開調研監督。相關部門對調研提出的編印家長讀本、委托社會組織開展家長培訓等促進我市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和諧發展的意見建議予以了采納。
為文化建設出謀劃策
一年來,市政協積極落實市委關于“政協應在文化引領方面發揮作用”的工作要求,聚焦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城市文化品質提升,組織開展了8項重要協商活動、3項調研課題、2件重點提案和多項履職活動。
接力推動翠湖片區改造提升,對“翠湖周邊歷史文化旅游片區景觀提升規劃”協商會上專家們所提的意見建議進行分解,推動成果轉化和工作落實。重視挖掘西南聯大文化內涵,組織委員專家協商論證《西南聯大歷史文化品牌相關規劃》,推動西南聯大品牌打造成為決策共識,納入全市統籌。持續關注文物保護,調研助推相關部門成立專門機構,強化經費保障,及時啟動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著眼城市文脈傳承,將《保護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村鎮的建議》列為年度重點提案予以重點辦理,推動相關部門制定實施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村鎮保護工作的目標和具體舉措。立足講好“昆明故事”,激發“春城情懷”,啟動了《昆明讀本》的征編咨詢工作。
歷史文化品牌打造不止于此,一年來,市政協還圍繞翠湖周邊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等內容,開展了專題調研、課題研究和協商座談,為提升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吸引力出謀劃策。
積極助推城市管理
一年來,市政協著眼城市管理服務熱點問題,積極出謀劃策。
“網約車”在給市民出行帶來便捷的同時,由于沒有經驗可循,也給城市管理帶來諸多難題。為此,市政協對我市“網約車”管理展開調研,從健全“網約車”退出機制、妥善處理傳統出租車經營權期限等7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為我市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穩妥推進“網約車”行業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
市政協還發揮優勢,率先倡議全市政協組織、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爭當文明創建的倡導者、建言者、推動者和示范者。組織委員圍繞我市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建設情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內容開展調研視察,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16項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行政規章和重要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訂開展立法協商。參加了滇中五州市政協合作機制第九次會議,匯總上報了滇中各州市提升城鄉人居環境的經驗做法,市委要求相關部門學習借鑒并抓緊推行基層人居環境專項管理員制度。
在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期間,市政協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精神,緊扣全市中心工作,加大監督力度,強化監督職能。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督查36次,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推動相關工作改進。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一年來,按照市委統一安排部署,市政協主席班子擔任了滇池、陽宗海流域內9條河道的河長,積極推進河長制工作。同時,市政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職能,牽頭督察滇池、陽宗海流域外10個縣(市)區、130條河流、127個水庫河長制的落實情況。一年來,市政協組織督察活動35次,發現問題76個,提出意見建議100余條,有力推動了河長制全面深化、落到實處。
強化履職工作延續性,跟蹤建言滇池流域“五采區”治理修復工作。市政協提交上報《關于強力推進滇池流域“五采區”治理修復工作的調研報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充分肯定,相關部門根據政協提出的8條建議形成了工作方案,明確了有關縣(市)區、開發(度假)區和市級相關部門實施滇池流域“五采區”治理修復的責任和完成時限。(昆明日報 記者宗衛)
桂東縣:公交車開啟綠色環保新時代
我市在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上覓商機
罕見不擁堵!東莞境內多條高速公路通行順暢
盲人辦卡遇阻:不僅銀行需反思
連云港市高溫補貼6月1日起調整為每月300元
聚焦全市發展大局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河小青”助力河長制
合肥市集中開展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靶向性”快檢
鉛山護河行動落到實處
南寧城市綜合信用排名持續上升
供電公司天然氣公司20日在線答網民問
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綿陽分會場活動正式啟動
非機動車道破損,有無維修計劃?
縉云繪出農業觀光“活性地圖”
羅田農發行開展消防演練活動
常平:小區里多了這個東西 住戶不用擔心“狗屎運”
李智遠:力促招商項目落地 力推在建項目閉環
接履橋長嶺完小積極開展防溺水教育
平陽景區景點9日17時前全部停止營業
千余交警迎戰強降雨力保交通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