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通過刷卡可自動記錄獎勵和積分。廣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
2018年,廣州垃圾分類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昨日,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主辦的2018年廣東省高校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啟動儀式在廣州大學圖書館廣場舉行,全省各地100多所高校主要負責人悉數到場,共同宣誓開啟高校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新時代。
據悉,作為住建部確立的46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之一,廣東在高校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方面也做了諸多探索,其中以廣州大學畢業季零廢棄及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為代表的新型管理模式,為高校生活垃圾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該系統由智能投放平臺、積分激勵與大素質教育平臺、大數據管理平臺和城市礦產開發平臺四大模塊組成,可高效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以及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目標。
在廣州大學學生生活區宿舍一樓,記者看到了靠近出入口的智能投放站。它由若干個智能垃圾收集箱、廣告雨棚以及顯示屏構成,是通過使用重量溯源的垃圾分類人工智能設備,投放操作十分簡單。記者在現場看到,學生將系好的垃圾袋放在相應收集箱的稱重蓋板上,聽到提示音后在讀卡器上刷ic卡,此時蓋板就會自動打開,垃圾入箱,完成投放后ic卡將自動記錄獎勵和積分。
據介紹,該設備能對垃圾做到精確計量,可精確到克,無需專用垃圾袋、不用貼標簽即可追溯源頭,24小時皆可分類投放。大三學生鄒同學表示:“這個回收站投放垃圾很方便,而且看起來很干凈,每次獲得積分也很有成就感。作為大學生,我覺得在生活中應該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這也是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
廣州大學后勤服務處袁副處長介紹,廣州大學于去年3月份開始謀劃引進互聯網+垃圾分類智能系統,運營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據悉,廣州大學學生生活區每日產生垃圾量可達10噸。目前,廣州大學生活區內已設置35個智能投放點,25棟學生宿舍和人流量大的出入口均設有智能投放站。學校計劃通過垃圾分類智能系統在半年內初步實現垃圾減量35%,一年內減量50%。
廣州大學副校長周云表示,將以此為起點,全面推動和落實本校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垃圾分類運營商代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探索高校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希望將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這種新型管理模式復制、推廣到廣州、廣東乃至全國各大高校。
(廣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通訊員成廣偉)
過新年 演新戲
抓緊督辦整改到位 省環保督察組移交首件環保信訪案件
全市消防工作會議召開
岳麓區組織印刷、打字復印企業業主召開2018年“掃黃打非”、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培訓會議
廣平縣政府召開第三十八次常務會議
廣州百所高校推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寶雞療養老兵講“七一”故事
冷水灘規范辦公用房的使用和管理
[省運會花絮]看臺上的專業攝像師
寧夏海原縣考察團到漳浦學習便民服務系統建設
【《高端訪談》全員大調研,當好答卷人】聚焦實體經濟①:25年,專心做好一把水平尺
偷3輛摩托 男子車行銷贓 尋蛛絲馬跡 嫌犯伏法歸案
甬城一民間讀書會舉行詩歌朗誦會
消防+郵政“只跑一次”落地 兩部門聯手啟動多項便民措施
臺州檢驗檢疫局在臺州市年度考核中連續四年獲優秀等次
臨海市“一站式服務”做好農業統計工作
【貴陽】貴陽市:旅游扶貧顯成效全面小康不是夢
恩施市民政局著力提高網上信訪件辦理質量
農家院里的大學生創業者
路邊卸貨隔離欄損壞嚴重 城建部門:已維護多次,屢修屢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