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全市494.17萬畝小麥已收獲完畢,機收率達到99.87%。全市共播種夏玉米498萬畝,同比略減4萬畝。機播率達到98.58%,全市“三夏”工作基本結束。
今年“三夏”生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夏糧生產形勢穩定。據核定,2018年全市種植小麥494.17萬畝,同比略減2萬畝。受去年秋種期間雨水較多、田間濕度大,10月20日以后播種面積(74萬畝)占15%。加之秋種之后天氣冬春連旱(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1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36.8毫米,去年同期87.2毫米,常年同期82毫米,同比偏少61.5%,比常年同期偏少55.1%)、冬季降溫早、低溫寡照天氣較多等原因,春季苗情是近幾年較差的一年。但小麥生產后期雨水充足,促進了小麥孕穗和灌漿。受后期雨水充足影響,全市小麥收獲期較去年推遲7天左右。根據調查統計,全市小麥高產田比上年度差,主要是分蘗少,畝穗數低;低產田好與上年,主要原因是小麥進入孕穗期之后降雨較多,絕產面積明顯比去年少。產量指標是種植面積略減,畝穗數減少,穗粒數和千粒重略增,預計總產量略增。
二是夏玉米適期播種面積大,苗齊苗壯。截至6月底,全市已播種夏玉米496萬畝,同比減少5萬畝。受6月份降水相對充足影響,截至6月20日,全市已播種夏玉米484萬畝,比去年同期多播種122萬畝,與去年相比,今年夏玉米適期播種面積大、苗齊、苗壯。
目前,各級農業部門按照《2018年夏玉米生產技術意見》,正在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全力做好“農業科技下鄉”活動,深入基層指導農民開展以化學除草、中耕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為重點的夏管工作,結合糧食高產創建平臺等項目的實施,推進夏玉米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為秋糧豐收打好基礎。
集賢縣組織收聽收看全國及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
冬季花亦艷 “反季節”鮮花促脫貧
岳塘區舉行“相約中國夢 共育文明城”慶“六一”活動
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委員發言摘登
360度球幕光影秀華彩綻放古都燈會
全市“三夏”工作已基本結束
“一鎮一品”精品培訓項目啟動 培養模具“專才”助推橫瀝模具品牌建設
廣州天河公安打造“智慧新警務” 微信報警可自動定位可發圖
合肥8個市直部門給出今年“任務書”
臨沂商城曬上半年成績單 市場交易額2500億元
灌南縣民政局組織觀看全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動員大會
我市省政協委員熱議省政協兩個報告
津承文化交流協作專場交響音樂會昨日舉行
六安二中高二年級舉行“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演講比賽活動
提升儲備管理 保障糧食安全
嵐山區141名新錄用人員集中培訓
救助站里的堅守 在這座城市留“一道門”
我市春防集中免疫工作全面完成
河北省縣域醫療合作發展院長論壇在我縣舉行
省供銷社關于1—10月供銷社系統主要經濟指標省內及全國比較情況的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