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生產者,也是垃圾分類的引導者,只有攜手參與,才能構建美好的家園。圖為椒江中心大道垃圾中轉站工人捧起地上的垃圾。
5月31日上午,隨著臺州灣集聚區東部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啟動,我市垃圾分類已實現全面分類。
垃圾分類是關鍵小事民生大事
垃圾分類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亦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山海水城”“美麗臺州”的生動實踐。
垃圾主要分四大類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工業垃圾。我市生活垃圾又分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種。據了解,2017年全市生活垃圾年產241萬噸,日均6592噸,危險工業固廢年產25萬噸,一般工業固廢年產325萬噸,醫療垃圾年產7700噸。由于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基礎差底子薄,存在市民垃圾分類意識較為薄弱、處置能力與垃圾產能不匹配,結構性矛盾比較明顯,源頭減量不夠到位等諸多問題,無疑都給垃圾分類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和到2020年設區市全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垃圾治理工作目標。我市專門召開垃圾處理能力建設匯報會、市區垃圾分類及處理能力建設專題詢問會等,研究破難垃圾分類工作,并相繼出臺了《臺州市“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臺州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開展了餐廚(廚余)垃圾生物技術處理試點、省級高標準示范小區創建,培育了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
垃圾分類的臺州實踐
今年4月底,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啟動實體化運作,統籌、指導、協調推進全市垃圾分類工作。
玉環、臨海、仙居確定了高標準示范小區智能化設備和分類服務采購方案,其中玉環率先完成了招投標程序,確定了合作企業。
黃巖區加大投入,示范先行。計劃投入3.6億元,對城區114個小區、79個公立學校、5條主街道等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市場化運作,這是我市首個大型垃圾分類政府采購服務項目。
溫嶺市建終端、抓試點,點面結合打響“垃圾革命”攻堅戰。加快東部垃圾處理中心二期建設,配備專用密閉分類運輸車25輛,8座壓縮式中轉設施和大件生活垃圾破碎處理站建成投運,103家單位已率先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臨海市積極探索城鄉統籌,農辦與綜合行政執法局密切配合,統籌分類收運和處置設施建設,共同做好垃圾分類。集聚區開展了機關單位強制分類。
三門縣探索出了一條2.0版的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新路子,實現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化、智能化、全域化。去年8月,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場推進會在三門舉行,25家省直機關、全省各地近300人現場觀摩。
玉環雞山鄉是垃圾分類的“海島樣本”,2015年底,雞山試點推行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兩分法,通過資源化處理設備把垃圾變成肥料,直接供給島上綠化和農作物“營養”,剩余的不可堆肥垃圾通過船只運往陸上處理。同時,開展“每月一評”,實物獎勵,對垃圾分類優秀的村民發放大米、牙刷、牙膏、垃圾袋等。
全民參與深入人心
垃圾分類不僅需要政府重視和引導,更需要全民參與。5月初,路橋區在打造分類示范市場、建設4條分類運輸專線的基礎上,全面探索垃圾分類市民教導工作,如今,該區環衛工人既當清潔工,又當勸導員,在責任片區“一對一”引導市民、經營戶做到精準投,從源頭減量。
“小手拉大手,讓垃圾分類從校園走進家庭。”早在2015年,臺州市實驗小學就開設了垃圾分類課、垃圾分類小屋,組織各類公益活動,培育學生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柳葉是該校的德育主任,委托日本朋友搜集大量垃圾分類資料,策劃出完善的垃圾分類教導方案,在校領導支持下,垃圾分類進了“隊課”、上了活動,更是形成了規范的制度和師生們的日常行為。
天臺正啟動垃圾焚燒廠項目,建筑立面富有地方特色,排放標準低于歐盟標準。南屏鄉舉行“變廢為寶花樣秀”創意大賽,并成立了我市首個“垃圾新生館”。
據悉,年底前,市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力爭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80%以上,回收利用率達30%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8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目前,我市已全面打響餐廚垃圾治理、源頭減量、回收利用、處置能力提升、標準制度建設和文明風尚六大專項行動攻堅戰,旨在以實打實的行動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交給臺州人民一份滿意的答卷。”市垃圾分類辦專職副主任鄭志才說道。
仙居婦聯借助鄉村振興學院巾幗課堂,推行“垃圾分類330”模式,邀請垃圾分類專業導師進行微課堂分享。
路橋開通丁岙、石浜、路南、山馬四條垃圾專線,把小區、學校、市場、單位等點連成線,將垃圾分類運輸。
臺州市實驗小學在“隊課”中安排垃圾分類教學,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垃圾分類良好習慣。
去年9月,我市引進黑水虻生物處理技術,建成餐廚垃圾生態化處置示范園,日處理規模達20噸。
溫嶺佳園小區西苑打造垃圾分類示范小區,推行智能化、積分制。
雞山島通過資源化處理設備把垃圾變成肥料。
趙廷臣從事清潔工作10多年,在示范小區剛泰一品引導業主分類投放垃圾。
在三門海潤街道資源處理中心,工作人員正將機器過濾出來的垃圾進行打包。
位于黃巖的浙江綠保再生資源科技公司內,工作人員在廢棄油品回收處理設備前記錄調試數據。
20家互聯網站負責人走進海螺
市領導要求廣佛跨界河流整治加快推進
推動城鄉公交一體化---新區開通“村村通”線路
第四代城市住宅產品發布 將制定新一代城市住宅標準
現場挑戰14秒解華容道 杭州市第十四屆“美德少年”頒獎揭曉
垃圾分類:你我攜手 共創美好家園
靈壽縣召開易地扶貧搬遷調度會
鄭州市第五屆中小學生暑期藝術展示活動精彩不斷
五河縣環保局開展“四送一服”走訪活動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前往愛心暑托班進行垃圾分類宣講
打好“垃圾革命”攻堅戰 建設美好新港
全城搜索!那個生死一刻將孩子托舉起來的男子在哪里?
過新年 演新戲
抓緊督辦整改到位 省環保督察組移交首件環保信訪案件
全市消防工作會議召開
岳麓區組織印刷、打字復印企業業主召開2018年“掃黃打非”、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培訓會議
廣平縣政府召開第三十八次常務會議
廣州百所高校推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寶雞療養老兵講“七一”故事
冷水灘規范辦公用房的使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