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柘城縣針對占貧困人口近50%的農村貧困婦女精準施策,實施了柘城縣“巧媳婦”工程,現在已經基本達到了“百村萬人十億”工程的目標:實現了全縣142個貧困村扶貧車間全覆蓋,基本實現了1萬人在家門口就業,今年可望創造10億元的產值。
建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讓許許多多農村婦女不再拋家離子到外地務工,過“候鳥式”生活,而是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過上了“每天八小時”上班的幸福生活。以下是柘城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的萬千農村婦女中的兩位代表。
李春麗是柘城縣張橋鎮張橋村人,今年26歲,以前一直在沿海打工,張橋村扶貧車間建好后,她就回到村里的扶貧車間上班,再不去外地奔波了。李春麗告訴記者:“這是我上班的第5個月。剛來的時候還有點遲疑,擔心在扶貧車間上班掙不到錢。抱著試試的態度來到車間,干了幾個月,每月的工資都準時發,我一個月能領到2500元錢。雖然在大城市里打工掙得多,可各項花銷也多,每個月也只能攢下一點錢。但在這兒上班,下班就回家,不但能掙錢,還能照顧孩子,不讓孩子當‘留守兒童’,真是扶貧車間給我帶來了幸福生活。”
扶貧車間不僅吸引著年輕人,其方便舒適的工作環境還讓一些年齡較大的婦女也產生了上班的沖動。李翠蓮今年58歲,也報名參加培訓到扶貧車間上了班。上班后,她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李翠蓮說:“像我這年齡,出去打工根本找不著工作。現在來扶貧車間上班,活不累,每個月還能掙一兩千塊錢的工資。對我來說,以前想都不敢想。白天按時上下班,晚上吃過飯還能到廣場上跳跳廣場舞,身體都變好了。”
李春麗把在扶貧車間上班的真實經歷告訴給同齡的伙伴們,很多人都從外地回來到扶貧車間應聘。哪個年輕的媽媽在外邊打工時,不日日夜夜思念著家里的孩子?現在,在家門口上班,天天能看到孩子,錢還不少掙,誰不想回來?扶貧車間,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候鳥式”生活的年輕人回了家鄉。
據悉,實施“巧媳婦”工程的張橋村扶貧車間,自去年10月投產以來,吸引了包括貧困村民在內的70多名農村婦女到這兒務工。現在,每個月可以加工生產服裝10多萬件。
市級機關車輛服務中心召開2017年度總結暨表彰大會
六安二中高一英語備課組開展示范課教學活動
2018年漲薪表出爐!是強制性要求企業漲工資嗎?你的工資能漲多少?
富錦市組織收看全省秋糧購銷工作視頻會議
辦理出入境證件 5月起“只跑一次”
柘城“扶貧車間給我帶來了幸福生活”
白云區均禾街 “桃緣陽光之家” 正式揭牌
海天大道顏值提升 獲得居民點贊支持
【全面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大家談】張文翠:匯聚力量夯實“三基建設”根基
兩車車速過快差點碰撞 雙方司機為此大打出手
市行政審批局實現“46證合一”
長興:“三個一”匯聚紅色力量
項城召開環境攻堅推進會議
省工商聯調研組調研評估我市激發民間有效投資及PPP政策落實情況
緊扣和服從兩大盛會 不折不扣把確定城建工程實施到位
市總舉辦工會干部黨性教育專題培訓
實施水系綜合治理 實現防洪能力與人居環境雙提升
家庭醫生簽約我們的健康“守護者”
長治市12315中心春節消費提示:購置年貨莫沖動節日消費要理性
勞模學習十九大精神座談會召開 十九大代表、全國勞模鄭貞良分享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