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多名中外記者報道峰會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昨日,一些媒體記者到北京國際飯店主樓西門廳領取證件后,直接到其東側的新聞中心“探營”,提前熟悉工作環境。
據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李名剛介紹,此次北京峰會注冊記者達2600多名,其中,境外媒體記者達660多名。參與服務的志愿者277人,工作人員500余人。
新聞中心位于北京國際飯店建國國際會議中心一層至三層,面積約8300平方米。中心共設置綜合服務區、媒體公共工作區、媒體專用工作區、新聞發布區、mcr運行區(公共信號總控區)、文化展示區、運行保障辦公區、媒體餐飲和茶歇區8大功能區及場外區域,現場提供新聞采訪服務、信息服務、廣播電視服務和高速網絡服務等。
二層設置兩個新聞發布廳
新聞中心以藍白色調為主,融入水墨風格景觀,營造了清新怡人的工作環境。進入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綜合服務臺,服務臺提供中文、英文、法文信息咨詢、失物招領、物品借用、資料發放等服務。
媒體公共工作區位于中心三層,這里有近500個工位、150余臺筆記本電腦,電腦配有中、英、法三個語言系統可供記者使用,工作區還設置了4個單邊直播報道點。大廳內還配有電子顯示屏,實時發布信息,例如場外采訪路線、發布會時間地點、失物招領等。記者注意到,公共工作區配備有人臉識別智能儲物柜,打印區配備有高速復印機、打印機等供媒體免費使用。同時,三層還包括采訪室、演播室、禮拜室、靜思室及醫療室和官方圖片中心。
李名剛介紹說,在北京峰會前和會中,新聞中心將舉辦多場發布會。新聞中心二層設置了兩個新聞發布廳,大發布廳可容納200人,小發布廳可容納50人。
提供六種語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新聞中心每一層都設置有外宣品展臺,展臺上陳設《北京概況》、《北京地圖》、《北京畫冊》、《走遍非洲》等書籍展品和明信片。其中,一款封面手繪北海和天壇風景的筆記本非常漂亮。據工作人員介紹,筆記本封面和內頁集結了外國漫畫家繪畫北京的作品,這些筆記本將送給中外記者。
李名剛稱,此次展臺最大的亮點是向媒體記者提供中、英、法、阿、西、葡六種語言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二)。“在對外工作中,我們發現外國朋友非常想閱讀這本書。此次準備了六種語言的書籍供大家索取,可以讓國外朋友更好了解中國政治和政策。”
造型別致的凡德海彼大橋、加蘭巴國家公園中奔跑的象群……位于一層“多彩非洲”圖片展讓不少記者駐足觀賞(見上圖)。李名剛稱,圖片展共54張,選取了與中國建交的53個非洲國家的人文、自然風光的精美圖片,每個國家1張,同時包含一張非盟總部大廈圖片。“為了讓非洲國家記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我們特意準備了這些圖片,也希望大家在緊張工作之余能放松心情。”
“魅力北京”圖片展同樣精美,展覽分成北京城市發展格局、城市副中心建設、三條文化帶、冬奧會籌辦等幾個板塊,多角度展示北京城市發展的成就、描繪北京城市未來發展的藍圖。
互動區可與北京標志建筑合影
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互動性”是新聞中心的一大特色。在一層的“觸摸北京”互動區,15塊50吋lcd屏幕可播放400幅展示北京城市形象的美圖。值得一提的是,其互動觀賞界面可滿足5人同時通過觸摸屏幕滑動翻閱。
“聚焦北京”互動區采用ar跟隨體感觸控交互技術。當有人靠近屏幕時,本來呈現炫酷科技感屏保的屏幕立即“解鎖”,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北京的歷史、文化、科技狀況。據工作人員介紹,互動區可以滿足4名讀者同時互動觀看,還可以跟隨讀者的移動,開啟新的篇章內容展現,增強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新呈現方式的互動體驗感。
為讓境內外記者更好地感受北京文化,三層還設置“與北京合影”互動區,通過摳像技術與ar景深合成相結合的技術,體驗者站在綠幕前,就可將長城、天壇等10個有代表性的北京標志性建筑作為背景,實現與北京合影。
外國記者可體驗非遺制作
位于二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互動區中非遺傳承人和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現場進行京劇臉譜、團扇、兔爺、繩結等制作表演。“不少外國記者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我們將邀請他們體驗繪制京劇臉譜和十二生肖彩塑”。除此以外,非遺互動區還展示包括京彩瓷、花絲鑲嵌、剔紅等3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
記者了解到,新聞中心還應用了不少“高科技”,比如配備多媒體導覽導視系統,記者只需輕輕觸摸顯示屏,即可對新聞中心布局、方位和路線一目了然。同時,一層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可提供導航、功能介紹、業務宣傳等服務。
開展建筑工地節后復工安全生產檢查
洛陽正在建立市級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信息庫
防暑降溫費6月起發放:35℃以上就算 最高每人每月200
淮北市委統戰部召開“講嚴立”警示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
漯河市7月份“創文”工作考核情況通報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新聞中心試運行 服務2600多名中外注冊記者
第三批“十佳鄉村景觀林”開始評選
架起脫貧致富連心橋
高新一男子拉車門碰運氣盜竊屢屢得手
濠江區部署防汛工作,開展水利工程安全再檢查
常德做大做強稻蝦種養產業
以“黨建+”助力打響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
巾幗傳習走基層
洪江市表彰“雙創” 帶動就業示范典型
《世上只有媽媽好》引吐槽:難道爸爸不好嗎?
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內江籍運動員吳艷妮勇奪女子100米欄金牌
茅坪場鎮|“陽光家園”來了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圖)
集賢縣組織收聽收看全國及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
冬季花亦艷 “反季節”鮮花促脫貧
岳塘區舉行“相約中國夢 共育文明城”慶“六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