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省委主要領導同志指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都要發展產業,要大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走出一條農村產業發展新路。這充分體現了省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自覺性與堅定性,為我省如何把“抓脫貧攻堅就是抓鄉村振興”落到實處指明了路徑、提供了抓手。
貴州農村經濟最大的問題是產業不強,優勢產業規模小、低效作物占比大。把產業發展起來,不僅關系280萬貧困群眾脫貧,而且關系2000萬農民致富,是鄉村振興的長遠大計。產業扶貧是我省脫貧攻堅“四場硬仗”中難度最大的一場硬仗,產業發展不起來,貧困戶難以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產業振興是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嚴峻考驗,這個考驗過不去,鄉村振興無從談起。基于此,省委提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大力減少玉米等低效作物種植面積,積極發展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藥材、茶葉、生態畜禽等主導產業,結束貴州優質農產品什么都有一點、什么都不成規模的歷史。
調整產業結構,必須強弱項、補短板,全面落實“八要素”。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八個要素,是貴州調整產業結構的必要條件,少哪一個都不行。各級各部門都要對照“八要素”找差距,缺什么補什么,全流程、全環節推進結構調整。當前,要把抓好產銷對接作為重點,強化銷售渠道建設,強化銷售體系建設,強化農產品電商平臺銷售,加強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防范,確保種出來的農產品賣得出去、能賣得好價錢。
調整產業結構,必須堅持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貴州綠色農產品有品牌、有市場、有知名度、有競爭力,要用好500畝以上的壩子,敢于用最好的田土種植高效作物,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的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基地,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要把發展種養殖業與發展深加工結合起來,既解決農產品扎堆上市導致價格波動、產品“滯銷”等老大難問題,也解決產業鏈不長、附加值不高、老是處于價值鏈低端的問題。還要把農業種植與農業觀光、農事體驗、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實現農業綜合價值最大化。
調整產業結構,必須高度重視、統籌做好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的銜接。產業發展具有連續性,貫穿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全過程。我省有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2760個深度貧困村,產業扶貧任務繁重,產業振興難度很大。從現在起就要立足長遠、超前謀劃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的銜接,產業選擇上長短結合,產業發展上遠謀近施,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良性互動。這方面,我省平壩區塘約村、西秀區大壩村、施秉縣望城村等地都有成功經驗,只要精心謀劃、扎實推進,就有可能使深度貧困村一躍成為產業振興示范村,實現從脫貧到振興的跨越。
統籌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深入調整農村經濟結構,這在貴州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從黨員干部到農民群眾肯定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應。但這個過程是繞不過去的,我們要有“脫幾層皮”“掉幾斤肉”的勁頭,下功夫鉆進去研究問題、破解難題,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一起走出一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新路。
“貝碧嘉”仍在徘徊 警惕臺風“回馬槍”
江津將迎來最強洪峰!明日10時長江江津段將出現最高水位192.63米
孫兵要求:提高站位 扛實責任 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
浦北:留守兒童之家 愛心與時偕行
太原檢察機關發力“掃黑除惡”
走出一條農村產業發展新路——二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18項業務可一證辦理!周口車駕管業務辦理有大變化,快來了解一下……
天津嚴打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4月份11起違法案例全市通報
芝麻墩學習十九大精神促實干 抓好冬季安全保穩定
南明區委常委會召開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今日晴暖終結 “冰凍”模式開啟
理念的碰撞 策略的改進——2017級“浙派名師”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秀洲區磻溪教育集團舉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
不同共有形式房屋分配方式也不同
北塔區教育科技局召開中小學期末質量檢測工作會議
徐州市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再“升級”
蘇州召開京杭大運河文化帶和堤防加固工程建設推進會
省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創新聯盟調研組來佳
洛陽市召開會議表彰先進女職工有了新“福利”
郴州市委辦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