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成推著妻子鄭雪芬回家。(陳朝霞林婷婷攝)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陳朝霞 通訊員林婷婷 徐浩躍) 在海曙區古林鎮郭夏村,村民夏方成14年如一日,照顧因車禍生活不能自理的癱瘓妻子鄭雪芬,用行動詮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患難與共、相濡以沫。
近日,記者在郭夏村見到了夏方成推著輪椅送妻子回家的場景。將妻子的輪椅抬進門后,夏方成顧不上休息一下,馬上倒水為妻子洗臉……一道道程序下來,已滿頭大汗。
今年65歲的夏方成和64歲的鄭雪芬是郭夏村村民。多年前他們務農耕田,養育一子一女,和普通人一樣過著平凡的日子。
2004年2月,鄭雪芬在路上被汽車撞倒,造成三級頭頸骨折,一度生命垂危。
那段時間,夏方成放棄了工作,帶著妻子,在寧波李惠利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后,又輾轉寧波各大醫院住院醫治。前后18個月,花費了30多萬元醫療費,并欠下了不少債。最終妻子脖子以下仍然沒有知覺,終身殘疾。
當時,他們的女兒正在讀大學,兒子念初三。孩子們的學費、生活費,以及妻子出院回家后高昂的后續治療費用,壓得夏方成喘不過氣來。
2005年,在朋友的幫助下,夏方成找到了一份月工資750元的交通協管員工作,一直持續至2014年。每天早上5點不到,他就起床做飯,幫妻子穿衣服、洗漱,再去上班,11點下班后立馬去買菜,然后急匆匆地回家給妻子做飯,吃好午飯又急忙去上班。
由于鄭雪芬行動不便,每晚起床四五次照顧妻子,成了夏方成的生活常態。長期臥床和坐輪椅,鄭雪芬身體各器官和肌肉缺乏運動,糖尿病、高血壓、神經系統問題、細菌感染等各種并發癥隨之而來,每天,夏方成無微不至毫無怨言地細心照顧妻子。
鄭雪芬心疼地看在眼里。“他每天忙里忙外,太辛苦了。有時候我大便秘結,他不怕臟,用開塞露去捏。我的臟衣服都是他一手洗的,破衣服也是他縫縫補補的。”鄭雪芬含著眼淚說。
在艱苦的日子里,夏方成始終有一個信念:自己苦點累點無所謂,只要妻子健康,就心滿意足了。他說:“夫妻走到了一塊就該同甘苦共患難。照顧她,我永不后悔。因為有她,才有一個完整的家。”
14年來,夫妻倆成了各大醫院的常客,每周兩次更是準時到家附近的古林鎮衛生院報到。
鄭雪芬雙手雙腿致殘,生活不能自理,更別說幫丈夫分擔家庭重擔了,曾經開朗的她,因為長期遭受病痛折磨,時常情緒低落,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每當這時,夏方成不斷給妻子精神安慰。“我告訴她不要胡思亂想,只有安心看病,才能看到希望。慢慢來,一切會好起來的。”為了讓妻子安心,夏方成絕口不提家里的經濟困難,對子女的事也報喜不報憂。
慢慢地,在丈夫的勸慰下,鄭雪芬的精神振作起來了。她深情地說:“有他在我身邊,我沒有理由擔心,我要堅持活下去!”鄭雪芬說,每當她感到疲憊時,她的耳邊就會響起以往丈夫常常說的一句話:“只要還有力氣,就能把日子過得踏實。”正是這句話,讓她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面對困難,這對患難夫妻從未退縮,他們成了生活的強者。如今,兒女已經成家立業,每周會回家看望。夏方定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妻子。
實習是為了刷簡歷?高成長實習機制如何構建
柿莊鎮開展黨政干部通用基本能力測評
《武漢改革開放40年鑒》今年將編纂出版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舉行我市兩作品獲獎
全市選派幫扶干部到村任職工作聯席會議召開
好丈夫夏方成14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妻子
仙游縣大力打造綠色智能公交
天津高溫預警“黃轉橙” 29日最高氣溫37℃
西安市戶縣環境保護局關于2017年11月24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公示
市實驗幼兒園喜獲“優秀組織獎”
慈利縣持續向扶貧領域作風問題“亮劍”
嫩江推動振興發展鞏固黨建基礎
黃岡市國土局加強汛期地災防治工作
228國道玉環漩門灣特大橋全線貫通
東莞市第八高級中學物業管理項目的中標、成交結果公告
王新偉:為人民“創衛” 促城市提質 以嶄新面貌接受省技術評估
全市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推進會召開
我市啟動優秀校長培養提升工程
市國土局全員行動鏟除冰雪保安全
征遷路上溫情伴 八旬老漢驚喜“善”
環衛工人技能大賽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