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明
杭州網訊 6月29日晚,浙江考古線繪第一人方向明帶著他的新書《良渚玉器線繪》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圖文并茂的分享《行云——良渚古玉的線條之美》。
考古學家的“千百年眼”
帶你認識良渚文明
線繪,是考古學肇始以來就有的傳統。古人對文物的記載不少,但僅有美麗的詞藻終究不能獲得器物的真正印象,于是線繪成為了記錄文物的必要手段。
《良渚玉器線繪》這本書中收錄了200多件良渚玉器的線繪圖,以反山、瑤山兩地出土的主要玉器為主。書的封面有兩種顏色,白和綠。這種綠,也代表良渚玉器的顏色。你可能會問,我們看到的良渚玉器,不都是白花花的嗎?
《良渚玉器線繪》
“良渚玉本來就是綠色的,現在看到的白色,是因為它們受沁了。”方向明說,綠是中國玉器一以貫之的主色調。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玉器,興隆洼玉器,距今8000多年,就是這種綠色。
《良渚玉器線繪》首次通過線繪的方式,面向大眾,對良渚文明的代表——玉器和玉器圖紋進行系統的展示和解構。書中精選方向明老師多年來良渚玉器手繪圖的精品,用考古學家的“千百年眼”,幫助讀者在欣賞良渚文明藝術成就的同時,通過顯像的方式真正撥開良渚文明的迷霧,真正地認識良渚,了解良渚王國、良渚玉器,以及良渚藝術。
分享會現場
肉眼看不清的精細微雕
他用0.1毫米的針管筆描了下來
很多人會問,玉器看高清照片、局部細節圖就好了,為什么還要看線繪圖?
“考古線描圖最根本的,就是能夠非常精確地表示一件器物的外形和結構,照片沒法表現結構。”
就拿反山王陵最高等級12號墓出土的豪華權杖來舉例。它其中的兩個組成部分鐓和瑁,上面的復雜紋樣,以及外形和結構,肉眼根本無法看清,照片也無法全面呈現。
方向明畫圖那么多年,讓他覺得最難畫的,就是拿針管筆畫螺旋線。“畫螺旋線的時候,不能夠重疊,所以手不能抖。而不少螺旋,你看著是一根線,其實它是互旋的,兩根線組成的,很費勁。”
還要特別說一下畫圖神器,0.1毫米細的德國針管筆。0.1毫米的筆尖什么概念?比頭發絲還細。
但實際上,5000年前良渚人的刀工和眼力,比我們更好。1毫米內,良渚人又刻畫了3到5條線。而方向明只有靠一筆筆手繪,才能做到這種程度。
考古工作,講究透物見人,而方向明的繪圖,是另一種透物見人——考古人的細致、耐心、孤獨,也是考古這項事業獨有的品質。
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推進會
孔曉宏在全市醫改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強調 持續加大改革力度確保綜合醫改取得實效
尖山區區委副書記何惠忠調研指導農村工作
打造全球婚戀旅拍新地標
云南省啟動第21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
考古學家方向明的“千百年眼” 帶你領略行云般的遠古線條
懷化高新區“項目建設戰正酣”:決勝“枇杷灣”
出山店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計劃明年5月開始蓄水
勉縣強化學校暑期安全
開學日期臨近 壽光中小學將確保入學學生“一個也不能少”
渝北:讓花朵綻放指尖 舉行手工制作紐扣畫活動
加快云溪垃圾焚燒發電和醫廢處置中心項目建設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銅川線上線下結合加大食品安全監管
簡直胡鬧!大白天,6歲女孩竟駕駛小轎車上路,網友炸了
南明區啟動主題宣傳活動:文明如廁 從我做起
嫩江縣委巡察組分別向6家被巡察單位反饋巡察情況
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啟企業法律服務“馬上辦”模式
電動車充電庫與其他建筑防火間距不宜低于6米
利州區精準發力高質助推項目發展
大地植綠心中播綠 鼓勵群眾投身森林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