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農業地區,農是阜陽的本,是阜陽最大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希望所在。“今年以來,全市農業系統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了新發展。”日前,市農委主任董志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今年以來,全市農業產業發展得到新提升,新增以花卉、瓜菜、中藥材為主的高效經濟作物14萬畝,農產品加工產值躍居全省第二,休閑農業經營主體收入同比增長20%,物聯網技術應用農業企業數量全省第一;經營體系建設達到新水平,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達到1.38萬、1.58萬余家,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到120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200家,全市土地流轉率達62%,位居全省前列;農村綜合改革實現新突破,全市1882個村開展清產核資,1236個完成了公示確認,已確定股份合作制改革村1514個、“三變”改革試點村128個;農民收入保持新增勢,上半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3元,同比增長9.9%,增幅居全省第四位。
“市委五屆七次全會對上半年工作進行了實事求是的總結,成績可圈可點,鼓舞人心;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科學安排,措施精準有力,催人奮進。”董志誠指出,特別是會議對鄉村振興作出新部署、新安排,為全市農業系統指明了努力方向。下一步,市農委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扭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三產融合、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村綜合改革、農民增收等工作。
其中,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方面,我市將確保秋種建成小麥專用品牌基地130萬畝,建設一批市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百村百品”示范村;推進三產融合方面,力爭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0億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達160個,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面積50萬畝以上;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落實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推廣各種循環種養模式,提升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制定農業品牌建設五年規劃,實現“三品一標”質量追溯全覆蓋;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方面,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任務,完成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3個縣整縣、其他縣30%村推進和“三變”改革每鄉鎮選1個村推進的年度目標任務;推進農民增收方面,加快推行“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實施農民增收百村示范行動,確保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5%以上。
張尚華調研巴中地區供氣管道工程建設工作
寧波諾丁漢大學新圖書館開工 先給樹和鳥安個新家
電信運營商“免費午餐”好吃難消化
捷勝開展社會治理大行動
民警給智障孩子當教官 贏得師生與家長高度好評
堅持“五個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
市農機局召開集體廉政談話會
井岡山干部學院第9期廳局班來撫開展現場教學劉海濱會見
殷煥明要求:著力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
我市組織收聽收看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體擴大電視電話會議
[郫都區]全面開展傳幫帶 實施精準扶貧
雪峰派出所平安護航省運會
我市舉辦第四屆檢察官律師辯論賽
市建設局:“先建后驗”提速增效
浙江紅船干部學院籌建工作總結會舉行
昆明公交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為公交喝彩”主題作品展
建德楊村橋:小城鎮整治迎接“38分鐘高鐵時代”
讓“五個一”成為決勝全面小康的“龍頭”
買藥、排隊、送花……走不開?沒事—— 一鍵下單,跑腿小哥出發!
紅旗區: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