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童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時,我們的制衣廠投產了。”1月17日,息縣濮公山管理區中渡店村村支書朱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礦山關停后,為了解決群眾就業問題,讓他們有飯吃,就得給他們找活兒干。”
村民彭蓮蓮終于可以到廠里上班了,這是她此前根本不敢想的事兒。因為家里有3個孩子,老公在外打工搞裝修,她只能看家帶孩子。
“早晨把3個孩子送到學校上學,再到廠里上班。”彭蓮蓮說,“中午放學時,村里安排人把孩子接到廠里一起吃飯,工作和帶孩子兩不誤。”
制衣廠負責人彭生亮說:“學校離工廠300米,工廠提供午飯,大人3元,小孩1元,還有專門的人幫著接送孩子。”
兩個月前,彭蓮蓮在村里免費接受為期半月的縫紉培訓后就上崗了,剛開始時技術不熟練,按計件發工資,她一個月只能領1000多元,但她絲毫沒有氣餒。
“為了鼓勵村民到廠里就業,前3個月,村里對他們的工資實施等額補貼。”彭生亮說,“比如彭蓮蓮去年12月份工資1400元,村里補貼1400元,她實際領到2800元。隨著她逐漸成為熟練工,就可以領到滿意的工資了。”
并非所有的村民都能從事縫紉工作,比如66歲的曹春朋,在山上采了大半輩子石頭,根本不會干別的,但也在制衣廠找到了工作。
曹春朋說:“我只能干些粗活兒,就是在兩個車間里來回轉運半成品,每月1000多元,我很滿足。”
朱俊說:“開辦制衣廠是讓群眾有活兒干,村里補貼3個月、再引入專業經營管理人員運行3個月后,就必須把工廠承包出去,按市場運行的規律辦企業。”
制衣廠投產兩個月來,訂單不斷,已排到今年“五一”,工廠的規模也在擴大,眼下已有100多臺縫紉設備,每天有130多人上班。
“靠山肯定‘吃山’。”朱俊說,“以前是采山上的石頭,現在縣里正全力把礦山建成地質公園,最多到今年年底,這里就會成為遠近有名的景區,我們仍然可以‘靠山吃山’。”
寬甸縣政府黨組集中學習《憲法》
建新社區黨委書記于紅接受蚌埠市委黨校專題訪談
打造新時代智慧生活
市文廣新局集中學習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
曹炯芳來湘鄉宣講十九大精神 與基層干部群眾座談交流
中渡店村民有了新工作
6項供水經營服務性收費取消
首針宮頸癌疫苗在市疾控中心接種
茂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丁德亮同志在線訪談預告
五常市駐村第一書記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暨駐村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今年1月我市批發業迎來“開門紅”
“有禮亭”禮遇衢州
青島西海岸新區七項舉措全面推進全員育人導師制
洪澤首次實行社會組織網上年檢
高考志愿怎么填,頂級專家為你支招
遺失聲明(4月16日)
時隔145天京城迎來有效降水 下周有望入春
永興資興區域聯動夜襲避站繞行超載車
市工商局開展品牌助企大走訪
【四望亭走筆】豈容“悄悄坑一筆,不行退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