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你能聽見媽媽說話,就給媽媽一點暗示,要么動動眼皮,或動動手指,你哥哥已經走了,媽媽再不能失去你了……”
5月13日,同往日一樣,年近半百的馮群,又一次貼近兒子王薪云的耳畔輕輕呼喚。
突遇橫禍
花季少年撒手人寰
在蘆山縣飛仙關鎮朝陽村田家坪組,王強、馮群一家,是一個兩度遭遇災難的家庭。
夫妻倆共育有2個兒子。2010年2月,馮群永遠忘不了這個可怕的日子。那天,她剛從地里回來,就接到丈夫電話,叫她立即趕到雅安市人民醫院,說是大兒子騎摩托車出事了。當馮群趕到市醫院重癥監護室時,眼前的一幕讓她驚呆了,大兒子王鑫靜靜躺在病床上,并輸著氧氣。
因腦部傷勢過重,搶救一個多星期后,大兒子王鑫走了,生命被定格在17歲。因救治大兒子債臺高筑,王強外出務工,馮群照料家庭。而小兒子王薪云在初中畢業后,為減輕父母生活負擔,便輟學外出打工了。
悲劇重演
懂事孩子昏迷不醒
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們的傷痛還未修復,悲劇便再次降臨到這個家庭。
2個月前,20歲的王薪云來到西藏昌都,給一名私人老板開挖掘機,由于租住地距離施工工地較遠,為節省路費,王薪云只能騎摩托車上下班。
4月26日早上,王薪云同往常一樣騎摩托車前往工地,騎到半路時不慎發生車禍,被警察發現后送至當地醫院搶救,被確診為重型腦損傷。雖經多方救治,王薪云卻一直處于昏迷,命懸一線。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5月8日,他被轉院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救治。
“只要有百分之零點一的希望,我們就會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馮群說,兄弟倆相繼遭遇車禍,絕望中夫妻倆甚至想到了輕生,但作為人父人母,他們依舊選擇堅強的挺了下來。
悲情母親
聲聲呼喚沉睡兒子
王薪云轉院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后,馮群一直守在兒子病床前,給他清洗身子,陪他聊天聽歌。一天24小時,馮群幾乎都在病房里陪著兒子。面對親友的惋惜,馮群始終堅信兒子會蘇醒過來,而丈夫王強則四處湊錢。
“孩子,你哥哥已經走了,媽媽再不能失去你!”盡管王薪云“不理不睬”,但她依舊一遍遍地呼喚。也許是馮群夫妻倆的誠心感動了上蒼,幾天前,王薪云似乎感應到媽媽的呼喚,右眼皮微微動了一下。起初,她以為自己看花了眼,她貼近再一次呼喚,發現王薪云的右眼皮又微微地睜開一點。
馮群說,盡管有了些許反應,但醫生告訴他們,王薪云要真正蘇醒過來,則需要一段時間,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盡管目前他尚未蘇醒,但不管等多長時間,只要有希望在,就會盡全力挽救兒子。
愛心接力
車禍無情人間有愛
王薪云受傷后,他打工處老板僅出了三、四萬元搶救費,而之后的費用都是王薪云家人承擔。截至目前,搶救王薪云已花去10多萬元,這些錢大多是向親朋借的。兩天前,醫生告訴王強夫妻,僅前期治療費就需30萬元左右。這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疑天文數字。
王薪云的四叔王洪說,盡管親戚們也不富裕,但無論如何都會盡最大的努力救治這個可憐的孩子。車禍無情,人間有愛。王薪云轉院到華西醫院后,許多親戚積極給予幫助,其中有2戶親戚,雖經濟不寬裕,但每戶給了1萬元;一名在外地上班的親戚,也將剛發到手的3000元工資給了王薪云。
5月10日,水滴籌上一則“愛心挽救生命,希望大家可以幫助王薪云活下去”的求助帖在各朋友圈、微信群不停地轉發。社會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展開了一場生命救援接力賽。水滴籌、微信紅包、支付寶、銀行轉賬……愛心善款紛紛匯聚。雖然大多數人與王薪云并不認識,但他們卻毫不猶豫地為這個年輕生命奉獻愛心。截至13日下午,求助帖已轉發1800多次,愛心善款2600多筆共5萬多元。
“好心人的恩德,我們將銘記和感激一輩子!”王薪云的父母說,對好心人的幫助,他們無法報答,希望借助媒體,對關心、關愛王薪云的所有好心人致謝,因為有了好心人無私的關愛,王薪云才有繼續救治的機會。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彭加權
湖南省反家庭暴力地方立法前期調研岳麓區座談會順利召開
廈門今日有點點秋雨氣溫略降 天氣從濕潤變為晴朗干燥
神州書畫研究會助力銅川城市文明基因傳承
【脫貧攻堅】拔掉“思想窮根” 自力更生脫貧
這類人才在重慶缺口達30% 企業開出上萬月薪還是難招人
困難家庭連遭不幸 社會愛心援手相助受助者父母委托雅安日報向關心幫助他們兒子的好心人致謝
以“低價充值游戲幣”設套 民警千里趕赴葫蘆島抓嫌犯
恩施州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現場會強調堅持“四高” 增強“家”的意識推進城鄉發展質量邁上新臺階
走馬街鎮召開脫貧攻堅工作集體約談會議
“姐妹團”春日高歌好時光
關于對2018年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審核情況的公示
王平檢查安全生產
桑植縣成功創建全省法治先進縣紀實
姑塘鎮鄧橋村關工委發揮“五老”優勢開展各項活動
貴陽市普高招生計劃和云巖區中小學招生劃片公布
[武侯區]武侯區舉行2018環衛工作者藝術節
[工商局]市工商局認真學習貫徹全市新經濟發展大會精神
省畜牧獸醫局副書記、副局長吳新民來臨海指導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工作
永吉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孟繁欣春節前走訪慰問宗教界代表人士
我市兩集體一個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