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彬在工作中
2015年12月26日南昌地鐵1號線開通后,南昌市民開啟了地鐵出行模式。如今,乘坐地鐵已成為很多人的“日常”。對地鐵司機而言,他們最大的責任就是將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
“大家都覺得地鐵司機很‘拉風’,其實光鮮的背后,更多的是責任。”南昌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車輛中心電客車司機組長吳艷彬說,清晨6點,地鐵列車分別從雙港站、瑤湖西站開出,這意味著地鐵司機正式進入精神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
成為地鐵司機之前,吳艷彬是一名火車司機。在得知南昌即將開通地鐵后,2014年,他從廣州回到南昌,經過培訓、取證,順利成為了南昌首批地鐵司機。隨后,他參與了南昌地鐵1號線101號車的聯調聯試,在1號線開通試運營當日,他還幸運地值乘了首趟車。
“我們是一天中班,一天晚班,一天早班,一天休息。早班凌晨4點就得起床,上完晚班后司機是住在員工宿舍的,而且當晚手機要上交。因為司機在上崗前必須保障足夠的休息時間,這樣才能以最好的精神狀態迎接第二天的工作。”吳艷彬說,目前1號線1個單程的運行時間是54分鐘,每個班要跑7個單程,每次到達終點站后會先休息15分鐘,再折返。
認真、嚴謹是每位地鐵司機應有的工作作風。據吳艷彬介紹,每次出車前,司機首先要領取行車備品,然后進行列車整備作業,包括檢查車輛外觀、進行設備運行測試等。“確認車輛一切正常后,等信號開放,車輛才能投入正線運營。一旦進入工作狀態,司機就會神經緊繃,始終緊盯線路情況,隨時關注乘客狀態,大腦跟著列車一起跑。”吳艷彬說。
在地鐵上,記者看到司機位前方有個控制臺,除了3個筆記本電腦大小的屏幕外,還有儀表盤及各種按鈕,控制臺上還張貼了各種提示語,“動車五確認:燈、岔、路、門、制”,“行車四要素:上、下、車、人”……吳艷彬說,司機在駕駛列車時需要按照規范進行“手指口呼”,而這樣的動作每天多達1500次。
手動駕駛牽引制動操作,開關門監護乘客出入,操作各種開關按鈕……這是地鐵司機每天都在重復的動作。吳艷彬告訴記者:“重復卻不允許懈怠,因為我們要對乘客的安全負責。每名司機正式上崗前,都會進行宣誓,誓詞的最后一句是‘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在我們的控制臺上,也貼著這句話,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保持精神集中,保證列車行車安全。我們雖然累,但值得!”
時間轉瞬,今年30歲的吳艷彬已在南昌地鐵工作了4年。期間,他也由一名地鐵司機成長為班組組長,管理調配著班組的35名地鐵司機。“以前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現在責任更大了。我們這個班組平均年齡24歲,很多都是新人,作為‘老大哥’,要通過跟車以及加強業務培訓等方式引導他們標準化作業,確保列車安全正點!”
“責任心是安全之魂,標準化是安全之本。”吳艷彬說,他們正是按照這16字工作格言,為旅客出行保駕護航。(南昌日報記者尹玲玲/文魏勇劍/圖)
營造親清政商關系,市城管執法局印發服務聯系卡
建鄴區緊密推進新型研發機構項目儲備工作
趙樂秦強調桂林要努力爭創自治區雙擁模范城“十連冠”全國“九連冠”
2018第三屆大美河源全城接力賽代表隊蓄勢待發
4月22日全城接力,冠軍是誰?
第十八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在津舉行
“拉風”的地鐵司機:大腦跟著列車一起跑
清河門區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防控工作順利通過省督查組驗收
全市外僑辦主任會議召開
蚌埠市局組織開展2018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
省質監局來新區調研基層行政執法工作
隆昌市“三位一體”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社會]浮梁公安局刑偵破獲一起網絡詐騙案
我市大力推進養老服務“四化四有”建設,打造具有通化特色的幸福養老工程
東南亞粵籍社團負責人訪問團到我市訪問考察
使命催征勇擔當 勠力同心譜新篇──熱烈祝賀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開幕
一天內央行兩高層接連表態 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
第五屆黃河橫城冰雪彩燈藝術節開幕
[建委]市建委召開全市建管工作會
[蒸湘區] 市委調研組深入我區調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
宜昌市發布5月“宜昌楷模”上榜人物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