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說田家風味美,稻花落后鯉魚肥。8月17日,中國·辰溪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在田灣鎮田灣村舉行,吸引游客及周邊群眾萬余人參加,摸魚大賽、稻花魚烹飪廚藝比拼、游稻田公園等富有濃郁稻魚特色的項目,讓游客樂翻了天。
電視觀眾和數百萬網友,通過湖南經視“直播大事件”和網絡直播,一起見證了辰溪扶貧主打產業——稻花魚豐收的美好時光,領略了辰溪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民俗和美麗的自然景觀。
稻花落,魚兒肥。稻田里,妙趣橫生的摸魚大賽正在上演。隨著“鐺”的一聲鑼響,非物質文化遺產隊、魚躍龍門隊、七姓瑤民隊和外國友人隊的隊員們,2個隊伍一組,在3分鐘的時間里,看哪個隊捉的魚多。
“喔哇哇哇……早晨來,早晨戴個帽檐來……!”摸魚摸到興奮處,七姓瑤民隊的2位選手唱起了辰溪縣獨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茶山號子。非物質文化遺產隊迅速回應,2名隊員分別吹起了木葉、唱起了瑤鄉山歌。
在摸魚比賽一路之隔的田里,上百名游客、村民也玩開了,他們展開了傳統的泥田搶魚比賽。歡笑聲、水花聲、加油聲此起彼伏,參賽者興奮不已,圍觀的群眾也在忘情地加油助威。還有幾位選手為了抓魚,撲倒在田里,一身泥濘,逗得一旁的游客笑得前俯后仰。
而在田埂中間的機耕道上,架起了6口鐵鍋,來自辰溪縣6個片區的大廚們現場烹飪起了稻花魚,比拼起廚藝來。剛捉上來的魚或被煎至金黃,或被做成魚湯,散發出陣陣香味,引導游客食指大動。
“早就聽說了辰溪的稻花魚好吃,可以說是慕魚而來。今天嘗了果然名不虛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來自長沙市游客張杰在友人的推薦下專程駕車前來參加活動,現場烹飪的稻花魚令他贊不絕口,當場購買了20斤鮮魚。
辰溪縣稻田養魚歷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間曾是朝廷貢品,今年初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袁隆平院士題下“中國稻花魚之鄉——辰溪”幾個大字。2014年以來,辰溪將“稻+魚”作為產業扶貧主打項目,統一種苗、統一技術、統一投保,現稻田養魚覆蓋至全縣23個鄉鎮。目前,全縣稻花魚核心區域面積達3萬余畝,總面積達15萬余畝,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農戶發展稻魚兼作比單種水稻每畝純利潤高2000余元,惠及貧困群眾24700人。
今年,辰溪依托田灣鎮稻花魚基地建稻田公園,稻田迷宮、荷花池、稻草人城堡、涼亭等點綴其中,使稻田成為觀光休閑的好去處。公園7月底開園,到目前游客已經突破6萬人次。在稻田公園,游客們或捉魚嬉戲,或流連于浪漫紫色花海中,或在艷麗多彩的荷花池拍照留影,小朋友則暢玩于趣味無限的稻草人城堡里……“這里真是太美了,魚兒也好吃!”來自山東的游客張玉靜一邊拍照,一邊發朋友圈,“過幾天帶家人來看看”。
附近的村民也搶抓商機,把自家的稻花魚等農產品拿來銷售。“過去單靠水稻,一畝田沒什么收入,如今發展稻田養魚,不僅鄉村環境變美了,我們收入也增加了。”前幾天,辰溪縣田灣鎮選場村貧困戶張茂根在稻田公園賣掉50多公斤稻花魚賣給了外地游客。當天,他將余下的150多斤的全部賣掉,他滿臉幸福地說:“8畝稻田收獲200公斤稻花魚,收入12000余元,今年脫貧沒問題。”
開幕式后,游客到辰溪縣城參觀特色農產品展示,品嘗粉糍粑、酸蘿卜等辰溪特色美食。
日照這條路堵了7年 “最后一公里”打通了!
省委辦公廳召開2017年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劉洪福檢查督導農民豐收節籌備工作 辦成“農”味鮮明的的盛會
濱州路一小區垃圾站熏人 居民意見大
氣象局開展重大氣象災害防御應急演練
慕“魚”而來 萬名游客鬧熱中國·辰溪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
漣源市食藥監局開展“護老行動”嚴查保健食品市場
受臺風影響 4趟高鐵停運
撫州這起系列入室盜竊案告破!公安曾懸賞最高獎5000元
市信訪局赴云溪區督導中央第八巡視組移交信訪件辦理工作
垃圾中轉點不臭了 綠化帶重新植種草籽
六一期間兒童可免費游園博園:打水仗、玩樂高
靜安區大寧路街道舉行紀念建軍91周年交響音樂會
太原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立案數與處罰較去年翻番
市衛生計生委堅持“四嚴”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聚焦污染減排 彰顯水務擔當
[走轉改]桃花“福”來福桃花
2018年深圳小一、初一招生有何變化?政策解讀看這里
一份印江駐村干部文言文假條引網友點贊
省政協來鹽調研 周健民率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