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化縣大安鎮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為奮斗目標,開創了“一核、雙帶、一主兩驅”的鄉村振興之路,讓農民群眾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服務農業發展,實現產業振興。鼓勵引導有能力的農民、有實力的企業開展規模化農業種植,實現土地流轉和農民務工雙增收。今年,制定了《藍莓產業扶持辦法》,拿出10萬元用于鼓勵藍莓產業發展,加大特色農業扶持力度。突出做好林下經濟發展,營造紅松干果林235畝,擴大林蛙繁育數量,發展森林黑豬110頭,林下放養黃牛存欄1000頭,新增刺嫩芽、山芹菜、刺五加等山野菜種植50畝。
建設強大人才隊伍,實現人才振興。發揮好本土人才作用,積極引導當地青年人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鼓勵吸引大批懂科技、懂市場、懂法律、懂建設的實用人才到農村來,以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捐資捐物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召喚優秀青年農民回鄉創業,反哺家鄉建設,實施定向精準培養,以培養模式創新帶動培養質量提升,使他們早日成為有能力建設新農村的中堅力量。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專業知識培訓,推動農民由身份向職業轉變,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確保農村后繼有人。
發展特色旅游小鎮,實現文化振興。著力挖掘文化底蘊和生態資源優勢,緊緊圍繞“松花石”主題,全力做好“一路、一帶、一主題”整合推進工作和相關政策的承接。力爭通過“八個打造、兩個申報”建立松花石文化旅游主題小鎮。同時,有效整合洞穴遺址、紅色文化、鄉村文化、自然生態等資源,整體推進大安鎮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深入發掘鎮域內紅色遺跡文化內涵,聯合興林鎮、光華鎮,做好“河里根據地”這篇紅色旅游的大文章。持續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挖掘老式壓榨豆油、老式造紙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生態振興。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主要載體,逐步完善河長制,發揮好各級河長作用,推動鎮域河流監管取得實效。今年,計劃打造“美麗庭院”230個、“干凈人家”110戶。在保持林地清收和退耕還林成果的基礎上,做好造林綠化工作。實施村屯綠化美化,抓好春秋兩季森林防火工作,嚴格落實秸稈禁燒各項措施,對鎮區鍋爐申報電能清潔取暖,有效保護大氣環境。
打造堅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實現組織振興。開展“晨讀經典”活動,并利用“新時代傳習所”、大安鎮微信公眾號、“e支部”、村村通小喇叭等,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繼續踐行以“代辦、幫辦、約辦”為主要內容的“三辦”服務工作法。辦好“大安鎮第二屆農民黨員巡檢”活動,讓全體黨員都能享有參政議政的權利。
首屆龍門山民宿發展論壇下周在彭州舉行
紅船精神耀邊疆丨我市第八批第二期援藏醫生啟程開展援建工作
交通 未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本地股|健帆生物盤中漲停昨預告前三季盈利或升六成
我省21個委辦局及機構共推“落后產能退出”
通化縣大安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
揭陽葵潭慈善基金會舉行2018年度獎教獎學頒獎大會
助推多式聯運發展 "渝黔"公鐵聯運快運班列開通
4歲自學五線譜,小學研究周易,14歲高中生考取中科大
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三次會議
邱縣舉辦2017“邱縣好人”年度人物頒獎盛典
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會議暨市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江北人才高地創建穩步推進
農民種風景 扮靚新農村
原創年代情感大戲《情動哈爾濱》今晚濃情上演
【兗州區】王驍現場檢查“氣代煤”運行使用情況
前9月廣州旅游業收入同比增一成
“十一”假期 去天津動物園看大食蟻獸寶寶
大張樓鎮召開農村電子商務暨精準扶貧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