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春玲
“對于農村家庭來說,對于貧困群眾來說,一場大病就是一場災難。”12月4日,在“全省貧困村提升‘冬季行動’觀摩暨晉中市以戶為基‘雙落實、一達標’精準扶貧左權現場推進會”上,晉中市衛生計生委主任、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武保平這樣說。
把路線圖、時間表細化為施工圖,抓住“健康晉中”建設這條主線,全市衛生計生系統將2017年確定為“落實年”,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服務模式,使貧困人口“無病有防御,得病有法醫,醫治有保障,病后得安心”,讓患病群眾在求醫治病的同時,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生活水平,為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健康保障。
家庭醫生簽約 送服務進萬家
太谷縣范村鎮北田受村距離縣城30公里,多年以來,村民去縣城看病成為一大難題。村民閆愛子說:“前些年,我們去縣城看病很困難,最近我們簽了家庭醫生協議書,醫生到家里來為我們服務,不用出門就能看病,有啥毛病,吃什么藥,只要咨詢醫生,我們就能明白,非常方便。”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太谷縣組建醫療集團后的重點工作,服務采用“1+1+1+1”模式,即縣人民醫院組建了12支縣級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每個團隊有內外婦兒等各專科醫生,與9所鄉鎮衛生院醫療團隊、166名鄉村醫生、198名計生服務員組成了服務全縣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截至目前,全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18869人,簽約率37.01%;重點人群簽約60354人,簽約率77.93%;參與家庭醫生簽約的醫療衛生人員323人。
家庭醫生智升文說:“簽約活動的目的是家庭醫生進萬家、送服務、保健康。主要內容是為簽約的家庭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健康狀況評估、進行常規體檢、建立一對一服務、指導合理用藥、規范化治療、為行動不便的患者上門服務,實現醫療資源真正下沉。”
晉中市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霍衛平介紹,我市從2013年就探索開展簽約服務了,不過,那時候還叫鄉村醫生簽約服務,主要針對的是農村居民。而目前,只要城鄉居民本人同意,就可以和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家庭醫生團隊簽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書》,無需繳納簽約費用,不出社區/鄉村便能享受到基層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期間,簽約居民不滿意家庭醫生及其團隊服務的,可與基層醫療機構聯系,就近選擇1個家庭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
建立健康檔案 早干預早治療
左權縣寒王鄉石港村張彥明,今年63歲,患高血壓20多年,妻子郭金鳳,患有精神分裂癥,二人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遠嫁他鄉,小女兒在外打工,家境十分困難。2016年健康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寒王鄉衛生院一直關注著這戶困難家庭并建檔立卡,張彥明成為健康扶貧雙簽約服務對象。今年以來,鄉衛生院積極落實健康扶貧政策,下鄉入戶開展雙簽約服務,將張彥明家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并多次和村干部聯系,督促其為張彥明辦理慢性病手續,院內職工和村醫多次到他家上門診療服務,在村醫上門治療下,張彥明病情逐漸好轉,已基本能夠自理。
而走進榆次區東陽鎮龐志村衛生所,首先看到的是檔案柜里擺放著的一排排檔案。據介紹,這是榆次區衛計局公共衛生服務中要求的一項中醫服務內容,村里的每個人都需要完成一次中醫體質辨識,并記入健康檔案。 “不是記入檔案后就完了,我們會制訂方案進行針對性的服務。尤其是對60歲以上的老人,還專門制定了‘關愛老人’健康手冊。記錄老人的體質狀況,就醫情況,并進行體質健康飲食指導和運動指導。”東陽鎮分管衛生計生工作的副鎮長王飛介紹。
截至10月底,全市已經建立了1999個服務團隊3827名家庭醫生,為大約80萬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在病灶剛剛露頭時,就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為患者提供規范化的健康管理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已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降低了群眾的就醫費用,許多群眾樹立了“預防為主”的健康理念。
開設“健康銀行”
儲存“健康服務”
63歲的董花只老人是東陽鎮車輞村人,四年前突發腦溢血,一直臥病在床,整天以淚洗面。看到董花只這樣,老姐妹席桂桃、劉俊英、秦鴻珠商量后組成一個互助小組,學習護理知識照顧她。日復一日,董花只竟然奇跡般地坐起來、站起來、走起來。
在養老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讓失能、半失能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如何讓曾經悉心照料過別人的好心人,也得到相應的幫助?榆次區創新性地開創了“健康銀行”,將學習過護理、急救等醫療常識的人組成志愿者隊伍,由衛生計生服務室統一管理、培訓。有人需要服務時提出申請,由計生服務員記錄服務時間、次數、項目,作為自己的“健康儲蓄”, 等到志愿者及其親人需要幫助時就能提取這筆“健康儲蓄”,接受免費服務。
目前,榆次區僅東陽鎮就有736名殘疾人,60歲以上老人5925名,其中(半)失能老人483人。在日間照料中心床位有限、照護能力嚴重不足,而家庭照護又存在專業性不強、粗放式管理的現狀下,“健康銀行”很好地解決了失能弱勢群體的生活照料問題。
把健康扶貧落實到手術臺、病房、家庭,我市健康扶貧打破了部門、單位分割,把計生、婦幼、防疫、醫療、公衛、家庭醫生簽約以及健康文化、健康行動融于一體,通過衛計融合、醫養結合、上下聯合、基層組合,形成了覆蓋城鄉、覆蓋群眾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務體系,幫助貧困患者家庭點燃希望的火種,健康扶貧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第一個乘坐深湛高鐵的湛江媒體告訴你 感覺怎么樣
落日晚霞別樣紅
蓄水池出現漏水村民無法正常使用 船山區效能辦介入督辦
歷時約2年,打造清江河最大躉船 清江畫廊旅游“航母”正式投入使用
氣溫漸回暖 防溺早安排
健康扶貧:讓我們離全面小康越來越近
貴陽市司法局關于貴州普誠正華司法鑒定所等機構有關問題的通報
坪山區開展2018年首場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
龍海雙第:傳承紅色文化 助推鄉村振興
全椒加強學生用品市場監管
國道207線雷州下井村段路面修復工程
龍湖區召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推進會
南山竹海大熊貓迎5歲生日 耍寶賣萌惹人愛(圖)
國土部門開展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
聚眾力 凝眾心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舉辦趣味運動會
我市清理規范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行為
平城區隆重集會慶祝教師節
揮掃黑除惡利劍攻克命案積案
源城警方破獲2016年殺人分尸案
江西把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中招生錄取依據
這些人開報廢車上路 后果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