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訊 幾噸的重物砸向身體,結腸盲腸破裂,骨盆嚴重骨折變形……上月中旬的一天,在市區某工地施工的51歲男子王先生(化名)經歷了生死一瞬間。所幸,經過醫生的緊急搶救,王先生保住了性命,多處骨折的骨盆被拉正。
重物砸中身體
男子盆腔內大量出血
6月中旬的一天,51歲的王先生在市區一家工地施工時,突然空中落下一重物。“由于 躲之不及,重物落下時,恰巧砸在他身體的一側。”揚大附院骨科副主任、博士茹江英告訴記者,也正是因為砸中身體一側,王先生的重要內臟沒有受到傷害,而保住了性命。“但盲腸、結腸等破裂,導致盆腔內大量出血。另外,出現多發性骨折,5根肋骨都斷了。”
據介紹,當時王先生被緊急送到醫院急診科后,很快轉到手術室。普外科醫生緊急進行手術,為王先生實施了結腸部分切除修復及造瘺術。術后,王先生又被轉入重癥監護室繼續救治。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王先生的生命體征趨于平穩。
然而,王先生骨盆位置的CT片卻顯示,患者的骨盆多處骨折,多處碎裂,且整個“框架”嚴重變了形,需要再次手術。
骨盆骨折變形
特別手術將骨盆“拉正”
茹江英說,王先生才剛剛在腹部動了大手術,切除了部分結腸、盲腸及做了造口,緊接著再做一次骨盆手術,其風險可想而知。經過綜合評估,茹江英認為以“微創骨盆矯正復位系統”輔助的手術方式,可嘗試著為王先生“拉正”骨盆,并將骨折的、破碎的骨頭用鋼釘固定起來。
這項手術方式的發明者是北京301醫院的陳華教授。與病人家屬溝通后,茹江英立刻聯系北京的陳教授。聽了王先生的病情,陳教授同意將手術所需的“金屬架”帶來,但需要揚州準備一張特制的手術床。
為了手術的成功,茹江英生平第一次當了木藝監工。“我發動親朋好友,尋得一位技藝精湛的木匠師傅。將陳教授發來的手術床構造參數,一一傳達并指導師傅如何做。”茹江英表示,經過幾次修改,終于在陳教授趕到前,打造好一張特制的手術床。
7月6日上午10點,茹江英手術團隊與陳教授聯合開展手術。“在透視機下,通過金屬架固定,將患者的骨盆慢慢地牽拉扶正,再用特制的鋼釘,依照原來的生長形狀,將碎的骨頭一塊塊如糖葫蘆似的串起固定……”
整臺手術歷時兩小時,僅有3個1厘米的切口,幾乎沒有出血,甚至預計的輸血都不需要。目前,王先生的身體恢復很好。且這段時間已開始進行床上翻身、屈伸髖膝關節等康復鍛煉。
通訊員?傅軒
記者?張慶萍
春節期間4.6萬余名游客江津四面山過新年
內江市地稅局強化專業培訓深入推進依法治稅
做大“徐商”朋友圈 徐商聯盟在滬宣布成立
北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成立北海市北部灣市民卡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春運大幕即將開啟,安慶機場多舉措助出行
工地空中落下一重物砸中身體 男子骨盆骨折變形斷了5根肋骨
孕媽肚皮彩繪 “凸”顯另類美麗
校門口停車被罰6次 合肥家長致信交警提建議獲采納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第三方參與低保和特困供養核查經驗被全國推廣
江蘇省公務員筆試報名今截止 最熱門職位競爭比424:1
涿州市舉辦精準扶貧專題培訓
四川省3個集體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臨沂:皮草樓下"雪洗"轉眼沒了 監控盲區物業擔責么
貴陽市地稅局干部職工綜合素質提升班開班啦
寧河區深入推進“政務一網通”改革工作
今年“一號文件” 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蓋面最廣含金量最高
市政協黨組理論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研討
男子醉倒街頭民警助其回家
劍指“三不為” 瀘州市2018年第一期《陽光問廉》開播
東海:省縣市新聞中心工委年會在我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