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林縣委統戰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統戰方針、政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探索新時期統戰工作新思路,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進一步夯實統戰工作基礎,打造聯動互助的統戰格局,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和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靠前服務 壯大非公經濟
今年2月,上林縣召開全縣非公經濟代表人士聯誼座談會,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現場解答。為更好服務全縣非公企業,制定了縣領導同非公經濟人士聯誼交友制度、縣領導掛點聯系企業制度等,主動上門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據不完全統計,共先后協調金融部門為6家民營企業爭取到民貿民品貼息貸款2.21億元;加強與外出務工老鄉對接,先后與非洲加納、廣東、上海等地上林商會(同鄉會)聯系,引導非洲淘金、外出務工等人員和資本回鄉投資特色農產品加工、旅游資源開發等,發展壯大非公經濟。
積極推進“非公e家親”平臺建設。通過組織人員參加廣西非公經濟服務平臺專項工作視頻會議、發放非公經濟服務平臺使用問答資料、召開執委會議等方式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落實責任。及時篩選出注冊的非公經濟企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本地非公經濟企業運用多種方式宣傳 “非公e家親”平臺,積極動員非公經濟人士及時加入。
目前,全縣加入“非公e家親”平臺的非公經濟人士共1476人,22個非公經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63位政務人士和19位督查人士已全部注冊,并運用這一平臺為注冊的非公經濟人士答疑解惑。
聯誼交友,為企業發展搭建舞臺。今年2月召開全縣非公經濟代表人士聯誼座談會,針對企業如何參與精準扶貧攻堅工作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并激勵引導民營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繼續參與精準扶貧攻堅工作。
今年9月成立首屆農業產業商會,由縣委統戰部牽頭,成立了上林縣農商會,58家民營企業和統一戰線成員加入農商會,農商會的成立將為涉農企業提供相互交流、學習機會,進行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本地資源,進一步增進龍頭企業間的交流合作,提高農業產業的內生力和市場影響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村富裕。
發揮優勢 多措并舉促幫扶
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性的長期工程,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夯實農村產業發展的基礎。為此,上林縣委統戰部積極引導非公企業扎根村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開展技能培訓、志愿服務、產業幫扶等方式,主動參與幫扶村的發展。
積極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挖掘非公企業市場主體優勢,多方參與農村住房改造、鄉村道路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公共服務設施、美麗鄉村建設,幫助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上林縣林然建工有限公司為澄泰鄉弄貶村貧困戶蒙韋雄建設兩層9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住房,南寧上林大明山水泥有限公司為澄泰鄉下江村雞籠莊、云屯莊捐贈25噸水泥折款8000元支持村莊道路建設。
開展技能創業扶貧。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的用工需求,以技術培訓、就業指導等方式,開展農村勞動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讓貧困戶轉為掌握一門技術的人員,實現就近安置就業。同時,對具備創業條件的貧困勞動力開展免費創業培訓,鼓勵支持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帶領貧困群眾就業增收。如:縣扶貧創業園區廣西上林今井工藝制品有限公司,根據留守婦女的情況,把生產線擴大到木山、喬賢、塘紅、澄泰、白圩等鄉村鎮農戶,讓貧困婦女把仿真花配件拿回家加工生產,不出門就能就業。
深入開展產業扶貧。企業主動與幫扶村加強聯系溝通,協助貧困村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整村綜合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發展蛋雞、芒果、沃柑等特色農業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產業扶貧新格局。培育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上林縣委統戰部還積極引導農業類民營企業,特別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企業產業優勢,采取“企業+農戶”“企業+村+農戶”“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實現利益共享,合作共贏。富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巷賢鎮投資800萬元建成四季蜜芒基地,公司出資金、技術,農戶出土地、人力,幫扶123名貧困戶脫貧,647人受益,戶均增收0.8萬元。同時在西燕、鎮圩、明亮、白圩、三里等6個鄉鎮發展11個四季蜜芒基地,4個合作社,種植面積2100多畝,帶動136戶貧困戶加入四季蜜芒種植。上林縣帝園創意有限公司在木山鄉白境村通過土地流轉、農戶入股的方式流轉2000多畝土地發展集上林生態有機米種植、農副產品加工、食宿、農業休閑觀光、電商創客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場,旨在傳承農耕文明,豐富周邊地區市民的文化旅游生活,推動休閑鄉村旅游的發展以及提升上林旅游的形象。
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開展志愿服務。5月,上林縣委統戰部成立“扶貧基金”,動員非公經濟人士弘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光彩精神,自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以“千企扶千村”“光彩事業”等活動為平臺,積極支持幫扶聯系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每年力爭為幫扶村至少興辦1件實事,每年為聯系的貧困戶解決1個難題,確保“扶貧同心行活動”出實效。今年來,全縣非公企業共捐贈64.5萬多元支持扶貧攻堅工作。
同時鼓勵支持引導非公企業在扶貧濟困、幫老助幼、衛生保健、科技推廣、環境保護、應急救援、大型社會活動等方面,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上林縣海印電器有限公司為澄泰鄉弄貶村上村保潔員莫曾權捐贈一輛價值4000元的電動三輪垃圾車。上林縣國民村鎮銀行投入1萬元分別在白圩鎮龍寶村、覃黃村、朝韋村、陸永村、長嶺村建設信用村,評定信用戶345戶,發放貧困農戶信用貸款28筆,金額130萬元。上林縣林發松香有限公司為西燕鎮北林村捐贈5000元開展宜居鄉村建設。上林縣祥龍礦業有限公司、上林縣帝園創意農業有限公司為白境村小學及貧困戶捐贈價值1.6萬元愛心書包、體育器材等。上林縣龍浩針織有限公司在敬老節前夕,組織員工到澄泰鄉澄泰社區、云龍村敬老院開展社會實踐服務活動,為敬老院老人打掃衛生、理發等,并送上價值3萬多元的慰問品。
創新方式 強化黨外隊伍建設
今年來,上林縣委統戰部充分認識到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大宣傳力度,把加強黨外知識分子工作作為黨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重點,今年3月,共充實儲備了164名黨外人士和182名黨外知識分子,進一步形成了社會關心、尊重黨外知識分子的良好氛圍。
制定聯系制度。建立縣委常委和縣政府黨員領導與黨外人士聯誼交友的工作制度,強化聯系服務,為黨和人民事業廣交朋友、廣聚人才,創新方式方法,充分尊重包容黨外代表人士,在堅守政治底線的前提下,多看他們的積極貢獻,堅持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關心照顧,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營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
做好無黨派人士認定工作。及時組織走訪調查,確認了34名年輕黨外干部為無黨派人士,為黨外隊伍建設提供了新鮮血液。同時,健全培養機制,打造平臺和載體,為無黨派人士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健全和落實無黨派人士發揮作用制度,引導他們立足本職、發揮特長、瞄準前沿,潛心鉆研、勤奮工作、積極作為,努力成為本領域的領軍人才。
建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人才數據庫。走訪調查摸底私營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新媒體從業人員,建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人才數據庫,全方位掌握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人才信息。
強化學習培訓,提高能力素質。把黨外干部安排工作納入縣委整個干部管理工作的整體規劃。與組織部門加強溝通、配合,聯合舉辦一期50人的黨外干部培訓班;認真做好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年內新提拔錄用13名黨外干部到領導崗位,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把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黨外干部選拔到后備干部隊伍中。
以點帶面 同心助力脫貧
上林縣委統戰部以“扶貧同心”等一系列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密集、渠道暢通等優勢,積極配合上林縣委、縣政府,主動投身扶貧攻堅,效果明顯。
開展“扶貧同心行”活動,凝聚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圍繞精準脫貧的任務要求,4月份印發了《扶貧同心行活動方案》,在全縣開展“扶貧同心行”活動,通過“百企扶百村”“千人帶萬戶”等活動,組織引導務工返鄉人員、黨員骨干、致富能人以及合作社等參與到精準扶貧攻堅戰中,發揮他們在資金、技術、資源、用工等方面的優勢,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務工就業,增加收入,實現脫貧。目前共吸收帶動1033戶貧困戶、3794個貧困人口。
設立“扶貧基金”,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引導非公企業主、社會能人等設立“扶貧基金”,實行自己組織、自愿認捐、自我管理,基金主要用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就醫就學等方面的扶助,解決扶貧攻堅中的資金難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全縣非公企業共捐贈65.4萬多元支持扶貧攻堅工作。上林縣龍浩針織有限公司組織員工到澄泰鄉澄泰社區、云龍村敬老院開展社會實踐服務活動,為敬老院老人打掃衛生、理發等,并送上價值3萬元的慰問品;上林縣林然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落實10萬元資金為澄泰鄉弄貶村貧困戶蒙韋政建設兩層9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住房。
創建“同心品牌”,助推精準脫貧。今年繼續圍繞產業扶貧開展“同心品牌”建設,落實6萬元“同心品牌”資金,相繼引導經濟能人、歸國留學人員、新社會階層人士等創建了農村電商創業示范基地、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創業示范基地、特色水產養殖創業基地等3個特色產業同心品牌示范基地,助推精準扶貧。據統計,共帶動462戶貧困戶加入同心示范基地,解決 142戶521人脫貧,四季芒果、有機水稻、特色水產養殖等“同心品牌”產業直接輻射11個鄉鎮5000多畝土地。
搭建載體 做優港澳臺及海外統戰
今年以來,上林縣委統戰部積極探索港澳臺及海外統戰工作的新機制、新方法,大大拓寬了港澳臺及海外的聯系渠道,極大提升了工作成效。
優化投資環境,臺資企業穩步發展。臺資企業從2014年的1家增加到2017年的5家,4家已經注冊了公司。生產規模有了擴大發展,投資大幅度增長。2017年臺資企業增加投資652萬元,牽手臺商企業參與精準扶貧攻堅活動,由縣委統戰部引進鴻谷駿業集團創辦后注冊成立鴻谷百香果種植農業合作社,為了支持配合縣委、縣政府的精準扶貧工作,2017年合作社吸納周邊貧困戶共36戶投資入股,貧困戶以政府獎補的5000元資金入股,按8%收益進行分紅。同時,基地優先讓貧困戶進入合作社務工,臺胞劉志明負責指導,每日務工收入在80—100元之間,貧困戶在合作社一年的務工收入在3000—5000元之間。
通過交流合作,推進海外統戰出成效。上林縣以《廣西南寧“后花園”上林縣旅游形象廣告設計》為命題參加臺灣中時傳媒舉辦的第26屆金犢獎活動,并獲得銀獎和銅獎等共5個獎項,進一步加強了與臺灣的交流合作,擴大了上林的知名度。
今年“三月三”壯族傳統節日期間,來自臺灣的106名青年到上林縣鎮圩鄉排岜莊開展桂臺兩岸交流少數民俗文化交流周分會場活動,兩岸青年以歌會友,共同探討兩岸發展大計。上林縣委組成上林縣生態農業旅游建設考察團,一行8人對臺灣的生態農業旅游進行了為期7天的考察交流,學習交流臺灣農業發展及社會經濟發展的經驗,廣交臺灣朋友,拓寬了發展思路,為全縣對臺交流和推進上林農業生態旅游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港澳同鄉聯誼,凝聚向心力。持續加強同上林縣旅港旅澳人員的聯誼交流活動,通過香港南寧同鄉會上林分會牽線香港“摘星計劃”助學活動資金,資助上林縣11名貧困大學生每人每年6000元的學費。做好旅港澳人員回鄉探親以及廣西南寧香港同鄉聯誼會到上林縣考察投資活動接待工作。
加強海外僑聯工作,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僑聯人才、資源的獨特優勢。聽取他們對上林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主動服務僑商,為他們解決創業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指導非洲加納上林商會成立,鼓勵會員積極就業創業,引導非洲淘金返鄉人士回鄉創建同心示范基地。8月下旬,協助市僑聯在上林縣舉辦南寧市僑聯第四期華商人才培訓班暨“華商上林行”活動,借助這次機會讓僑商協會的企業家更多地了解上林、讓上林結識更多的企業家,為上林爭取更多的招商引資機會,助推上林縣經濟快速發展。聯系南寧市僑聯牽線法國服裝商會為木山鄉那良小學捐贈10萬元資金建設學生飯堂,改善學校基礎設施。
公安部指揮破獲一涉及多個省區市的特大網絡販槍案
成都中考13日開考 共11.45萬名考生報名
湖南省首屆“環天門山”國際自行車邀請賽將在張家界舉辦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18“網民最喜歡的旅游目的地”桂林成為“十大休閑旅游目的地”之一
【游玩象山】暑假來了!這個假期拒絕人擠人 推薦象山區三條有顏值有內涵的親子路線!
發揮統戰優勢 助力經濟發展——上林縣打造聯動互助統戰格局推動脫貧攻堅和縣域經濟發展
市領導檢查重型柴油車排放監管
東營市搶抓資本市場發展機遇,積極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
貴陽市開展農村環境監測 選取9個村莊監測
傳遞愛心,共享書香
市委書記馬波向老同志、老干部宣講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立秋之后仍是炎夏
【農安縣】市委政法委到農安督導調研政法工作
王亞廳長蒞臨長治市審計局駐太原審計組審計現場指導工作
惠陽區: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培育旅游新業態
南開區檢查防汛工作
葛秀全檢查我市貫徹落實《襄陽古城墻保護條例》情況
規范轉供電環節收費 確保降價清費落實
美國杰斯克建筑公司總裁丹尼爾﹒斯萊恩一行考察時風集團
惠州誠信企業最高可貸200萬元 超3萬企業可享信用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