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清晨,一簇簇的紅燈籠在薄霧的氤氳中格外顯眼,整個城市充滿了節日的氣息。和前幾天相比,甬城明顯少了奔波的身影。家住甬江街道梅堰社區的陳桂喜起了個大早,興沖沖地來到火車站,安徽老家的父母馬上就要到了。今年是他們一家子在寧波過的第一個新年。
陳桂喜來寧波有4年了,由于今年企業開工比較早,她和老公商量后打算在甬過年。她告訴筆者,除夕自己要做一桌混搭的年夜飯,把老家的炸魚、粉蒸肉、肉丸和寧波的海鮮同時擺上餐桌。“老家味、新家味,一家人在一起,哪里過年都一樣!”
那一頭,陳桂喜的鄰居兼老鄉彭玉玲也一早開始忙活起來了。彭玉玲是夢神床墊的職工,和丈夫來寧波有14年了,今年同樣在寧波過年。靠著自己的雙手,彭玉玲一家已經買了房,算是在寧波扎了根。在廠里和社區的幫助下,她的一對雙胞胎女兒進入甬江街道唐弢學校就學。“這兩年條件好一些了,我們把婆婆從老家接過來一起居住,一家人在寧波也算團圓了!”彭玉玲說。
筆者了解到,梅堰社區成立于2007年,是我市中心城區首個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的社區。這里居住著來自全國22個省份的近2000名外來務工人員,主要為甬江街道轄區企業的職工,半數以上居住了近10年。
“今年留在社區過年的居民有80多人,比往年少了一些。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家庭買了車,開車回老家過年,但是有幾家企業開工比較早,一些居民選擇留守寧波。”梅堰社區黨支部書記莊博明說。
這些年,像陳桂喜一樣的梅堰居民,正逐漸完成從外鄉人到新寧波人的角色轉換,真正融入了第二故鄉。“11年了,我們在這里相聚,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能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莊博明感慨萬千。
記者厲曉杭 通訊員 項榮珍 汪慧
株洲高新區筑好金巢引鳳凰
金鄉縣宜居宜業宜游生態水城風韻凸顯
我縣召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動員會議
文化服務進魚山 送去400余冊書籍和10件大型室內健身器材
中國女雙黃東萍、李汶妹再下一城:南京觀眾的熱情讓我們很有歸屬感
在甬外來務工人員陳桂喜第二故鄉過團圓年
西峽縣桑坪鎮集中學習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別讓個人嗜好威脅到了他人的安全
今日山城多強對流天氣 外出過節注意防范
“以房養老”理財騙局緣何難討公道?
獻花跳舞畫個心!普京為奧地利女外長慶祝婚禮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9月23日通車?港鐵:具體時間未定
長岐鎮 三舉措推進流動人口均等化
2018年全國“雙創周”成都主會場活動圓滿落幕
綿陽市疾控中心多措并舉 確保衛生應急工作有序進行
民權縣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建縣90周年“民權故事”主題演講比賽(預賽)
當醫生忠實履職 做公益 心懷大愛——記第五屆四川省百名優秀志愿者、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科副主任胡皓
陜州區:“四級”聯手密織消防網格防漏患
中方縣嚴懲侵占扶貧領域資金 “微腐敗” 一季度立案34件,清退資金58.6萬元
武鄉:依托“三個抓手”優化政治生態